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教师的心理发展和成长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教师面对的各种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出现无力感与疲倦感.本文依据团体动力学原理,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在教学实践探索中证实,"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是教师心理成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修己以安人     
其实有的人的心理并没有随着年龄成长,心理年龄在某一个阶段已经停止成长了.就像知识一样,从小到大要不断地学习,心理成长也是要不断学习不断巩固练习的,是要不断修炼的.  相似文献   

3.
心理课堂是"助人自助"的过程,是协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和自我建构的成长过程.心理教师作为心理课的引领者,其教育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心理成长的水平.如何促进年轻心育教师的快速成长,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作者从课堂语言、课堂提问和课堂学习这三个方面对此问题做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4.
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成长的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上的.如果我们了解儿童成长的科学规律.让儿童按"精神胚胎"的内在规律自然发展.他一定会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并成为人才.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一旦遭到破坏,他整个发展都不会正常,包括智力.  相似文献   

5.
我们都曾经是孩子,成年后,我们又有了孩子.孩子给我们带来希望和欢乐,也给我们带来困惑和焦虑,孩子的成长是每个家庭大事中的大事. 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仅仅只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上的.如果我们了解儿童成长的科学规律,让儿童按"精神胚胎"的内在规律自然发展,它一定会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并成为人才.  相似文献   

6.
心理成长是成长主体一个非常重要的成长维度,它影响主体的心理建构和独立主体的最终形成.心理学上的成像是在他者作用下对自我幻想的认同,是主体形成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美国犹太成长小说中主人公心理成长和主体建构过程中经历了对三重镜像的认同过程,即“镜像时期”对母亲镜像的想象性认同、后“镜像时期”对父亲镜像的拆解性认同以及对“象征父亲”的符号性认同.  相似文献   

7.
何红娟 《文教资料》2009,(26):179-180
在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中,心理咨询师的自我成长非常重要.本文从精神分析、人本主义、格式塔疗法、认知疗法的角度对咨询师的成长进行了诠释,无论哪一学派,咨询者,作为咨询的要素,其心理成长问题都是无法回避的.  相似文献   

8.
怎样才算一名合格的心理教师呢?心理教师除了要能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外,在没有统一教材的情况下还要能汇编和开展校本心理教育主题课程,策划组织开展心理活动,做心理课题研究等等,还需学会运用一些心理技术开展心理分析,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同时和学生一起成长.  相似文献   

9.
心理契约包括个体水平上的心理契约和组织水平上的心理契约两个方面.在现代大学组织内部学校和教师之间也存在这两个方面的心理契约,就是教师对学校的心理契约和学校对教师的心理契约.通过对我国高校高水平青年教师在成长过程中对学校心理契约的问卷调查分析,总结出高水平青年教师在成长中个体心理契约的三层次七因素结构.  相似文献   

10.
儿童的心理发展是环境与个性的交互作用的产物,儿童期是个体成长的关键阶段,心理发展的空间大.良好的个性、健全的身心的形成都与这个时期的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文章从生态系统观的角度来看儿童的心理发展,论述了儿童心理发展与各种影响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一个健全的孩子不只是在身体上保持健康,心理上的安全也是相当重要的.若不能让孩子得到心理上的安全感,则会使孩子的成长过程,增添许多不可知的意外.因此,我们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心理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这就需要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努力,缩短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以及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2.
教师心理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的形成和成长.教师的心理与性格是影响学生心理与性格形成无法取代的教育因素,健康教师的心理调节方法和修养.  相似文献   

13.
心理咨询师的自我成长包含专业成长和心理成长等方面的内容,心理咨询师的自我成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其从业的终身必修课。心理咨询师要胜任心理咨询职业角色,必然要积极采取有效的自我成长策略,实现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14.
吴蓉 《教师》2015,(6):6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外界环境的变化,初中生的心理受到极太影响与冲击.如果教师不注重引导学生心理,学生很容易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受挫,进而影响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因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众多教育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将结合初中生心理特点和笔者自身丰富的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实践经验,深入分析如何促进初中生心理发展,让学生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5.
心理课注重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和自我成长.多年来,活动体验式的心理课堂备受推崇,但单一和千篇一律的心理教育活动,让师生的热情慢慢消退,很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觉得找活动都碰到瓶颈了,很难创新活动形式;有些则学生抱着"打酱油"的心态上心理课,课上花样翻新、热热闹闹,但收获很少.这样流于形式的心理活动课难以触动学生的心灵和促进学生成长.因此,在心理课上研究和尝试新方法,运用新技术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思路爆破 "纠结"是成长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矛盾心理会给人带来各种烦恼.青春年少哪里会没有烦恼呢?所以,本命题切中初中学生成长的痛点,也是中考作文命题常见的话题.写作前的补题很关键,要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来写,具体可参考以下思路: 写身体成长的纠结.纠结体现在对自我的认知上.  相似文献   

17.
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活动有助于教师的心灵成长。本文阐述了推进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建设的几项措施:从教师实际出发,确定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的区域研修策略;开展研修活动,互助中完善工作坊活动设计,共享中探索工作坊组织策略,碰撞中提升活动组织水平;提供平台,促进心理教师的成长,有效推进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建设。  相似文献   

18.
高中是学生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进入高一,面对新的环境,学生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认识新生的心理问题,采取及时的对策,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增强心理耐力,加强心理攻力和克服心理压力这三个心理教育方法,分析了它们在青少年心理和思想成长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创伤后成长:灾难与进步相伴而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难会导致焦虑、抑郁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等非常态反应和更普遍的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 growth,PrG)等常态反应.目前学界对非常态反应研究得较多,但对普遍的常态反应却研究得较少,而对于灾难后的心理干预与心理重建而言,普遍的常态反应更需要系统探讨.本文从临床角度总结分析了PTG的相关研究,提出PTG包括真正的成长、潜在的成长与自我增强错觉三种基本成分,并据此分析现有研究.最后,文章基于PTG的预测与影响因素,针对灾后心理干预与心理重建,提出了切实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