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由土和水合成的泥。不过,此物虽常见,但却经常被人误解。例如“烂醉如泥”一词解释成:一个人由于饮酒过量而醉得瘫成一团泥的样子。人们望文生义,以为“泥”就是一堆烂泥,一摊稀泥。人喝醉了,像一堆烂泥一样扶不起来,倒也挺形象的。可是,经“泥”非彼“泥”,“烂醉如泥”的“泥”并不是一堆烂泥。  相似文献   

2.
此马非彼马     
河南开封有个武生,非常骁勇。咸丰时,曾跟随左宗棠平定广东一带的叛乱,做了参将。后来,主动求了个文职,到江苏华亭县当父母官。  相似文献   

3.
4.
我国有一句至今广为人知且使用频率较高的古语:“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但屡见有人在引用这句古语时将其中的“鼾睡”写作“酣睡”。兹仅举一例为证:  相似文献   

5.
解读命题 话题作文虽然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但是鱼不能跃入天空,鸟不能飞进水底。平时我们看到的话题作文为了拓展思路往往不加限定,如“感恩”的话题,“幸福”的话题,“欣赏”的话题,“快乐”的话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选材的范围,但同样也因为过于宽泛而让学生在行文时不好把握。  相似文献   

6.
此马不是马     
中午,小东同学拿着一本书到柳老师的办公室,一手摸着后脑勺,一手指着书上的“公安人员从死者的房间里找到了犯罪分子留下的蛛丝马迹”这句话问老师:“蛛丝马迹这个词语中的马是指骑马的马吗?”望着小东一脸的认真相,柳老师忙放下手中的钢笔,首先肯定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接着,柳老师告诉小东:蛛丝马迹中的“马”不是马,它与拉车驾辕的哺乳动物中的马没有任何关联,而是指一种小昆虫,这种小昆虫学名叫“突灶螽(zhong),俗名叫“灶马”,属直翅目蟋螽科。  相似文献   

7.
可以说.一篇文章就是一个有机整体。文章的任何一个局部只有在其整体中才能充分表现出它的价值。宏观阅读的目的是对文章基本内容的把握,这也是进一步剖析文章各个侧面、各个局部的基础和前提。但如果我们只停留在了解思想内容和一般的写作方法.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钻进文章去品味语言。就是说,要抓住某些关键的语段、句子、词语以及标点符号,认真推敲.仔细揣摩、深入感悟语言的意蕴,体味语言的情感。把握语言的理趣,领略语言的韵昧。这就是微观阅读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上,一个学生高高地举起手,“老师,我还有一种算法,可以用‘58×3=174(元),174≈180(元)’的方法。”为了鼓励孩子的积极性,我当即对这个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这个方法虽然走了点弯路,但也求出了答案,也算一种方法吧。”这是在三年级“求近似数和四舍五入法”的课堂上,当  相似文献   

9.
此如果把江阴比作一枚戒指的话,那么新桥镇就是一颗镶在戒指上的钻石。的确,新桥镇的光环非常耀眼:拥有亚洲最大的空调除尘器企业,世界一流的毛纺织企业,顶级的制衣面料,三家上市公司,年  相似文献   

10.
‘{应.1 1..西斗习月1 1.一一一二J此“起”彼“伏”@孙绍波~~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与鉴赏》2005,(9):34-35
明代有个爱吃枇杷的知县,有人奉承他,买了一筐上等的枇杷作礼品送去。并且遣人先把帖子呈上,帖子上面写道:“敬奉琵琶一筐,望祈笑纳。”知县看罢,深感纳闷:为什么要送我一筐琵琶?琵琶为什么要用筐来装?待实物一到,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一筐鲜嫩的枇杷。知县笑了笑,提笔在那张写着“琵琶”的帖子上写了首诗: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相似文献   

12.
近日,我参加某初级中学的一场语文演讲比赛,发现选手们都引用一些经典名句来论证自己观点、去取悦评委与听众.引用十分贴切者,的确为演讲增色不少,但也有张冠李戴、东拉西扯者,其中出现问题较多的是"食色,性也". "食色,性也",生活中常用,人们比较"耳熟",但未必"能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这句话的"话语权"该属于谁?二是其中的"性"究竟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3.
汪洋 《教育文汇》2013,(16):41-41
《教育文汇》2013年第10期刊发了张璞老师的文章《无法预约的精彩》。作者在上《将相和》一课时问学生:文中的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大多数同学顺着文本的意思说喜欢蔺相如和廉颇,有一个同学却偏说喜欢秦王。于是,老师布置作业,让大家回去查找有关秦王的故事。  相似文献   

14.
严复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翻译家,也是我国首创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者。严复吸收了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思想的精髓,并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经验,在《天演论·译例言》里鲜明地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和标准。后人也将"信达雅"奉为"三字真言",神圣不可侵犯。然而,此"信达雅"非彼"信达雅"。那么,严复本人所推崇的"信达雅"到底是什么样的呢?针对这一核心问题,笔者认为是后人混淆了严复对三者的定义与自己的定义。另外,翻译研究应有不同的中观理论,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而不是"一论独霸天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在终身教育理论界,早就有专家不无疑虑地指出,对于终身教育的支持是否会导致强迫人们接受一种从呱呱坠地到盖棺就木永久上学的制度?历来强调以自愿学习为基础的成人学习是否会被学分、文凭和正规化教育所代替?在此我们看到了一个严肃的问题——终身教育是否意味着强迫性的终身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进程,“入世”也成为人们的流行语。但此“入世”与现代汉语中已有的“入世”一词完全不同:前者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个动宾短语的简称,“入”是“加入”的意思,“世”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意思;后者原来就是一个词,意思是“投身到社会里”,如,入世未深。  相似文献   

17.
正刚见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就有两个困惑,一个是,我不知道什么是教学哲学,另一个是,我也不知道什么是教学对话。因为我不知道是否存在一种不能以某种哲学来解释的教学,也不知道是否存在一种没有对话的教学。哲学无处不在,而对话也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方式,但是我相信任何人都举不出任何一个案例,来证明没有对话的教学。自主的学习没有对话?那叫学习,不是教学,只要称得上是教学,恐怕还真超越不了教学对话。所以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不  相似文献   

18.
首先请看下面一道中考题:—Ann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recently.—___and____.(2007年湖北咸宁)  相似文献   

19.
英语和汉语中有许多与动物相关的习语,同一意义,使用的动物却不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不同语言的历史文化色彩和民族心理特征。你能把下列意思相同的中英文习语一一对上号吗?A.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1.chicken-hearted2.aflyintheointmentC.胆小如鼠3.alioninthewayC.胆小如鼠D.拦路虎3.alionintheway4.cherishasnakeinone'sbosom5.killthegoosethatlaysthegolden按头eggsF.一朝被蛇咬,十年怕6.toleadadog'slifeF.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G.养虎遗患6.toleadadog'slife7.acatonhotbricks8.Betterbe…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与研究》1990年第8期刊登了《<老哥哥>中的一处矛盾》,文章对《老哥哥》的评价笔者完全赞同。但是作者熊万煜同志认为:“听说他的家就在焦家庄子,紧靠我们臧家庄”与“从来没听说老哥哥有家……”(着重号系原作者所加,△号系笔者所加)“显得自相矛盾、首尾不够一致;洋溢于字里行间的浓郁感情也大为冲淡了”。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