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基于英汉思维模式差异上的“中式英语”不同的民族,不仅有着彼此不同的民族文化,而且有着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思维差异。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观,习惯于从总体方面认识事物,把世界看成本质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并用这种观点去解释一切事物和现象。西方人把宇宙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天人相分,二者对立,人处在支配和改造自然的位置,力主斗争,不断征服,是一种天人相分的宇宙观。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  相似文献   

2.
一、从对自然的态度看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念 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西方文化则是“天人相分”,而中华文化是“天人合一”。西方文化受海岛狭小范围的限制,为了生存,为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们常常是独立地面对自然,搏击大海,从而养成了求新、求变、好奇好动的民族性格和天人相分的自然观。西方文化认为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凡与神均一分为二,界线分明,强调二元的并存与对立。而在平原农耕气氛中生长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3.
一、天人相合相分 我们在考察古代希腊人对于“天”“人”之间价值关系的观念时,首先,必须注意区分天人关系概念内涵的两个层次:一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即人与物质的“天”的关系;二是人与神的关系,即人与精神的“天”的关系。其次,必须注意到天人关系具有前后变化的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的天人关系以“天人相合”为表征。后一阶段的天人关系逐渐显露出“天人相分”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天、神、人地位及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秦统一前,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神性至尊、神人互补到天人相分的历史发展过程。从“天人合一”到“天人相分”思想的转变中,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窥见先秦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5.
人以“体认”的方式认识世界,认知离不开人的身体经验。语言作为认知的产物和对世界进行范畴化的工具就体现了人的经验。人的生理结构以及所处环境的大致相似性决定了经验和认知模式的相似性,这是翻译中可译性的认知基础。但是不同民族所处具体环境的差异和不同文化背景对人具体认识事物的影响使得不同民族的人对事物认识在语言上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思维,这是不可译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韩愈的“天人相乖”思想和“祸善福淫”的天人感应观,既与主流的“福善祸淫”的天人感应观不同,又与传统的“天人相分”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不同,在中国古代哲学史学独树一帜,并且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依据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各哲学流派划分为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人。前者主张“天人合一”,后者主张“天人相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发展,从总体上说,经历了由古代朴素的、自发的“天人合一”到近代“天人相分”,再到现代辩证的、自觉的“天人合一”的圆圈运动。在这一大圆圈当中又由许多开放的小圆圈来构成。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相互交替,人与自然的合与分,构成哲学发展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8.
不仅人类认识和思维的发展同思维方式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导致不同的认识结果,进而又会引起完全不同的实践行为和后果。思维方式通常被理解为人类把握客体的方式。不同民族由于化背景,民族传统,生态环境等差异,可能会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但整体性思维方式却是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共同发端。这种思维方式在中国表现为“天人合一”的整体宇宙观,在古希腊罗马表现为“万宗归一”的整体宇宙观。古代各民族千差万别的神话故事也无不蕴涵着一种带有神秘的整体观念。作为一种内在的整体观,“天人合一”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内在的情感。它关注的是事物的整体,结构,关系,功能,而不是事物的内部构成;表现在思维方法上就是重综合而轻分析。古希腊罗马“万宗归一”的整体宇宙观是“外在”的统一,一开始就内含着主客两分的意蕴,潜存着主客对立和“分析”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西方传统哲学一直走的是主客二分的道路,天人相分,而海德格尔反转了这一路径,从“此在”中引出了人与世界互含统一不可分的理论,即主张天人合一.而要天人本真的合一,又必须先人是人,即人脱离其首先的常人状态,去本真的存在,这一过程海德格尔又是通过“向死存在”最终完成的.也正在此意义上,海德格尔的哲学,特别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与东方的哲学有了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0.
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中西方由于不同的地理位置、经济制度、历史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体现出许多差异。以老船夫和圣地亚哥为研究对象,主要从注重伦理与注重认知、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内向与外向、人性是善与人性是恶这四方面对比了中西思维方式差异。  相似文献   

