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美术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的综合学习,改变传统教法和学法。  相似文献   

2.
美术是一种文化,美术课是一门人文性的文化课程。谈及美术,更多的人会从专业、特长、爱好、技艺等角度进行描述,很少有人从"文化"层面来认识。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主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新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的综合学习,改变传统教法和学法。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3.
徐昀 《考试周刊》2013,(32):181-181
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育强调的是一种文化学习,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小学美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合作力及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是一种情感、思想的表达方式;小学美术教育目的是发展学生整体素质: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強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強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的综合学习,改变传统教法和学法,使学生学会学  相似文献   

5.
史棕芳 《成才之路》2009,(23):61-61
中学美术学习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中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强调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的一种文化学习。这种学习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而最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如何能高效的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因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尊重学生,激发学生个性表现的欲望,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的美术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注重培养创造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当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而课堂教育是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培养创新精神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8.
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改革的开展,呼唤构建与中小学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课程教学体系,培养与之相适应的美术教育人才。高师美术教育是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基地,对于美术教育人才的培养责无旁贷。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师美术教育单纯注重技法训练,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教师和学生被动接受既定的课程和单一的教学模式。重新定位高师美术教育的课程目标,更新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并适应基础美术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后现代教育观念强调对学生个性的培养,要求高师美术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个别差异。因此,高师美术教育通过推行师生共同开发综合课程内容,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竞争性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且运用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师范生的综合探索能力与个性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中美术教育是中学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高中美术教育的意义:高中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有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提高综合能力;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美术的教育成果在以后诸多工作学习领域中都有所应用.高中美术教育不是培养专业美术人才,而是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更应注重学生想象力、思维能力、创造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由于中国与德国植根于不同的文化土壤,使得两国之间的美术教育宗旨、目标等意识形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中国的美术教学强调循序渐进,而德国的美术教育则注重自由精神的培养,甚至学生的年龄也存在维度上的开放性。在中德美术教育的当代语境和地缘文化视角下,通过二者在学科划分、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比较我们可知,中国的美术教育在宏观意义上过于注重技巧性训练,分科也过于细化,或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因此,我国美术教育要紧扣住时代精神的脉搏,积极吸收其他国家美术教育的优秀元素,尤其要注重学科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强调学生的多元化学习和自由化学习,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还有许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须通过课程改革,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中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强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参与合作、强调情感体验,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注重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艺术研究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的高等美术教育与短期速成、注重实用的高职美术教育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教育模式.高职美术教育强调的是对学生各项美术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造型水平的提高.因而高职院校在培养定位和课程的设置上,要着重培养实用性的应用型人才,使高职毕业的美术生既有专业的理论素养,又具备一定的技艺水平.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美术教育,教师注重传授绘画知识技能,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情感体验。要改革美术教育,美术教学应树立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健全人格。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在教学中,强调情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教学达到"寓教于乐"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倡导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宗旨的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新观念、新思想,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以转变教学方式为突破口,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刘冬青 《考试周刊》2012,(6):183-184
欧美国家在美术教育改革中特别注重对学科本位的加强,对美术教育的组织和管理更趋向规范化和理性化。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的美术教育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革和调整。新课程标准强化了美术教育的人文色彩,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美术课是中学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作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在美术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有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和知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提高综合能力和素质。美术教育不是培养专业美术人才,而是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多种能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更应该注重学生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同于专业的美术教育。因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本课程的特点.决定了美术教育是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所服务的,它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爱护并培养学生的兴趣,重视学生的课堂实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力.培养学生个性,使学生在生活中认识美术、走进美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