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侵华战争期间日本绝大多数文学家都是“战争协力者”,然而战后关于战争责任问题的声讨和追究却虎头蛇尾,不了了之,半途而废。日本战后文学的总体倾向,实质上不是反对“战争”,而是反对“战败”;不是反省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而是刻意表现日本人本身的受害。更有一批作家反抗战后的和平秩序,发泄对战败投降的不满和悲哀,甚至公开为侵略战争辩解。而揭露侵华战争罪恶,真诚反省的作家,半个世纪以来寥若晨星  相似文献   

2.
与爱情、死亡一起,战争成了文学又一个永恒的母题。在薛忆沩的"战争"系列小说中,既没有大笔抒写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怀,也没有刻意展示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而是专注于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不仅关怀个人在战争中的命运,而且把洒向牺牲者的笔墨,倾注到战争创伤者的心理开掘上,在表明历史荒诞和生命虚无的同时体现了作者人道主义的悲悯情怀。  相似文献   

3.
惠特曼的战争诗主要集中在《桴鼓集》中,其战争诗通过战时情景、战地医院的图景、生命灵魂的沉思等多角度呈现出一幅战争的宏大画卷,为从生命哲学的角度入手研究惠特曼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诗人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生命存在的重要前提,作为一个自然上的人,获得自由、民主和平等是生存权力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是通向健全和平国家的必要条件。然而,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人常常违背生态伦理而走向自毁或相互厮杀。死亡对于惠特曼而言,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在战争诗中,诗人表述了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生命过程的一部分的主题。诗人在描写战争的残酷性的同时,揭示了对战争中生命的感知、认识,留给人性内心上的思考与警醒。  相似文献   

4.
以构建"约克纳帕塔法"世界而享誉文坛的著名美国作家福克纳与营造出一个"高密东北乡"文学世界的作家莫言可以说是东西方家族小说的代表人物。这两位既不同时,也不同地,分属于不同文化圈的作家在创作上却颇有相通之处。本文从这两位作家的家族小说入手的人物以及他们之间亲情等方面,分析其创作的异同与相似之处。福克纳与莫言通过对笔下若干家族历史图景的描摹和营构,探寻家族沦亡衰败的复杂成因,进而展露出作家对人的生命力渐趋萎缩现象的焦灼关注。  相似文献   

5.
宋斌 《辽宁教育》2018,(3):75-76
法国作家布封说:"风格即人。"文如其人,课也如其人。风格不是闪亮的40分钟,不是教学模式,不是时尚,而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追求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稳定的、鲜明的个性化教学风貌和审美格调。作为专业成长路上的实践者与思考者,我坚信,可以通过有效实践让语文教学拥有质感,让承载生命的课堂充满存在感:具有准确的文化阐释、丰富的言语实践、广阔的人文视野、饱含热度的生命关怀。  相似文献   

6.
作者看台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伟大的代表作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列宁称赞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相似文献   

7.
日本新世纪文学与二次世界大战密切相关,但是其主题既不是反对侵略战争,也不是反对战败,而是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对整个世界大战进行反思,描写战争的残酷,战时经济困乏以及给普通民众造成的感情扭曲等的心理创伤。作品中都或多或少地流露出反战、厌战的思想意识,其中既有深层次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也与作家的个人体验密切相关。日本反战文学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对战争的揭露,二是对核战争的反对。纵观日本二战后的文坛,无论从数量上或质量上说,这一意义上的反战文学一直占主导地位。日本新世纪文学是从反战文学起步的。但是也毋庸讳言,由于战前的错误教育和舆论导向,日本人和日本作家对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这场侵略战争的认识和态度不尽一致,所以日本当代反战文学并不是清一色的反对侵略战争的文学,也存在打着反战的旗号为军国主义分子招魂和美化侵略战争的所谓反战文学。二者针锋相对、壁垒分明。,我们期待着日本作家能从加害者的角度,从整体上,从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探讨和剖析这场浩劫的内在原因;如能对这场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给予必要的批判,将具有更加发人深省的影响和巨大推动力量。倘若如此。这必将是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福音。  相似文献   

8.
在陈平原先生那里,今天的中国大学不是一个既成的实体,里面还包含着诸多被压抑的可能性,以近百年的中国大学为话题,既是专业研究的延伸,有其学术发展的内在理路,也带有明显的现实关怀.其新著<历史、传说与精神--中国大学百年>(香港:三联书店,2009年)叩问了中国大学的来龙去脉,其实是关心现代中国从哪里来、往何处去这个大问题.在陈平原的大学研究中,文学始终占据着一个相当特殊的位置.这里所说的"文学",不是指一门专业技能,或在分科体系中日益边缘化的文学,而是作为趣味,更确切地说,是作为人的基本教养的"文学".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就是"教育".只有站在作为教养的"文学"的立场上,才可能给出大学一个总体性的前景,才可能打通百年中国大学的气脉.  相似文献   

9.
名家推介 巴尔扎克在法国文学史上光辉璀璨,成就卓然,为同时代的作家所认可。 雨果在巴尔扎克的葬礼上说:“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属于头等的一个,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出类拔萃的一个。他的才智是惊人的,不同凡响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  相似文献   

