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书评论学是研究书评现象和书评活动规律的科学。或者说它是研究书评活动的历史、现状、书评现象的本质联系,书评工作的性质、任务和作用,以及书评工作的原则、方法的科学。狭义的书评学,专指书评理论,即理论书评学。广义的书评学,指与文、史、哲等社会科学并列的一门科学。它包括理论书评学(书评学概论、比较书评学等),应用书评学(对书评实践和业务的研究)和历史书评学(中外书评事业史、书评家人物史  相似文献   

2.
书评实践、书评理论、书评学是书评发展的三个自然阶段和自然形态,同时也是它的逻辑阶段和逻辑形态。我们称之为书评的三元,也即书评的三种基本形态。书评三元是书评运动的一个体系。书评三元组成了运动着的书评的全部运动,揭示了书评循环往复的运动过程,同时也大致划分了书评研究的基本范畴,构成书  相似文献   

3.
2000年以来,中国出版业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转制,与此相对应,书评学与书评文化研究也出现了新的研究动向和研究视角。本文通过检索书评文化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认为2000年以来的书评文化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书评本体论问题进一步清晰,一些研究者以新视角对书评文化进行研究,网络书评、学术书评成为书评文化研究的新起点,等等。但是,书评历史的研究力度尚待加强,研究者对书评业面临的新问题缺乏足够的敏感度和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书评理论研究一直在书评实践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80年代初期,我国书评业刚刚经历了“文革”十年的创伤,当时,对书评心怀余悸者有之,淡漠者有之。在这种情况下,书评界发出了一片“加强书评工作”的呼声,并对书评工作的意义和外国,尤其是美国和前苏联的书评经验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介绍,从而澄清了对书评的一些混乱认识,迎来了80年代中期我国书评数量的辉煌;80年代中后期,针对书评质量较低、书评队伍不稳定等状况,书评界又着重对书评创作和书评队伍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至90年代初,我国书评的质量开始有了明显的提高,对出版的不正之风、低劣出版物等的批评渐成气候,书评对出版物的社会控制作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90年  相似文献   

5.
现在,我们仍要承认这样一种事实,书评对许多人来说还是一件陌生的事情。书评还只局限于少数专业书评人员和部分书评爱好者,以及受人之托应付差事者。参与书评活动的人确是面很窄。分析参与书评活动的人面窄的原因,其根本在于书评的路子窄,这主要反映在书评阵地太少上。像我们这样一个拥有众多出版物和众多读者的国家,专门性书评刊物真是屈指可数。缺少相应的书评阵地,何以发展壮大书评队伍? 书评的形式,除了文字外,声、像书评几乎是很难见到,书评的形式也是一条窄路。怎样冲出窄路,走上宽阔的大路?这是发展书评事业的重要认识。  相似文献   

6.
微博书评是随着微博兴起而出现的一种新的书评形式。因为字数的限制,微博书评表现出与传统书评不同的特点。微博书评可以作为传统书评的重要补充,拉近书评和读者之间的距离。经过书评作者、大众媒体以及微博运营商的共同努力,微博书评有望成为一种被大众认可、欣赏并接受的新文体。  相似文献   

7.
王炎龙  黎娟 《编辑之友》2011,(11):20-23
"书评"是书评学领域最为基础和关键的概念,它是书评理论研究的基石,是一切书评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是关系到书评事业的发展方向、途径及发展前景等方面的重要问题。但迄今为止,书评界、出版界、新闻界、图书馆界等对书评的内涵和外延尚未形成一个权威的、为各  相似文献   

8.
实话实说:书评的学风和文风伍杰从历史的角度看,目的可以说是现代书评的繁荣时期。改革开放伊始的70年代末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催残,书评事业尚处于四无一少的状况:无书评组织。无书评专业队伍,无固定的书评阵地,无书评理论研究,书评文章极少。1979年全...  相似文献   

9.
书评意义和书评职能、作用的研究,一直是我国书评界的研究热点。笔者曾的1982年至1991年3月我国公开刊物上发表的书评论文进行过一次统计分析,发现在这十年的书评研究中,关于“书评及书评工作的意义”的研究论文占了论文总数的13.02%,关于“书评性质和职能”的研究论文也占了13.02%。  相似文献   

10.
四、呼唤书评权威书评需要权威。书评权威不但能对图书的价值作出具有权威性的评价、判断,还以其权威性影响出版业的发展方向。它依附的形式有二:一是权威书评报刊,像美国的《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和《纽约书评》、英国的《泰吾士报·书评周刊》和《伦敦书评周刊》那样,他们褒扬的新书一定会在国内畅销,他们  相似文献   

11.
9月4日至6日,第四届全国书市系列文化活动之一的“书评夏令营”在广州南湖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书评作者、书评报刊编辑以及新闻出版界的130多名爱书人聚集一起,交流书评信息,共商建立书评队伍大事。营员们围绕着书评的功能和作用、分层次及多样化和书评的编辑、作  相似文献   

