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婴儿天生就有吸吮反射,这也是一种生存的需要。几个月的婴儿还不能把身体同周围的物体区分开来,因此,当身边没有什么东西吸吮时,手指就成了最直接的替代物,而一些家长缺乏卫生常识,觉得孩子吮手指不是什么大事,因而不予纠正,等孩子渐渐长大,习惯已经形成,再想纠正也就困难了。有少数孩子,这种不良习惯还延续到幼儿期,有碍身心健康,必须纠正。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差,空洞的说教和消极训斥是不会奏效的。想让孩子不吮手指,最重要的一条,  相似文献   

2.
一、吮吸手指的两种不同的心理含义孩子在婴幼儿期,吮吸手指是一种很常见的行为。不过,孩子6个月前和6个月后吸吮手指的心理含义是不同的。6个月之前的吸吮手指完全是为了满足吸吮的需要,在人工喂养的孩子和饥饿时的孩子表现得特别明显。吸吮反射是一种先天性的无条件反射,当触及3个月前的小孩的嘴唇甚至脸的其他部位时,都会引起他的吸吮反射,所以婴儿尤其是三个月之前的婴儿为满足吸吮的要求,常常会把手指当作刺激物,表现出他特别喜欢吸吮手指。母乳喂养的小婴儿能尽情地吸奶,有较多时间满足吸吮的本能,所以在母乳喂养的婴儿中,吸吮手指现…  相似文献   

3.
依照弗洛伊德的观点,0~1岁为口欲期,婴儿的大多数感受都是从口腔中获得,口腔的满足又是心理的满足.大约有90%的正常婴儿都有过吮吸手指的现象,一般到8、9个月,小儿吮吸手指的时间和次数会明显减少.婴儿吮吸手指一部分是因为饥饿,但大部分是非饥饿性的.因为它可稳定婴儿的自身情绪,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也可以认为这是婴儿早期的一种探索和学习行为.因此,在这个年龄段吮吸手指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纠正,大多数孩子在3岁左右会逐渐失去对手指的兴趣.但如果孩子到了四、五岁的时候还习惯吮吸手指,就不正常了.长期吮吸手指影响上下牙的咬合,甚至会影响到发音,造成口齿不清,而且还可能受到小伙伴的嘲笑,容易出现社交障碍.吮吸严重时,手指可能发生感染、肿胀、增生甚至变形.对于一个到四、五岁的孩子,应该帮助他戒掉吮吸手指的习惯,措施有:  相似文献   

4.
谢谢您,老师     
金色的季节里,总有一些暖色的东西:有花,有贺卡,有音乐,有祝福,金色的笑和天空。也许我们把您的口误挂在嘴边;也许我们愤愤于您对我们的责怪;也许我们在您身后做鬼脸;也许我们在考试后抱怨您出的试卷太难;也许我们会说您这也不好,那也不是;也许……可记忆中我们依然会回头,说:老师,谢谢您!从前如此,今后亦如此。谢谢您,老师$杭州市外国语学校@王嬴譞  相似文献   

5.
刘铮 《家长》2013,(1):49-49
“你怎么又弹错音了,而且手指也是弯着的,渐强渐弱都被你吃了?手腕还晃……”“妈妈,这是……”“妈什么妈,快弹!” 妈妈,这样的一幕幕相信您不会陌生吧? 妈妈,请听我把话说完。为什么每一次我提出意见,您都毫不客气地打断我,让我总是在轻叹一声之后,把话埋在心底;也让我表面上无可奈何地服从,心里却暗暗埋怨着。为什么您不能让我把深藏在心底的意见完整地提出来。也许,您听了我的意见,会不再那么生气;也许您听了我的意见会改变对我的态度;也许您听了我的意见,会感觉我也有对的时候。  相似文献   

6.
当您的孩子7~9个月时会发出一些令您惊喜的语言,甚至会发出“妈妈”、“爸爸”等童稚的呼唤,这一切是那么的意外和令人惊奇。但也有可能,您的孩子在这一阶段里并没有发出这些语音。这没有关系,如果您能在这一阶段里抓紧时间用心培养,则一切都会改变的。一、7~9个月婴儿语言正常发展特点孩子在这一阶段里发出的语音比前一阶段更加复  相似文献   

7.
今天上午,杨老师组织的是科学探索活动,她在活动室准备了丰富的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探索如何使沉在水底的物体浮上来。活动中,有些孩子积极开动脑筋,想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大部分孩子只是简简单单地把沉在水底的物品放在了可以浮在水面的材料上,基本上不用太动脑筋就完成了任务。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如果是您,您会怎么做?  相似文献   

8.
撕撕剪剪 其乐无究 小宝宝撕撕剪剪的欲望也需要满足。大人可以找一些不用的报纸杂志,让他尽情地翻阅.撕剪。这不但新奇有趣;也是小宝宝手指和手腕精细动作协调发育的重要训练运动。 对大一点的宝宝;可以给他一些不大有保存价值的书刊,让他撕或剪。剪下喜欢的图片,可以随孩子的喜好来分类,或贴成小册子。 且把收拾当游戏 选设一个固定的地方;引导和鼓励宝宝收拾自己的图书和玩臭(摆设的位置要便于宝宝自己取放)。也可以准备各式各样的箱子,画上可爱的图案,让孩子把同类玩具分别放入各箱中。这样宝宝就会高高兴兴地把小汽车开入…  相似文献   