10.
作品是作者思想的表达,印证了文学即"人学"的道理。长篇小说《将军和他的部队》是弗拉基莫夫生活在西德期间创作完成的,小说的创作与作家的自由思想和个人生活经历密不可分。在这部作品中,弗拉基莫夫表达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尤其体现在他对战争的反思、对个生命价值的思考和对良心的拷问。弗拉基莫笔下的人道主义是对以往战争文学中人道主义的一次新发展。小说中所触及到人的尊严、个体的生命价值、是否可以用"俄罗斯价值来拯救俄罗斯"尖锐而又敏感的问题被弗拉基莫夫提升到了人道主义层面,作家反思战争的悲剧,关注战争下的人物命运和心理状态,深层思考个体生命价值是作家对战争深刻而有力的反思。  相似文献   

11.
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中的不朽名著,它的问世不仅给作家托尔斯泰带来了极高的声誉,而且使女主人公娜塔莎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可以说,娜塔莎是战争中和平生活的点睛之笔,托尔斯泰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描绘的具体性倾尽自己的全部艺术才能来描写她。本文从具体性与真实性、具体性与真诚性、具体性与"心灵辩证法"这三个角度对托尔斯泰创作的具体性在娜塔莎身上的体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历史文化背景和现实生活环境赋予了呼伦贝尔作家及其文学普遍具有生命意识和生态关怀,他们纷纷以文学形式表达对自然生命存在的珍视,为自然和谐寻找充足的理由和神圣的意义;面对人们急速膨胀的物欲导致的人与自然的严重对立,他们毅然承担起了对自然的责任和义务,热情讴歌自然万物旺盛的生命力,严厉批判人对自然的掠夺和摧残,急切呼吁保护生...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代香港、台湾的文学世界中,女性创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港台不同时期的文学轨迹,显示了女性创作基于对自身生命的体认而具有的深切生命情怀。可以说,它以自己的方式继承和深化了“五四”文学精神,丰富着当代文学的人道主义内容,体现了文学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4.
汉语作为中华民族共同语在中国文学尤其是诗歌创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其自身具有鲜明的、其他语种无法替代的特点,这些特点可以称为汉语的"国粹性".中国人如果离开了自己的母语,在许多时候实际上也就失去了表达自己最细腻的生命体验的语言便利.这当然不是简单地说汉语就是最好的语言,而是说它在表达中国人的情感方面比其他任何语言都具有优势.在开放时代,强调汉语的"国粹性",有利于文学作品表达中国文化的个性,表达中国人内在的、独特的文化心理,促进中国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引言】知名作家、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曹文轩教授认为,一个人最优雅迷人、最具有审美意义的姿态,不是舞台上的狂歌劲舞,不是阳光下的健步如飞,而是阅读。一个有书卷气的人,他的生活往往最有质量。书卷气从哪里来?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慢慢形成的。【美文在线】获得教养的途径(节选)(瑞士)黑塞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  相似文献   

16.
<正>今年的香港书展将年度作家的荣誉颁给了李欧梵,在回答媒体记者关于"有人在忧虑文学式微的问题"的采访时,这位作家谈到了对大陆当下文坛、文学生态的看法。现在的大陆文坛是一种怎样的情形?李欧梵说,危机不是文学的问题,而是大家对于文字不够严谨,不够重视,比如说中文,有多少人可以像台湾的作家王文兴一样,每天只写不超  相似文献   

17.
陈璐同志在《生命关怀意识的缺失》(见《湖南教育》2004年第22期)一文中说,中学语文课本所选《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段,在本质上"不过是一个活生生将人打死的故事","一个残害生命的血腥事实","在这里,生命不是一个'崇高'的事实,而是一个出于'豪气'或更为本质性的封建礼教文化或某种先验的价值观念,就可以随意戕害的玩物","看不到……对生命和人  相似文献   

18.
很多西方人说列夫·托尔斯泰所著的《战争与和平》是最伟大的小说。就我自己而言,我认为中国的《红楼梦》是应该与之比肩的伟大的文学作品。这不是因为这部小说被中国人称为四大文学名著之一,而是因为它的作者曹雪  相似文献   

19.
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战争没有对我们造成任何影响。但在世界的另一角落里,却有不少人正在遭受着战争的摧残。今天,世界科技发展迅速,都是和平带来的结果。但在这和平的气氛下生活的人,往往并不知道和平的可贵。就在这世上的某些地区居住的人们,他们每天生活于子弹的呼啸声中,在炮弹声轰天的环境下苟延残喘。在这朝不保夕的环境下,哪怕是小小的一两个小时的停火,对于他们来说,就如同受到搭救一般。战争给他们造成的创伤,并非像生命的完结、家园的拆散那么简单,而是在心理上造成莫大的损害。看美国越战后的退伍军人,他们有些是因为沾上了美国…  相似文献   

20.
当把这个问题提给一位从事写作的人时,他会这样说:“我喜欢读书是因为我喜欢写作!”读书仅仅是为了写作的人,不过是一个“邮差”,或者一个尾巴主义作家。如果在他之前没有别的作家,那就绝对不会有他这位作家;如果在他之前没有一位说过什么的人,那他也就不会有什么东西能说给读者听。不,我决不是为了写什么才阅读,我爱读书只是因为在这个世界我只有一个生命,而一个生命对我来说是不够的,一个生命不能把我心中的全部动因都激发起来。阅读——而不是别的,可以给我比一个人的生命更多的生命,因为它从生命的深处增加了生命,尽管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