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新课改后,"学案引领式课堂"成为河北省卢龙县第一中学推广的课改模式。它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将课堂分为自主和展示两种基本课型,将学案学习贯穿课堂。学生在自主课上完成学案,进行组内讨论,然后各组在展示课上交流展示学习成果。该模式的目的是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合作  相似文献   

2.
吴瑞云 《教育》2015,(2):51
为进一步深入研讨"小组合作竞学背景下的五环教学模式",展示学校在小组合作学习、构建优质高效课堂建设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山东省滕州市墨子中学特举行各年级各学科备课组长展示课活动。此次展示课活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师生互动的课改理念。备课时,教师们以集体备课形式共同磨课。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展示活动形式多样,合作学习效果良好;教师语言精练流畅,模式运用娴熟:听课教师积极听课,认真记录。听课后,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以课例研讨的形式进行了评课议课活动,指出教学的亮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伴随"课改",诸多先进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然而,走进一节节日常课,却常让人有课改无力之感。是的,"课改必须改课",但日常教学中教师个体对"课改"的无视、曲解或"只心动不行动",却使"改课"在一线课堂步履维艰。一、日常课"改课难"的现状基层学校,欲实现全校上下的课堂改观,常常有心无力。教师个体惰性、实施执行繁琐、积年累月坚持、学科年级差异性等等,都成为学校层  相似文献   

4.
作为学校课改工作的排头兵,笔者对"展示探究课"操作流程进行了一些探索。"展示探究课"是在预习课的基础上进行的合作性探究行为,旨在通过预习成果展示、循环递进探究、教师引领点拨、拓展延伸训练、当堂目标检测等环节,提升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课堂教学,很难在真正意义上推动形成具有个体特征的主动学习行为。微课教学理论适应了课改背景下教育教学工作者尝试反转学生与教师、课堂内与课堂外、教学与训练之间的关系与地位的想法与需求。在微课教学中,教师要明确主旨,使"微课"单元与其他教学元素之间、各微课单元之间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营造出微课教学"生态圈"。  相似文献   

6.
"课改"的重心是构建适应学生生存和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而不是"改课"。一线教师是"改课"的主角,而非"课改"的主体。不是"课改"一定要"改课"而是"改课"一定要"课改"。  相似文献   

7.
在素质教育的重锤敲击下,各类烙有课改印迹,惠及学生生命质量,呵护学生心灵律动的创新课型悉数登场。而生成展示课无疑是课改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她一改传统课堂的死气沉沉。索然无味的颓势,以其赏心悦目的形式,愉悦身心的氛围.个性独特的创意,诠释着“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内涵,践行着课改理念的真谛,成为时代的新宠。  相似文献   

8.
陈大伟老师的《观课议课与理想课堂建设》讲座中,首先为我们展示了从评课到议课再到目标的技术路线:一、听课、评课;二、观课、议课;三、观课议课目标。观课议课是参与者以课堂教学活动为依据,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和有价值的课堂现象进行对话交流,以发现和理解教学、改善和创新课堂、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研修活动。  相似文献   

9.
"向课堂要质量,打造高效、优质课堂"是课改的方向,也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追求。笔者将在两节同构课的对比分析中,用实例说明一堂以"真实"吸引学生,以"扎实"抓住学生,以"厚实"发展学生的英语课堂,才能真正地成为学生喜欢的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0.
陆云峰 《江苏教育》2017,(10):55-56
课改的核心是改课。"学的课堂"追求的是校本化和个性化的改课,其实践与思考不仅丰富了当下教育学的内涵,也对传统教学论提出了挑战。学的课堂,不仅让我们认识到课堂教学的本质,更是对教学的真义再次进行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1.
在高效课堂模式下,预习课的环节包括"一板"—"独学"—"对学、群学"—"二板",展示课的环节包括"一板"—"独学"—"对学、群学"(备展)—"展示"—"二板"(随堂检测)。原来的教案变成了导学案,教师的角色也就随之转变,由原来的"讲师"变为"导师"。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评优课 ,曾对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师素质、教学质量 ,起到良好的作用。但它却过分追求课的完美 ,偏重教师课堂表演 ,注重观赏性。其结果是 ,教师所看到的课是漂亮的 ,但回到自己的课堂很难实施。因此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推进 ,对评优课的改进势在必行。我市今年的初中数学评优课就在此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尝试。一、对初中数学评优课所作的几点变动评优课活动过去的做法现在的做法改革的目的上课教师看重表演优秀者获得校级优质课者推进学校教学改革上课内容指定内容 (便于表演 )随堂听课注重实效课下活动被动接受评委裁定教师反思旨…  相似文献   

