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首先阐述了负反馈放大电路变换为基本反馈电路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利用变换分析法计算负反馈放大电路动态参数(闭环增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步骤,并举例讨论了变换分析法在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实际负反馈放大电路,并非都是由基本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构成一个闭环系,还有由多个基本放大电路和多个反馈网络构成的多环系统。给出了几种多环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方框图和“闭环”增益一般表达式,并浅析。  相似文献   

3.
采用方框图分析法,对由运算放大器与晶体三极管构成的运放-差分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进行分析.在理论计算上,直接根据多级放大器增益的计算方法,计算基本放大器的互阻增益,用微变等效电路处理方法得闭环增益,二者满足负反馈放大器中基本关系式.在仿真中,开环、闭环增益结果与理论计算一致,说明计算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构建了直接耦合方式下的差分-运放电流负反馈放大电路,根据多级放大器增益的计算方法,计算了基本放大器的电压增益,进而得电流增益.另外采用微变等效电路方法,得到了反馈放大器的电流增益,两者满足负反馈放大电路中的基本关系.启用仿真软件EWB,基本放大器和反馈放大器的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一致.  相似文献   

5.
推导了适用于反馈系数变化条件下的反馈放大器增益相对稳定性的一般公式。用运算放大器作为基本放大元件,构成电压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对开环互阻增益和反馈系数变化情况下的闭环互阻增益的相对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分形式仅适用于开环增益变化不大情况;差分形式要求反馈系数不变;而一般形式在电路参数改变的各种情况下都能成立,是一个普遍适用的公式。  相似文献   

6.
避开复频域分析,从负反馈放大电路的闭环增益、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出发,分析其自激条件、不自激条件和稳定工作条件,并结合实例给出判定负反馈放大电路是否稳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计算在电路分析和设计时经常用到,为此首先进行负反馈放大电路计算的理论分析,给出常用的计算方法和近似估算方法,然后对一个常用的带负反馈的放大电路在Multisim12上进行仿真,仿真时要考虑反馈网络对基本放大器输入、输出端的负载效应的影响,经过对仿真波形和数据的分析计算,表明闭环和开环仿真得到的增益之间的关系、通频带之间的关系都和理论分析吻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8.
构建了直接耦合方式下的差分-运放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根据多级放大器增益的计算方法,计算了基本放大器的电压增益,进而得互导增益。另外采用微变等效电路方法,求解电路方程得到了反馈放大器的互导增益,两者满足负反馈放大电路中的基本关系。同时,启用仿真软件EWB,基本放大器和反馈放大器的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一致。  相似文献   

9.
在工程实际中,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大多依据套用电路模型和公式的方法进行估算。集成运放以及由分立元件组成的多级负反馈放大电路,估算误差较小;而由分立元件组成的单级放大电路估算误差较大。本文探讨了不同电路形态下,电压增益的估算及误差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构建直接耦合差分-共射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采用多级放大器的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理论计算以及仿真分析.在合理的近似处理下,静态工作点的理论计算与EWB软件对各点电位的直流仿真结果基本一致;开环和闭环放大倍数的理论计算与仿真相对误差分别为0.82%和0.28%,验证了负反馈放大电路中的基本关系式Af=A/(1+AF).  相似文献   

11.
基于网络的A参数,利用网络分析法分析了由OTA组成的4种组态负反馈放大器的闭环特性,结果表明:对OTA施加负反馈,闭环放大倍数,闭环输入、输出电阻的改变量,形式上仍为1 AF,这与由传统电压型运放构成的负反馈放大器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12.
对两级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相对稳定性,分别采用了微分形式、差分形式,以及所推导的适用于反馈系数变化条件下的普遍公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本放大器增益变化△A不大时,微分形式与差分形式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反馈系数改变时,仅有所推公式成立;若△A也较大,三种计算结果可以相差很大。另外即使△A=0,由反馈系数的变化也能形成较大反馈放大器增益的相对变化。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串联负反馈放大器基本放大倍数Ao两种计算方法的差异,证明了负反馈作用会掩盖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Ao产生的误差.  相似文献   

14.
利用运放构建有3个极点的开环放大电路,由Multisim的AC Analysis获得该电路的频率响应,找到对应相位差为-180°的开环电压放大倍数。根据放大电路稳定工作条件,分析出反馈系数范围,据此计算出电压串联负反馈的反馈电阻,构成反馈放大电路。改变反馈电阻,用Multisim中的示波器同时观察输入输出波形,并用Fourier Analysis对输出信号进行傅里叶分析。结果显示振荡波形主要由两部分频率成分迭加而成,一部分是对输入信号放大产生的输出信号;另一部分是由于自激振荡产生的输出信号,其频率值与理论分析一致,除此之外,还包含幅值较小的其他频率成分的谐波分量。通过仿真,同时还可以观察到自激振荡的起振过程,随反馈电阻增大,振荡幅度减小到振荡消失等过程。  相似文献   

15.
描述了应用于电流模逻辑电路中的高线性度电压-电流转换电路的设计与实现.该电路采用高增益两级运算放大器构成负反馈,偏置电路利用工作在弱反型区的MOS管电压电流呈指数律关系构成PTAT(proportional to absolute temperature)基准电流源.详细分析了电阻的类型以及运算放大器的参数对线性度的影响.通过优化运算放大器的参数并采用电压系数较小的多晶硅电阻作为线性器件获得了较高的线性度.本电路已采用CSMC0.6μm CMOS工艺实现,测试结果表明:输出的总谐波失真为0.000 2%.输入动态范围为0~2.6V,输出电流为50~426 μA.PTAT基准电流源对电源变化的灵敏度为0.021 7.芯片采用5 V供电,功耗约为1.3 mW,芯片面积为0.112 mm2.  相似文献   

16.
用滞后的一阶阻容网络与运放构成负反馈闭环连接时,若电路中使用的运算放大器在零分贝增益以上频段存在第二极点频率,则电路可能产生自激振荡,自激振荡的频率与运放的第二极点频率及反馈网络参数三者之间有内在关系,基于这种关系,可以根据电路的振频和反馈环节电路参数估求运算放大器的第二极点频率。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自动控制原理中的反馈校正法对负反馈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改善放大器性能的展宽通频带和深度负反馈放大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款微波单片集成电路功率放大器.该放大器采用了一种新颖的在片偏置电路技术,不仅避免了由于电源和温度变化导致的直流偏置点的不稳定,而且补偿了由于输入信号增大所引起的交流偏置点的偏离.电流镜结构的偏置电路与反馈电路使偏置电压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在反馈电路中引入一个非反相电路提高了电路增益.通过在偏置管的基极并联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