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这些天你怎么不去邮市啦?”“没啥去头,离解套还远着呢!”这是一位钟情于邮市炒作的散户投资者对我说的话。邮市自2001年4月底“井喷”反弹行情结束后一路下跌以来,许多入市的邮市散户投资者都深陷其中,连一些资深的邮商大户也在劫难逃。套牢了,怎么办?邮市投资者在如何对待邮票套牢面前,却大有研究。  相似文献   

2.
宋琛 《中国集邮》2001,(9):28-29
邮市在不断的运行过程中,会表现出上扬和下挫的走势,也是一般性投资市场的最主要现象。我国的邮市属于不规范的初级市场,因此,总体的走势以整体上扬或下跌来表现,形态较为简单,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规律。邮市在下滑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程度不一的反弹表现,如果力度强的话,则会形成中级反弹行情,但中级反弹行情不是在每次下挫趋势中出现的,绝大多数情况下,以弱势反弹为主。那么如何区别中级反弹行情呢?经过多年来市场的表现与各种反弹行情的特点,可以将各种邮品在中级反弹行情中的特征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3.
宝木 《上海集邮》2001,(6):40-41
5月的邮市,与上月的截然不同,大量涨幅不菲的近期邮品纷纷告挫,“明星”成了“跌星”、大量投资惊呼“狼来了”!非理性的炒作,葬送了本来稳健攀升的反弹行情,  相似文献   

4.
邮市自去年年底至今年4月8日,100多天来在上行通道运行,特别是2月中旬以来出现了板块轮动的局面。从4月9日起到4月22日,出现了深幅回调,一些热门品种行情下调超过3成,行情又回到了大幅涨升前即2月中旬的价位。从4月23日起止跌企稳并开始反弹,少数品种升幅很大,如“猴三世”大版从60多元升至90多元,“抗非典”版张从110多元升至200多元等。但大局趋于平静。针对上述行情本刊组织了一次“邮市笔谈”,下面是各位嘉宾的主要观点,仅供本刊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飞鹭 《中国集邮》2001,(8):23-23
一拨轰轰烈烈的邮市行情已经结束,留给邮人的不仅仅是新邮的壮观行情和由之产生的套牢盘,对吸引新资金和投资的注意力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再次激发起邮人对中国邮市美好明天的希望,“神舟”大版张的“天价”和紧俏邮品的巨大投资潜力在此次行情中演绎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6.
真可谓无巧不成书,同在2001年,又同在4月份,中国邮市和美国邮市都出现了“井喷”行情,但是,两却又有着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2001年3月下旬邮市出现的“井喷式”反弹行情,仅持续至2001年5月初就宣告结束,紧接着各种邮品价格不断出现下跌,市场人气受到重创,成交量极度萎缩,邮市又明显呈弱市状态。在如此低迷的市场里,邮市散户投资者要想参与邮市的炒作并获取一定收益,不仅是对投资者信心的严峻  相似文献   

8.
陈利敏 《中国集邮》2001,(12):27-27
今年的邮市行情,可谓是新邮行情,“短腿”行情。作为集邮品中坚的JT票有如泥牛人海,无声无息。如今再回头一看,其价位又下了一个台阶,并正被邮人所遗忘,与以往的红火和辉煌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照。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还是目前的邮市投资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人们热衷于新邮炒作,热衷于“短腿”邮品的炒作,其所需的大量资金从何而来?大多来源于中老邮品的跳楼。其次是集邮被铺天盖地的新邮搞得眼花缭乱,也压得喘不过气来,再也没有精力和能力顾及.IrI’票的收藏了。  相似文献   

9.
《中国集邮》2001,(8):6-6
6月上旬邮市强劲反弹,6月下旬略有回调。7月初,十多种热门品种的价格在平台整理。6月25日和7月1日发行的两款新邮:《端午节》和《建党》小版张市场表现尚可:就邮品的行情而言还算坚挺,但成交不畅。与二级市场相比,一级市场由于抓出了一批质量上乘的纪念建党80周年的邮品,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业务繁忙,收入颇丰。总之,许多邮人对今年邮市抱有期望,特别是对北京申办奥运期望最大,他们希望北京申奥成功后邮市能够红火,下半年邮市究竟怎么样,本期《集邮茶座》(7月5日)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2001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可以预见这将会成为被各行各业普遍热炒的一个题材。而就邮币卡市场来说,自从1997年3月底发生逆转以来,萧条与低迷已经持续了近4年。在这4年中间,市场在利市消息配合下发动了无数次的反弹,每次反弹开始时都像模像样,但很快就暴露出了底气不足的老毛病,最终不得不草草收场。而反弹不仅寸功未立,还在回调的惯性中撕破了原有的价格防线,连带着搭上了老本。正因为如此,市场人气不断消散,绝望情绪开始弥漫,而在这种背景之下,“行情总是在绝望中诞生”这句话成了许多人手中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那么在新世纪的第一年里,绝望中究竟能否诞生行情,屡战屡败、越忙越赔的邮市投资,是否能够打个翻身仗、彻底扬眉吐气一把呢?  相似文献   