13.
《上海教育》2008,(2):57-58
举办课改成果展示活动,推广课改经验。根据上海市课改办要求,金山区教师进修学院完成了对全区课改实验的总结。中学研训室分别举行了初高中“加强教学有效性,提升课改执行力”为主题的二期课改展示活动,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小学研训室重点抓课改成果展示,分别举办了以“聚焦课堂,关注过程,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4月,笔者参加区里组织的"三有课堂"展示活动,执教浙教版七年级《二元一次方程》第一课时.有序、有趣、有效的"三有课堂"是每节数学课堂追求的完美形式.笔者结合该课的教学设计,谈谈对"三有课堂"的一些认识与反思,供同行参考.一、教学设计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问题1(展示班级学生植树照片)在本次  相似文献   

15.
李莹 《考试周刊》2014,(90):83-83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受到冲击,涌现出了"慕课"、"微课"等新的教学方式,在外语教学领域引入微课教学方式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将微课应用于日语教学领域中的研究并不多见,作者结合日语课堂教学实践,从课前铺垫、课堂展示、课后复习三个角度,探讨微课对日语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11年末,在前期两次组织教师赴山西新绛中学考察学习的基础上,卢龙县中学大刀阔斧地开始了"学案引领问题解决式"课堂改革.这种课改模式将课堂分为自主和展示两种基本课型,将学案学习贯穿课堂,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合作探究,重视课堂生成,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在一年多的探索中,我们不断遇到并突破各种问题,对简单的粗线条的外地经验予以细致的丰富、科学的完善和创造性的开拓,打造自己的教改品牌,得到了秦皇岛市教育局的充分肯定,我们的课改模式在全市得到推广. 一、抓好学案制作,向学案要质量 学案贯穿自主、展示两节课,是学生自学、讨论、展示的内容和对象.学案定位恰当,重难点突出,题目设置合理、有梯度,自主课、展示课的质量才可以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17.
"同课异构"作为一种教学研讨形式,为广大教师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是一种有效的校本教研方式。以同课异构《手拉手》合唱教学为例,从情境教学的多样性、重难点把握的准确性、活动设计的科学性三方面,进行课堂观察和比对,在"同课"的"异构"中,阐述不同教育理念、教学设计、课堂形式所带来的高效课堂呈现。  相似文献   

18.
“绿色说课”是介于“真课堂”与“研讨课堂”之间的一种解读课堂教学设计的新模式,具有仿真、高效、互动等特点.它比传统说课多了实践成分,是一种“出入自如”、“拿捏有度”、“夹叙夹议”的课堂演绎形式.具体而言,要展示课堂生成,展示创新实验,展示精彩片段;要简洁省时,设施简约,具体实用,开拓视野;提倡在观摩中学习、在展示中交流、在交流中研讨、在研讨中提升,是说课者、观摩者、专家之间的“三方对话”.  相似文献   

19.
为思政课教师应用课堂"学习共同体"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以及提升思政课教育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教学实践,将"学习共同体"的研究聚焦在思政课堂。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从培育"学习共同体"、拟定多维目标、创设问题与情景、组织交流活动、展示"收获"、点评作品几个方面探索"学习共同体"在思政课中的具体应用。实践证明,思政课教学效果取得了明显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2011年新学年开始,山西省繁峙县委、县政府热切回应群众的呼声,把办人民满意教育作为继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后的又一件大事来抓,在全县公开选拔教育局长,并响亮地提出"打造繁峙教育品牌,建设晋北教育强县"的宏伟目标。两年多的时间里,全县教育工作者凝心聚力,倾力课改,用科学的方法搞课改,从课堂唤醒真、善、美,低起点、高定位,实施生本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立足本县区域实际,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整体设计—问题开启—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梳理延伸"的"‘20'字教学新模式",以"兴趣课堂、生命课堂、智慧课堂、全员参与的课堂"引领学生的快乐人生,让"享受教育"注入教师心田成为其践行课改的动力源泉。(详细报道请见本刊今年第7/8期《(主)践行课改享受教育(副)山西繁峙县域课改整体推进发展纪实》一文)目前,繁峙全县涌现了一批各具特色、适合本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如砂河中学的"问题探究式",砂河二中的"教学三步骤、课堂四环节",彩璟小学的"分学科问题导学",逸夫小学的"三课六环节",笔峰小学的"一课三步式"等等,这些新的教学模式,不仅丰富了该县县域课改的内涵,同时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县域课改整体推进过程中的微观视角。应广大读者要求,自本期开始,我们将为您一一展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