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章学诚著作《文史通义》,后有《校雠通义》,它实际是古代的编辑学。编辑为什么叫“校雠”呢?原来“校雠”是校对的意思。刘向《别录》:“校雠者,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为雠。”校雠原来指校对。《汉书·艺文志》:“至  相似文献   

2.
校对小考     
“校对”,古时称“校雠”(音“仇”)。西汉经学家、自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约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在《孙卿书录》里,就有名称为“校雠”的记载,即“所校雠中孙卿书,凡三百二十篇。”孙卿书即指《荀子》。后来,唐学者李善(公元630年-689年)注引《风俗通》(亦称风俗通义》,东汉应劭撰):“按刘向《别录》:‘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所以,后来就遂渐发展演变成为将“校雠”给通俗名曰为“校对”了,并且一直流传到现在。  相似文献   

3.
校对是一种简单劳动吗? 我的看法是,校对并不是简单劳动,而是一门相当高深的学问,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校对,古称“校雠”,出自汉朝刘向的《别录》。据《文选》李善注,所谓校雠,就是一个人拿本子,另一个人读书,两人相对,就象怨家一样。按照这个解释,校雠就是互校各本的异同得失,也就是校勘,校订。另一种解释是所谓“校字如雠” (雠即仇):把错别字看做是仇人,“仇人相见,分外眼红”,非捉出来不可。这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校对:根据原稿改正校样上的错漏字。  相似文献   

4.
“校雠”和“校勘”二概念无论是从源头考证,还是从近现代使用角度而言,均存在交叉使用情况,各自含义尚未厘清。文章从“校”“雠”“勘”语源学角度出发,梳理其本字、假借字、同源字、俗体字等,对“校雠”“校勘”的广义与狭义概念进行阐释。从使用角度而言,认为很多学者并未完全区分“校雠”“校勘”概念的使用,体现出概念通用的使用特征;而自清代以来,“校雠”“校勘”含义出现分化趋势,“校雠”基本保留广义用法,“校勘”基本保留狭义用法。我国台湾地区在二术语的使用上与大陆则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5.
校对是一种简单劳动吗?我的看法是,校对并不是简单劳动,而是一门相当高深的学问,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校对,古称“校雠”,出自汉朝刘向的《别录》。据《文选》李善注,所谓校雠,就是一个人拿本子,另一个人读书,两人相对,就象怨家一样。按照这个解释,校雠就是互校各本的异同得失,也就是校勘,校订。另一种解释是所谓“校字如雠”(雠即仇);把错别字看做是仇人,“仇人相见,分外眼红”,非捉出来不可。这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校对:根据原  相似文献   

6.
“本”探     
刘向(前77—前6)以前,“本”字无书籍义。《文选·魏都赋》“校雠篆籀”句,李善注引《风俗通》云:“按刘向《别录》:‘雠校,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故曰雠也”。这是“本”字有书义之始。刘向这一段文字(下简称“向文”),后世谈目录版本校勘的多加引用。对“向文”中的“本”(下简称“向本”),或称为“书”,或称为“底本”。但对于“向本”究竟缘何而来,很少着墨。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左平熙 《档案》2008,(3):24-26
校,就是考核、校对,勘就是删取,校勘是校雠的核心。刘向《孙卿书录》:“臣向言,所校雠《孙卿书》……以相校……”。刘向自称整理古籍的工作为校,又称校雠。《太平御览》618卷引《风俗通》:“刘向《别录》雠校,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故曰雠也。”《汉书·艺文志》:“每一书已,向辄取条其篇目,撮其指意,录而奏之。”“条其篇目”,主要是篇章字句的校勘;而“撮其指意”,主要是考辨其书的学术宗旨、渊源、流派,论其得失。  相似文献   

8.
<正>一“校勘”亦称“校雠”(或曰“雠校”),这是文献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和术语,追溯这个概念和术语的来源,学者多引用刘向《别录》中的如下一段话:刘向《别录》:雠校,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1刘向《别录》今已不存2,以上这段话出自《文选·左思〈魏都赋〉》李善注所引《风俗通义》。内容相近的一段话亦见于北宋李昉等所编《太平御览》卷六一八,引作:刘向《别传》曰:雠校者,  相似文献   

9.
图书编辑工作本身至今虽然没有独立创建学科——图书编辑学,但是,在图书编辑工作的发展过程中,却有许多学科逐步形成。我在这里作简要介绍,以供参考。 1.校雠学校雠原指校勘书籍中文字、篇卷的错误,古称“校雠”,今称“校勘”或“校对”,是编辑、出版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汉代刘向(公元前77~前6年)在《别录》中说:“校雠,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为雠。”校雠学有广狭二义,前面所说的校对书  相似文献   

10.
这里所说的校雠,既包括古籍整理过程中的校勘,又包括新著出版过程中的校对。而校对传统又多来自校勘传统,两者难以截然划分开。这里所说的三境界──耐心、静心和适心,相连而递进,是认真投入校雠活动的人都能够体验到的心态。清末学者朱一新在《无邪堂答问》(卷二)中对校雠学者有一段论述,他在简述了自西汉刘向父子到清代王念孙父子等校雠者功过得失后说:“大抵为此学者,于己甚劳,而为人则甚忠。竭毕生之精力,皆以供后人之提携,为惠大矣。”我反复读了这段话,忽有所悟,概括为一句话:“校雠三境界,三心系一心。”这一心就是“…  相似文献   