12.
书评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艺书评尤为发达,众多的诗话便是有力的说明。但是书评理论很薄弱,书评缺乏理论指导,所评之书不广泛,不系统,散论居多,随意性很大。书评无人说它是一门专门学问。可以说书评在人们眼里尚不成学。近些年来,书评事业有很大发展,书评理论的探索在蓬勃兴起,相继有许多书评理论读物问世。这些著作把书评学大大推进了一步。在诸多学问中,书评可以成为学,成一门独立的学问,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受到社会的关注、承认和重视,这是使人十分高兴的事。  相似文献   

13.
书评奇葩争芳斗艳──读《中国书评精选评析》李夏随着出版事业的繁荣,书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越来越突出了。它对于交流图书信息,繁荣学术阵地,增进文化积累,都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推进书评工作,提高书评质量,有必要回顾书评的历史,撷取书评史上的经典著作以昭示后...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书评业发达的标志之一,即在于它有比较完备的书评检索系统。这方面的突出代表是威尔逊公司出版的《书评摘要》和盖尔公司出版的《书评索引》。《书评摘要》创刊于1905年,至今已出版了87卷。它以其出版历史悠久、实用性强而著称。为了保证所收书评的质量,它精选了94种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出版的评论性期刊作为书评的资料来源,但又并非这上面所发表的书评全数收入。《书评摘要》  相似文献   

15.
《新闻出版交流》2001,(1):29-29
谢清风同志在《出版广场》 2000· 4撰文认为,应当充分发挥书评的作用,实现书评的使命。文章认为:  首先,书评应该独立。书评应独立于出版单位。出版单位需要书评宣传和评判其出版物,从而宣传和评判它本身,书评的存在必须以出版单位的出版物为前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书评和出版单位息息相关。但是,书评不能因为这一点而失去了自身的独立性,出版单位也不能因为这一点就要求书评依附于自身,为其利用。如果这样,对书评和出版单位都没有任何好处。目前,许多书评是出版单位组织撰写的,或者是书评者为了与出版单位实现某种利益而…  相似文献   

16.
除出版商、图书馆等对书评的重视,读者对书评的信任,庞大的书评队伍,完善的检索体系等外,美国形式多样、数量众多的书评媒介亦颇引人注目。而在这个由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组成的媒介体系中,书评报纸和书评杂志的历史尤为悠久,亦尤为书评研究者们所重视。一、美国书评报刊的历史沿革从范围、性质的演变来看,美国书评报刊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1815年~1871年,杂志书评栏的开辟1815年,《北美评论》在美国创刊,它以每期两栏的篇幅刊登书评,从而揭开了美国书评报刊建  相似文献   

17.
出版界为书评业提供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图书,并使它成为书评业繁荣兴旺的保障。我国出版界是我国发展书评业的倡导者和组织者,美国出版界则是客观上促进书评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了解两国出版界与书评业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中国出版界在开展书评活动中的成就与不足,从而进一步改进完善出版界与书评业的关系。1.美国出版界开展书评现状概观①创办刊物,美国出版界自办了一些刊物来刊登评论,这些刊物即书业书评刊物,是专门为出版界服务的,这类书评出版物往往倍受出版商、书商的欢迎。它们具有以下  相似文献   

18.
八十年代以来,书评事业有了令人高兴的发展。从两方面来认识,一方面,出版物品种的迅速增加,特别是全国和地方书评刊物(包括报刊上的书评专栏)的相继创刊,为书评事业的发展准备了客观条件。书评阵地跟过去几十年相比,是大大扩大了。虽然从目前全国500多家出版社,每年6万多种图书来衡量,发表书评的阵地还是很不够的。书评编辑卓有成效的组织活动,也使书评的覆盖面发生变化。有文学艺  相似文献   

19.
R058介绍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书评工作的内容及所取得的成效,如扩展了书评合作区域的范围、拓宽了书评图书所涉及的医学领域、体现了书评在科研和教学中的学术价值、采取了多样的书评传播方式等,展望了书评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来,我国出版界的一位资深编审和高等学校的两位讲授书评课程的学者先后出版了他们的书评理论著述,那就是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徐柏容编审著的《书评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12月版)、北京大学孟昭晋教授编著的《书评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版)和安徽大学徐召勋教授主编的《书评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版),其特点是作者们都力图用章节式版块来构建书评学科的理论体系,进而全面探讨书评历史和发展、书评理论和方法、书评写作和工作的学问,甚至有志于奠立整个“书评学”的学科地位。这些著述的作者们各以自己的学术素养和书评实践,殊途同归,共同思考着书评的学术问题,自觉地为当代中国的书评事业添砖加瓦,其精神是可嘉的,成果则是极其可喜的。 分析这三部书的书名本身也是很有意思的,三书书名分别由“书评”、“学”和“概论”这三个词排列组合而成,以致于稍一不慎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