9.
兴趣班的选择一直是个令家长朋友头疼的问题,该怎样选择兴趣班?孩子不喜欢怎么办?喜欢又坚持不下来怎么办?孩子在坚持但是学习成绩下降怎么办?看看下面这对父子的故事,也许您会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运动肌的发展头三个月的婴儿已经逐步具有对双臂、双腿和身体运动的控制能力。婴儿从刚出生时的那种不自觉的活动已逐步转向某种固定的形式。婴儿头部的控制能力已经有了明显的加强。出生不满一个月的婴儿,如果大人在抱起他时未能牢牢地托住其头部,他的头部就会象玩具娃娃那样不由自主地晃动。但是到了三个月,婴儿不论是俯卧还是仰卧,已经具有对头部的某种控制能力。如果你让一个三个月的婴儿仰躺在一条舒适的毯子上,当孩子一旦变得无拘无束和心满意足时,您把他的小手握在您的手中,作出一种要把他拉起的姿势,  相似文献   

11.
分享的喜悦     
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现在要我们的孩子把他最喜欢的一个玩具借给朋友一天的话,孩子会有什么反应?我想大部分的孩子一定会表达不满,就算答应也不是心甘情愿的,相信很少有孩子是以快乐的心情接受的。也许很多人认为,因为是孩子,所以自己的东西不想给别人,  相似文献   

12.
教育感悟641:您是否经常打断孩子正在做的事情呢?比如,孩子正在专注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叫孩子喝水、吃水果或者拿什么东西,甚至就是叫过来看一眼等等,这不仅不和利于发展孩子的专注力,还可能"使得儿童认为自己的活动是没有  相似文献   

13.
手的故事     
您一定见过猴子吃桃子的情景吧,你有没有注意到它一定是用双手捧着吃的?这是因为猴子的五个手指是相互平行的,没有对掌(拇指转向掌心)和对指(拇指转向其他手指)的功能,所以它用一只手拿不住东西。而人的手既能对掌又能对指,因此用一只手就能拿住、握紧东西。  相似文献   

14.
筷子智慧经     
“兄弟两个,成对成双;酸甜苦辣,一起品尝。” 不用说,大家一定猜到了这是我们一日三餐都要用到的两根小木棍——筷子。我们每天都要用到筷子,但我们却很少去想:使用筷子会有什么好处?很多人也许会认为:筷子么,无非就是利用它来夹东西,除了这点,好像也没有什么很重要的好处。其实不然,专家认为,使用筷子能够锻炼孩子手指的精细程度,培  相似文献   

15.
撕贴画是学前儿童美工活动的常见形式之一。小班孩子正处在各方面能力都刚刚开始发展的阶段,可以借助撕纸活动,通过一系列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小班孩子们的小手更灵巧,在美工活动中表现得更出色。撕纸目的是最大限度锻炼学前儿童的手指肌肉动作及控制能力,它与剪贴的最大区别在于撕贴以手指作为工具,利用双手手指的配合撕出所需形象,再贴成平面的画面。  相似文献   

16.
<正>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许多孩子"闲"不住,特别是中段孩子,不是玩东西就是小声说话,一个小手指、一张碎纸片、一块橡皮擦……在孩子们的手里就会变成好玩的东西。孩子们控制不住自己,怎样消除孩子玩的念头,激起孩子学语文的兴趣,围绕语文阅读而"动"起来。一、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孩子有兴趣学语文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上的“成功人士”越来越多,但他们的孩子是否会成功呢?有一些人常感叹自己不会教育孩子,但也许就是他们的言行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下面这篇文章触及到了相关问题,其实正如作者所说:父母是否“完美”都无妨,只要您爱孩子爱得恰如其分,您的孩子就会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关于孩子学习弄虚作假的话题之一亲爱的家长,当您翻开孩子的作业本看见的全是红色的钩时;当您捧着孩子的试卷跳入眼帘的是您所期待的好分数时,做父母的您一定是甜在心里,喜上眉梢。当然,这也许是您孩子努力的结果,但是您知道吗?有的也许并不是这么回事儿了。可能是他的“好戏”迷惑了您的眼睛。这,究竟是喜剧还是悲剧?先让上小学的孩子来告诉您,下次再请上初中的孩子来谈谈。  相似文献   

19.
爱心门诊     
《启蒙(3-7岁)》2011,(5):34-35
孩子爱吃手是否对健康不利xiongailin@163.com问:我的孩子5个月大,最近经常吃手,打不能打,说又听不懂,我们也拿他没办法了。请问,孩子爱吃手是否对健康不利?还是他想通过吃手表达什么意思?答:5个月大的婴儿能将手指放入口中,是脑功能发育的重要标志,也是口欲期的一种表现,家长不必过分紧张。随着月龄的增长,大  相似文献   

20.
现已进入冬至的季节,冷风把窗户的缝隙吹大,也许是非常寒冷吧,否则已经6岁的小刚怎么会将手指放入他的小嘴呢?其实并非如此,而是长年来小刚已养成了吸吮手指的习惯。在这期间,身为母亲的齐女士也尝试了许多方法,但是依然无法戒除儿子吸吮手指的习惯,齐女士内心嘀咕:“我这孩子怎么总是长不大呢?”带着小刚去医院看病,可医生没有任何病情的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