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荣 《课堂内外(小学版)》2004,(10)
一、环境描写法。对周围的景色作一番描写后,让人物出场。如:《曼谷的小象》在描写了近郊“绿油油的禾田”、“淡紫色野花的草地”后,“芽着绣花上衣,白地红花裙子,露出整齐牙齿的一脸微笑”的阿玲,在“桔红色的晨雾”中出场了。景美、人美,为后文描写阿玲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作了很好的铺垫。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小说十分注重并善于给人物精心设计别具一格的"出场式"。鲁迅作品中人物的出场方式,大类之,可分"自出"与"引出"两种。在他笔下。无论是"自告奋勇"的"自出"还是"引而后发"的"引出",都能自出机杼,形成独特的艺术风味和思想命意。"自出"式又有"形出"、"声出"、"情出"之别。祥林嫂的出场,就是以"我"为视点,首先露出"形骸"来的:"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 相似文献
3.
黄义正 《第二课堂(小学)》2005,(Z1)
写人为主的作文,不论是考试的题目,还是课文的训练题,或者是老师的自设题,都是经常遇到的,也是同学们平时练得最多的。但是,在同学们写人的习作中,经常写人不见人,常常把所写的人物 相似文献
4.
5.
6.
7.
小说"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这个典型人物怎么出场,却很有讲究。一代文学大师鲁迅的小说作品不多,但是其中人物的出场却别具一格,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值得我们认真揣摩。《祝福》是鲁迅先生小说的精品之一,这篇 相似文献
8.
蔡本敬 《初中生世界(初三物理版)》2009,(Z2):33-34
1.because表示因果关系的"因为……,所以……",在几个说明原因的连接词中,because的语气最强,表达理由充分,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如: 相似文献
11.
陈日亮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生版)》2010,(12):25-28
开学第一次集体备课就是——《林黛玉进贾府》。几位年轻教师分别发言,向老教师请教:教师A:我不知道,是否需要将课文的情节给学生梳理一下? 相似文献
12.
初中英语中有四个由“end”组成的短语:in the end,at the end of…,by the end of…,since the end of…。这四个短语意思各不相同,容易混淆,它们的主要区别如下: 1.in the end意思是“最后,终于”,相当于finally,at last,不与of连用。例如: 相似文献
13.
14.
我国的“数九”是从“冬至日”起,向后数九个九天。第一个九天叫“一九”……最后一个九天称“九九”,一共81天。每个九天中天气的冷暖变化不同,古人凭着长期的经验,通过冬末、初春的物侯现象,让人们直观而生动地知道寒暖变化的趋势。数到第九个九天,冬天走了,春天也就来了。我 相似文献
15.
冯秀兰 《故事作文(高年级版)》2009,(8)
正小丸子最近比较烦。为什么?你还不知道吧,小丸子正在学习写作文,但任凭她如何努力,就是没法儿把文章中人物的出场写得恰如其分,就是自然、贴切。于是,她准备去花果山文学院的仙果大师那里取些真经。小丸子拉上好友小樱桃,一路风餐露宿,终于来到了东海之滨的花果山文学院,在天才写作坊里见到了仙果大师。小丸子客客气 相似文献
16.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通过林黛玉的见闻,让《红楼梦》一书的主要人物纷纷登台亮相,但由于作者的笔法高超,全文读来丝毫不乱,人物形象各具情态,显得摇曳多姿,异彩纷呈。尤其三个主要人物——贾母、王熙风和贾宝玉的塑造更是体现了作者的生 相似文献
17.
刘国华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97,(2)
本文是作者探究《红楼梦》创作法度的系列论文之一。要塑造成功的艺术形象,人物的出场亮相互关重要。对此,艺术大师曹雪芹可谓匠心独运:先声夺人,层层皴染;勺水兴波,金针暗度;情人眼底,西施尽出;以景托人,情景交融,真是处处高明,着着成功。 相似文献
18.
李红娣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1997,(1)
引用,《现代汉语辞典》中这样解释:用别人已经说过的话(包括书面材料)或做过的事作为根据。它在以往的教学中常被用作修辞手法,但在《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第三册》中,『引用』又被称作说明方法(《中国石拱桥》),有时还是一种写作方法(《死海不死》),因此,经常引起学生的疑问。我觉得它们同为『引用』,实各不同。下面分别举例谈谈它们在不同用法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