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括号法则本质上是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因而直接用乘法分配律去括号是回归到本质.用乘法分配律去括号,没有中间转化的环节,可直达结果,从而减少出现错误的机会,提高运算的正确率;可缩短解题长度,节省了学习时间,相应地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能减少教材的篇幅,降低教材的成本.  相似文献   

2.
邹景 《初中生辅导》2008,(28):30-32
去括号是整式运算的基础,其法则务必透彻理解,熟练掌握.同学们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往往不是记不住法则,而是在使用时不自觉地顾此失彼.其实,只要特别注意下列三种情况,去括号是容易掌握的.……  相似文献   

3.
去括号法则是初中数学基本技能之一,对后继学习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通过两年的跟踪调查,给出学习去括号法则所需时间,练习量,学生出错的类型、原因及纠正错误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初一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运算、用字母表示数、同类项的概念之后,学习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运算,它是代数式一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去括号的理论依据是乘法分配律,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广,两种运算结合在一起,学生容易在计算上出现错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6.
“去括号法则”是各种版本初中数学教材上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时会经常出现错用法则的现象。通过“去括号法则”和“用乘法分配律取代去括号法则”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全方位考虑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7.
初中数学的法则教学中蕴含代数推理的价值。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挖掘素材资源,让推理内容“找得到”;凸显推理过程,让推理过程“看得见”;精心设计活动,让推理目标“能达成”。  相似文献   

8.
同学们对去括号法则(如果括号前面是“-”,去掉括号后括号里面各项都要变号;如果括号前面是“+”,去掉括号后括号里面各项均不变号)和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应该很清楚了,但你们对这些知识在具体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是否认识到了呢?请看下面一例.  相似文献   

9.
一、去括号常用方法由于乘法分配律a(b c)=ab ac具有去括号的功能,所以去括号法则a (b c)=a b c,a-(b c)=a-b-c,也可以理解为把括号前的“ ”号或“-”  相似文献   

10.
一、正确理解“正好相反”的含义考察下列两个等式:a+(b-c)=a+b-c可知,左边=右边a-(b-c)=a-b+c正如课本中所说的“添括号与去括号正好相反.”要注意:添括号与去括号是数学式子的一种变形,而非运算.因此,这里的“正好相反”,是指变形正好相反(“去”与“添”),而不是运算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11.
如何去括号?     
1.先合并,再去括号例1化简:4(x+y+z)-3(x-y-z) +2(x-y-z)-7(x+y+z)-(x-y-z).分析若按常规思路先去括号再合并,显然运算量大,容易出错.将(x+y+z)和(x-y -z)分别看成整体,先合并,然后再去括号,这样比先去括号后合并来得简捷。  相似文献   

12.
13.
刘顿 《初中生》2006,(11):46-47
同学们已经知道: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同;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反.虽然去括号与剥竹笋一样,但仍需讲究技巧,因题而异.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学习去括号与添括号的内容时,经常会出现错误.去括号与添括号是一个互逆的过程,其中有相通之理,学好去括号内容将大大有助于添括号内容的学习.那么在去括号与添括号的教学中有没有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避免或减少错误的发生呢?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下面分别就去括号与添括号进行阐述,并重点阐述去括号.  相似文献   

15.
《整式的加减》是七年级数学教材上册的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本章共两节,其中第二节是《整式的加减》.本章重、难点是:(1)掌握好同类项的意义及去括号法则;  相似文献   

16.
我们在整式的加减法中已学过了添括号法则:“添括号后,括号前面是‘ ’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符号;添括号后,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这里的“ ”、“-”号以及括号里的各项之间的连接符号均可看作运算符号.  相似文献   

17.
在整式的运算中,经常需要去括号,同学们在具体运算中很容易出错.现就在运算中如何正确去多重括号。向同学们介绍几种策略.  相似文献   

18.
19.
初中数学代数七年级“去括号”是一个关键的知识点,要想让学生掌握好这一难点,教师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