11.
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地理学思想的形成起了直接的影响和指导作用。关于“大地观念”的思想,是从物质世界自身去寻找大地生成的原因,而不是依赖宗教神话。关于“人地关系”的思想,融合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和西方哲学的“天人相分”观念。关于某些自然现象的成因,中国古代唯物主义的“元气说”“五行说”和“阴阳对立统一说”,西方古代的“原子论”、“对立面的统一与转化”、“事物发展过程论”等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韩愈的天人感应观虽然属于“天人合一“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但由于其坚持“天人相乖“和“祸善福淫“的基本观点,从而既与主流的“福善祸淫“的天人感应观不同,又与传统的“天人相分“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不同,在中国天人感应观乃至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史上都可谓独树一帜.而且,他的这种独特的理论对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孟子不仅有天人合一思想,也有深刻的天人相分思想,其性善论哲学正是以天人相分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他的天人相分思想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说明:在主宰之天面前,人可以对天的意志产生影响,甚至可以违背天意;在命运之天面前,人可以发展自己的内在人格世界,修身俟命,采取天与人各行其是、互不相干的态度,这与郭店楚简中的思想极其相似;在自然之天面前,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化是以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为主导,西方传统化是以“天人相分”思想为核心。中西传统化不同,使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特点迥异,即逻辑严谨性不同、句法结构规范性不同、回答问题时的态度不同、事实的客观性不同。  相似文献   

15.
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思维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人为事物的组合。不同的民族、国家由于所处的地域、生活习俗不同,形成的主流文化也就不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西方文化。中国文化从本质上讲属于情感文化,它的标志性语言是“士为知己者死”,其内核是群体意识;西方文化属于哲理性文化,它的标志性语言是“知识就是力量”,其内核是个体意识。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方人的思维差异。中国人擅长形象、直观、类比、综合、对立统一思维;西方人擅长概念、逻辑、分析、微观、对立面的对立思维。自然观、科学发展的循环机制、民族文化性格是其思维差异产生的重要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16.
意境与天人合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主导性的思维方式是“天人合一”(主客合一 ) ,“意境”便来自于中国古代艺术对“天人合一”的深切体认 ,是“天人合一”思维方式的产物。但古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却未能总结意境理论。今人主导性的思维方式是“天人相分”(主客相分 ) ,从这种基本立场出发也不适宜寻找和总结“意境”的本意 ,其追寻的结果是对“意境”的肢解。因此造成对意境理论的解析始终不能令人满意。对意境理论的总结 ,需要有理论的自觉 ,还需要有对“主客二分”的超越 ,进入到更高一级的“天人合一”,才是最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对中国文化核心精神的看法上 ,历来都有“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之争。其实 ,“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都是中国文化核心精神的一体两面 ,没有它们的矛盾互动 ,就不会有中国文化的进步和发展的今天。本文以为 ,“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两种文化精神都较全面而典型地贯彻在《诗经》中了。作为前者的体现是全民性的本真日常自然 ,其中 ,浸润并沉淀着中国文化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的科学精神 ,而作为后者的体现则是平民的自然 ,以及由平民的自然所孕育生成的《诗经》的艺术表现方式——赋、比、兴 ,其中 ,浸润并沉淀着中国文化亲和自然、回归自然的伦理情怀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8.
一自然美学观受制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华民族与西文民族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正是这不同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哲学传统,造成了中西自然美学观的差别“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它追求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一种和谐的统一的亲密关系。中国三大哲学学派:儒家、道家、佛教禅宗,都讲“天人合一”,但侧重点不同。儒家讲“天人合一”,是从政治、伦理的立场出发的。孔子说“知天命”、“天生德于予”,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都企图将一种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能力归之于“天”,他们的“天”就是伦理道德规范的形而上学化。后来的董仲舒附会阴阳五行说,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天人相类、天人相通和天人感应系统,让政治秩序和自然规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有一个非常丰富的自然诗创作传统,西欧直到十八、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人才创作了大量的自然诗。从整个传统来看,中西自身诗在美学境界上也存在着极妙而具有本质意义的差别,即中国自然诗创造了“无我之境”,西区自然诗创造的是“有我之境”。关于这一点,通过中西方自然诗人中最具代表性扫陶渊明与华兹华斯的比较,就可以看得很清楚。而他们之间的差异从更本质上说是两个化传统的差异,即中国有着悠远而独特的“天人合一”的观念,西欧则主要是“天人相分”的传统。  相似文献   

20.
“天人合一”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至少有三种形态。第一种形态是《庄子》的“人与天一”,其观点是天人相分别。第二种形态是董仲舒的“天人一也”,其观点是天人相分而相似。第三种形态是张载的“天人合一”,其内涵是天人合为一个生命体。上述三种形态之中的第一种和第三种形态所表述的观点是直接对立的。因此,从逻辑学的角度来说,天人合一,作为一种现代表述,是一个无效的命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