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个正派女人>是凯特·肖邦较成熟期的作品,传统观点大多认为,这篇作品质疑了南方传统习规对女性自我意识的束缚.本文作者通过细读文本,认为深层文本中,女性主义呈相反走向,这是一篇传统的维多利亚式小说,表现了肖邦对婚姻和家庭的肯定.  相似文献   

2.
潘英慧 《考试周刊》2009,(22):28-29
《一个正派女人》是美国著名小说家凯特·肖邦的短篇小说,故事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了一个已婚女子对于自己丈夫大学同学的一段短暂的情感历程。本文主要从文本分析入手来解析文章女主人公巴罗达夫人的婚外恋。  相似文献   

3.
方阳 《华章》2011,(34)
有岛武郎于1911年开始在《白桦》上连载的长篇小说《一个女人》的前篇《一个女人的一瞥》,拉开了近代日本女性解放的帷幕.小说描写日本近代西风渐起时期,自我觉醒的年轻女性——叶子急切地想要冲破封建道德伦理的束缚,追求自我解放曲折而又短暂的人生经历,以此显示了近代日本女性自我解放道路的艰辛与困苦.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对蔹拉·凯瑟的《一个迷途的女人》进行解读。在该小说中,薇拉·凯瑟对小说的叙述视角和语言等均进行了“陌生化”处理,从而增加了作品的审美难度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5.
徐仁凤 《英语辅导》2008,(1):120-123
本文通过对20世纪美国著名女作家薇拉·凯瑟的作品——《一个迷途的女人》中人名的分析,表明作者在构思人名时,将人名赋予了深刻的含义,从而深化了作品的主题,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创作技巧。  相似文献   

6.
四川诗人罗国雄的很多作品里都隐约着川蜀之地的灵秀气质,大多描写了真实的对生活、爱情、记忆、乡村家乡等的感触,有对现实的直面,有对人类的悲悯情怀,有对生活和未来诗意的描绘,并常常包含了浓郁的乡愁。诗歌《怀疑身体里住着一个女人》是罗国雄的一篇近作,诗歌从标题开始就设^置了一个奇异的感官体验,让人难以猜透这首诗的主题或者诗旨会是什么。本文就其诗歌的异质性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7.
赌一场陌生的爱情,赌注是一生。而付出是唯一的手段。这句话或许可以概括电影《来信》的内容吧!“陌生”用来形容爱情让人觉得有一点难以理解但却又相当普遍,大概是对爱情没有把握,所以才觉陌生。看过电影之后,心里一直莫名的郁闷,搞不清楚为什么,直到现在。当我准备下笔的时候,我终于知道了,那是因为看了这部电影。  相似文献   

8.
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与徐静蕾导演的中国同名电影之间有着许多相似与相异之处,通过对这些共同点与不同点的解读,分析了这部欧洲小说的中国本土化移植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透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与<情书>中两位主人公不同表达方式的"暗恋情结",发现导致差异产生的原因分别是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以及两种异质文化之问的差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体现西方人追求爱情的激情,<情书>渗透着东方人特有的含蓄细腻.  相似文献   

10.
《一个女人》描写了有着民主自由意识与个性解放觉醒的主人公叶子,为了追求个性自由和解放经历了种种阻碍,最终在封建专制政治与封建传统思想文化的压迫之下惨遭失败。其悲剧既有社会责任,又有个人责任。在作者所设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中的叶子这一人物形象无疑具有典型意义,可以说她就是经过明治维新洗礼的“新”女性的缩影。  相似文献   

11.
电影和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其平缓的语调,悠扬的音乐向读者、观众诉说了一个对爱情忠贞不已,默默守候和付出的女人的一生。在男女不平等的社会中,在湮灭的女权话语世界中,整篇小说和电影以一封书信表达了女性意识,从女性的视角解读女性的内心世界,女性意识,进而发人深省思考女性意识及其存在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作家在他41岁生日当天收到了一封厚厚的信,它出自一个陌生女人之手,没有署名,没有地址,却揭露了那个女人一生最大的秘密:她从13岁起就不可救药地爱上了才华横溢又风流倜傥的作家,已经有18年之久.女人曾为作家生下一个孩子,可是在写这封信的前一天,这个孩子不幸夭折.她悲痛欲绝,身染重病,弥留之际写下这封信,向作家表露她这一生最隐蔽、最深切的爱恋.但讽刺的是,作家却对这个深爱自己的陌生女人没有任何印象.  相似文献   

13.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一部具有深刻哲理意蕴的象征性小说。小说家R象征作者生活的现实世界;陌生女人象征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世界——人道主义;陌生女人的死象征作者人道主义理想的幻灭。作品艺术地再现了茨威格面对现实世界的困惑以及不懈追求人道主义理想并为之献身的生命历程,从而形象地完成了他对人道主义理想的独特言说。  相似文献   

14.
15.
茨威格出身于纯正的犹太家族,同时也是在欧洲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下成长起来的作家,是"西方犹太人"的代表性人物.他对这一身份的高度认同,使得他的文学创作也显现出了强烈而复杂的文化背景要素,既保留了犹太民族的文化意识特点,同时也将其转化为一位欧洲知识分子对现代人类文明的追忆和思索,《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正是展现了其西方犹太人身份认同感的代表性作品.  相似文献   

16.
亚伯拉罕·马斯诺将人类的欲望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五大类。《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主人公C太太在文本中表现出来的欲望与需要同马斯诺的理论不谋而合。通过分析小说女主人公C太太在生的随想曲、爱的幻想曲和死的变奏曲三个不同阶段,面对人类本能的各个层次需要时所产生的激烈心理冲突和性格矛盾,表现出人们在面对冲突和矛盾时的两难选择,还原人类在欲望面前的情不自禁与情有可原,揭示茨威格作品的人道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的《萧萧》和《一个女人》两篇小说对叙事时间的安排反映了作者的女性观。顺叙、反复叙事的技巧既反映了作者对女性混沌、愚昧生活状态的否定,又透露出他对女性这种自然、顺从状态的留恋。这是一种矛盾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8.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经典之作。本文拟从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对小说进行重新解读与分析,揭示了小说体现的复调特征:作品主人公的主体性、小说情节结构与话语的对话性,以及小说人物与作品本身的未完成性。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作为新一届诺贝尔文学奖得者,被评委会称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门罗的作品大多描写乡村小镇平凡的日常生活,但这种看似平淡的描述却潜藏了特定时期的地方特色和社会风貌。同时,门罗凭借其女性作家的身份,将女性的悲剧命运剖析得透彻、深刻。《一个善良女人的爱》这部作品,就将门罗此两方面的长处展现得极尽完美。  相似文献   

20.
王玉荣 《学周刊C版》2014,(8):231-231
最近所翻阅的书中.“爱情”成为一个无可避免的名词。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爱情潜伏于每个角落或是浅吟低唱,或是辗转别离。爱情之于女人,犹如缠绕蔓生的藤,生生将其束缚,而女人,却自甘且心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