11.
我曾写过一篇《“校雠”的启发》的杂文,认为校对工作只要细心、认真就可以了。岂知不然,这回居然从“校雠”还启发出一点其他的意思来了。第八期的《新闻大学》,错字太多也错得太离奇。如按乾隆为《四库全书》立的校勘条例,那末我如作为《新闻大学》的“总纂官”,不仅俸禄与奖金全得“敲掉”,很可能还要“交部察议”。现在可是宽假得多,只要登一则更正,也就搪塞过去了。那末,从中又“启发”出一些什么来了呢? 事情是这样的:在我的一篇短文中,引  相似文献   

12.
编校一家,自古如是。刘向《孙卿书录》:“所校雠中孙卿书(即《荀子》),凡三百二十二篇。”《宋史·郑樵传》:“聚书数千卷,皆自校雠。”说的都是编辑既编且校,亦编亦校,自编自校的事。后来,编校虽随社会之进步,出版生产力之发展而分家而各立门户,却仍然是“同...  相似文献   

13.
章学诚(1738~1801年),字实斋,浙江会稽人。他一生困苦流离,四十一岁才中进士,终生未入仕途。所著《校雠通义》是一本关于图书目录编纂理论的专著。所谓“校雠”,其实是目录学。他认为三国以后的目录编纂形式太简单,没有叙录,失却“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作用。同时,主张“理有互通,书可两用”,可列在不同分类中,不应嫌重复,以便查检。关于索引,他也提出独到的见解,认为各种书籍中的人名、地名、官阶、书目等“凡一切有名可治,有数可稽”的,都应大致仿照《佩文韵府》为例,遇有疑难就可以“即名而求其编韵,因韵而检其本书”。他还身体力行,主…  相似文献   

14.
一、“目录”、“书目”二者的异同表现在哪里?首先,“目录”与“书目”有着不可分割的“近亲血缘”关系。将“目录”二字结合成一个文献的名词,至迟始于刘向、刘歆父子校书的时候。《文选》任昉《为范始兴求立太宰碑表注》:引《七略》说:“《尚书》有青丝编目录。”可见在刘向之前已有一书的目录了。《汉书叙传》载,“刘向司籍,九流以别。爱著目录,略序洪烈。”东汉的班固已把刘向“辄条篇目,撮其旨意”的文章叫做“目录”了。刘向首开叙录体裁记录图书(即“解题”),这是我国目录学史中的优良传统之一。“目录”一词往往还  相似文献   

15.
潘树广 《出版史料》2001,(1):101-102
有些书籍在论及校对的历史时,认为古代称校对工作为“校雠”或“校勘”,而“校对”则是出现得很晚的词汇。例如《校对手册》(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版)说:“校对工作我国古代就有。古代的校对工作叫‘校雠’(雠即仇)或‘校勘’。”又如《辞源》(修订本),收录“校雠”、“校勘”,却不收“校对”。按《辞源》的“出版说明”:“收词一般止于鸦片战争(公元1840年)。”此书不收“校对”,表明编者将它视为鸦  相似文献   

16.
鲁海 《图书馆》1992,(3):71-73
校雠学,是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学科,校雠之义,一般引用刘向在《别录》中所说,“雠校,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  相似文献   

17.
章学诚的《校雠通义》围绕校雠心法“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核心思想,创新地提出“互著”、“别裁”的分类方法,并详细论述了“校雠条理”中的校雠理论工作方法.其中蕴含的思想不仅能反映目录学的相关知识,更促进了档案文献编纂学的发展.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是揭示“道”与“器”关系所要达到的目标.“道”即学术研究;“器”即文献资料,章学诚认为校雠学的目标就是考辩后为学术研究提供相关的文献资料.文献资料的考究需要利用校雠学的方法追根溯源,归根结底是为了学术思想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18.
保存于《南宋馆阁录》中的南宋秘书省“校雠式”,是今天可以见到的最早的一份古代国家藏书机构有关书籍校点的工作细则。近年,随着学术界对宋代馆阁典籍收藏整理工作重视程度的增加,“校雠式”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相关研究中,往往被看作是“我国古代文献学史上最早确定的较为完整的校勘条例”、“宋代校勘学向理论发展的重要体现”,甚至“标志着中国古典校勘学到宋代已成专门之学”。但这个“校雠式”是否真的具备上述性质和意义,却值得仔细推敲。 “校雠式”载于《南宋馆阁录》卷三《储藏》门,其原文如下: 诸字有误者,以雌…  相似文献   

19.
陈静  刘光裕 《出版史料》2004,(1):90-103
刘向(前77年-前6年),字子政,汉高祖弟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刘向家族,历代好学,家学渊源。刘向本人,博学多才,既好五经,又通神仙方术,著有《列女传》、《新序》、《说苑》等。据《汉书·成帝纪》,刘向奉命校书的时间是河平三年(前26年)。刘向死于公元前6年,校书大约二十来年。刘向死后,哀帝命刘向之子刘歆校书,最后完成校理群书大业。刘歆(?-23年),字子骏,学识渊博,“讲六艺传记,诸子、诗赋、数术、方技,无所不究”。历史上所说刘向校书,是指刘向、刘歆领导的数十年官府校书。  相似文献   

20.
清代章学诚在其著作《校雠通义》中提出, 目录学的主旨在于 "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这是对西汉的刘向、刘歆《七略》以来目录学思想的提炼和总结.章氏还总结和提出了互著、别裁和辨嫌名等著录方法,并认为这些著录方法是为了更好地揭示目录学主旨而服务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这一目录学主旨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古代目录学思想达到了最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