11.
邮市见闻(60)     
人潮汹涌万头攒动的场面再次在邮市中出现,从表面看,3月1日的邮政资费调升成了这次邮市热气腾腾的重要因素,但仔细分析近期的邮市变化,可以发现邮政资费调升仅是引发目前行情变化的导火索,因为从去年9月份开始出现近期邮品反弹行情后,邮市中的热点一直不断,尽管其中常  相似文献   

12.
近期,京城邮市行情总体依然是“新”弱“老”强,炒新人气锐减。新邮从4月的第二周起开始止跌,略有反弹,不过弱势难改。2006年新邮“丙戌狗”大版张、小版张,4月初为32.5元、21元,现跌至28元、17元;“武强年画”小  相似文献   

13.
丙戍狗年春节前后,北京、上海等地几个大邮市行情出现大的反弹,虽然没有成交量的有效配合, 还是“炒”声阵阵,北京奥运会《会徽》、《吉祥物》及其“不干胶”,《丙戌狗》大版、小版,价位一个劲地猛涨,还有2003年、 2004年小版和不少老票张都有不小的升幅。持筹者笑逐颜开等待更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来,邮市的热点此起彼伏,热门品种如星移斗转般地变化,令人对这个难以捉摸的投资市场爱恨交织。不过在数次大大小小的反弹行情中,小版张板块却鹤立独行,一直是行情中的强势板块。如此现象让人回忆起以往十几年邮市中的两个强势板块——小型张和纪念邮资片的表现,至少在2001年之前这两个板块同样在大行情或小行情中风头出尽,惟一使人感到难过的是,从2003年开始,这两个传统强势板块的市场走势每况愈下,在刚刚出现的3月份反弹行情中,它们的表现似乎正处于不断沉沦中,难以体现以往的强势风采。  相似文献   

15.
中国邮市成为集邮爱好者的市场,中国的邮市春天才会到来。这句话已被数次邮市高潮所验证。邮市从“炒邮”演变为“炒政策”,是中国特色邮市的新发明,其实也是“政策市”的宿命所决定的。2004年这波行情的出现是价值规律的体现,但邮发406号文件中朦胧的“邮政分家”消息,猴年邮票的  相似文献   

16.
集邮大众视为特大利好,并为之一振的邮票销毁正式启动后,邮市却并未出现人们所预期的上涨行情,仅在销毁初始有过一阵短暂的反弹,而后又重归往日的宁静。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销毁固然必要,但只能治标,邮政和邮品发行体制的弊端与问题才是造成邮票打折和邮市长期萎靡不振的根本原因。一、“政企合一”的邮政体制形成“官与民争利”的局面。由于邮政部门直接参与邮票市场的经营,不但挤占了集邮投资者的利润空间,而且加大了投资者的风  相似文献   

17.
蔡秉旋 《中国集邮》2000,(11):13-13
8月下旬至9月上旬出现的这次反弹行情力度之大、波及范围之广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密切关注。邮市大盘在低谷徘徊的时间将近一年,显得太久了。从1999年9月以来,入市人数一天比一天少,邮币卡三大板块的大多数品种均处于一种无量空跌的尴尬处境,跌到最后连最稳定的板块如74-91年邮票和小型张都平均下跌了20%左右,整个盘面变得无声无息,了无生气。尤其到了今年6月以来,邮市进入一年一度的传统歇夏期,北京宜美嘉月坛邮币卡市场内柜台和商棚的空置率和转租率居高不下,转手的价格也越来越低,不少邮商被迫改弦易辙,另谋生路,从此告别了邮市这个曾经创造过无数致富神话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邮市在世纪之末是否会出现第四次高潮,这是广大邮人都在猜测的事。笔者在对近20年邮市兴衰进行分析后,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除了1985年呈现的邮市高潮为集邮者数量激增和沉积30余年的价值回归总爆发外,在90年代出现的两次邮市大行情前夕,都存在着邮政资费调升、银行利率降低、中国集邮总公司价格调升以及邮市在底部盘桓现象,而且上述四个现象同时“碰头”时,才酝酿了行情出现真正的火爆和邮市交  相似文献   

19.
在邮市,每个投资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那就是机会与风险并存。近期的邮市出现了四年多来罕见的飙升行情,应该说机会大于风险。但在这种情况下.邮市中却还是有大量散户投资未能赢利,甚至出现了严重亏损,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自1997年6月9日月坛邮市因“退园还民”搬迁开始,北京邮市经历了多年风雨,经常被“如何选择”和“搬迁”问题所困扰。邮商、集邮者和投资者都希望有一个利于健康发展和行情展开的市场,但终因“搬迁”而使美好愿望难以成真。由于场地不稳定和条件问题,加之经营竞争,有时一分为几,有时几足鼎立,几年来,邮市从未消停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