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言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创建的四诊法“望”“闻”“问”“切”至今也是中医诊断之根本,在这里笔者仅以此来证明何样的企业才适合多元化发展。“望”多元化企业之形象我们可以把企业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创业初期、发展初期、稳健期、二次创业期、持续发展期。每一个阶段的发展战略是不一样的。当企业告别了艰苦的创业期,进入发展初期和稳健期时,在有了一定的基础产业和闲余资金后,若想快速发展,一般企业都需要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好人,还是坏人?”这个人们熟悉的句式,虽然没有“生,还是死”这个哈姆雷特之间那样深沉.却比哈姆雷特之问还要流行——差:不多我们每个人,在孩提时代都免不了要对刚登上戏台的角色提出这样的疑问。  相似文献   

3.
蒋骁飞 《知识窗》2014,(1):59-59
丁肇中曾给南航师生作报告,有学生问:“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他回答:“不知道。”又有学生问:“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他又回答:“不知道。”有学生又问: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书《列子·汤问》中记载了一则故事,说在春秋战国时期,郑国的名医扁鹊医术高明,人称“神医”。有一次有两名患者来找扁鹊看病,两人都说自己的心患了病,痛苦不堪。扁鹊诊断这两人得了“心病”,便决定给他们“换心”,先让他们喝下“毒酒”,使之迷醉,然后打开他们的胸腔,将两人心脏互换,结果两人的“心病”都治好了,满意而归。这一则类似神话的故事包含了古人非凡的想象力。可以断定,这种高难度手术在扁鹊所处的时代是不可能进行的,但我们可以推测,当时医生也许曾做过此类尝试。扁鹊让患者先饮“毒酒”,可能是用具有麻醉作用的药物加上“…  相似文献   

5.
汪劲武 《百科知识》2007,(3X):36-37
我们批评一个人好吃懒做时,常说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句话最早见于《论语》。2400多年前,孔子带着学生出门远行,子路(孔子的弟子之一)掉队落在后面,遇见一位老农,就问:“你看见孔夫子了吗?”老农答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谁是夫子?”在现代社会里,越来越多的人们告别了土地,不再从事农业生产,面对“五谷不分”的指责,大概很多人都不得不承认吧。  相似文献   

6.
风水轮流转保健酒热起来 酒,素有“百药之长”的美称,药酒在中国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史记·扁鹊公列传》中就已明确载有25个药酒治病的记录。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药酒虽然在历朝历代都在为人们的健康发挥作用,但始终没有充分体现出应有价值,始终给人一种“深藏闺中无人知”的缺憾,就连专一制作药酒的御酒堂,也只是深藏太行山中,造福的也只是一方百姓。  相似文献   

7.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相似文献   

8.
卓别林“独裁”张明智有人问著名讽刺、幽默、喜剧大师卓别林:“听说你写过一部电影脚本《独裁者》,不久遇到麻烦,后来不得不重新更名,对吗?”卓别林回答说:“是啊,是啊!想起来也真有趣,那时我为了讽刺和揭露希特勒称霸世界的阴谋,写了电影脚本《独裁者》。谁都...  相似文献   

9.
耿仁亮 《知识窗》2007,(5):29-29
所谓“绝对”,即自上联拟出后,至今仍未有续出工整、贴切下联的“半边对”。相传,清代对联大师纪晓岚曾夸下海口说:“天下未有不可对之对。” 其妻听他这样说,就在一个月夜指着纱窗出了一个上联为难他:“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格)亮。”  相似文献   

10.
马景 《百科知识》2007,(6S):48-50
伊斯兰教的基本宗教制度可以概括为念、礼、斋、课、朝五项宗教功修,我国穆斯林称之为“五功”。“五功”在伊斯兰教中具有重要的位置。有一段圣训记录,有一天,天使伽百里化作人形来到穆罕默德面前,问什么是伊斯兰,穆罕默德回答说:“伊斯兰教建立在五根柱子之上:作证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礼拜真主;履行斋月的斋戒;交纳天课;朝觐麦加。”  相似文献   

11.
有一天,专业课老师问我们:“同学们,我们这个学校好在哪里?”台下的人被问得茫然,好在哪里呢?虽然也是所985高校,但是,能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比吗?老师的回答出人意料:“好就好在我们离北大还是很近的……”话语一出,我就像一个在菩提树下修行已久的老和尚,忽然开悟了。我对自己说:抽空到北大“揩油”去。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去大连,我问四岁的孙女想要什么,她说要一个电话,是拨号的,拿起来能说话。可是,我走了几家大小玩具也没有孙女要的那种电话。售货员问:“是她看过,还是她想象的。”  相似文献   

13.
“2000年纪念”身价的启示朱泽云编者按:最近,有关部门明确规定“1997”之类不能作为商标注册,“2000”大概也会在这个范围之内。但是,作者的思维之活跃,捕捉信息之敏捷,联想之丰富,不都是可以抛砖引玉的么?因此,我们仍然刊出此稿,供读者借鉴。20...  相似文献   

14.
鲍杰 《科教文汇》2007,(5X):F0002-F0002,F0003
冷青禾社长阁下: 敬问“五一节”好!大札及赠刊已收到多日,因痔疾顽固,仍不能久坐,吃饭也站着。复信迟了,请原谅。  相似文献   

15.
张松 《科教文汇》2008,(34):129-129
学贵知疑。古人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著名科学家李政道也指出:“学问,是什么意思呢?学就是学习,学怎样问问题,这才是学问。”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质疑的意识和习惯在数学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那么,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教师应如何促使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呢?  相似文献   

16.
设疑教学法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通过设疑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热情,引领学生由诗词的情境出发,感悟到雄浑旷放、沉郁深邃的深层意境。课堂设疑的最佳方式就是发“问”,作者以四“问”:问序、问注释、问常情、问习俗,引领学生进入中国古诗词鉴赏的佳境。  相似文献   

17.
刘群 《百科知识》2004,(6):49-5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的黑社会性质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我们不禁要问:这些“黑霸王”究竟从何而来?到底是什么孳生了它们呢?  相似文献   

18.
“五月相呼度太行,摧轮不道羊肠苦。”李白的诗句道出“太行陉”之难。而行进在太行山问,在感叹昔日行者艰辛的同时,更震撼于开拓者的执着与坚韧。  相似文献   

19.
常芬  方青兰 《科教文汇》2007,(9Z):160-160
本文在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企业“走出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如何才能提高“走出去”的质量,规避政治、法律、信用、罢工等风险,以及我国金融机构也必须加快“走出去”和改进对“走出去”企业的金融服‘务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20.
“败句”与“佳句”之间章闻据说古时候有一个人参加诗酒之会,和朋友联句吟诗,但这人根底很差,下笔竟写出一句不成话的诗:“柳絮飞来片片红。”柳絮怎么会片片红呢?不伦不类、举座哗然。这时,一个人灵机一动,马上补上一句“夕阳方照桃花坞。”这夕阳方照桃花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