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跨国公司R&D投资对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日益加大。通过使用OLS回归分析的方法,对跨国公司R&D投资对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跨国公司R&D投资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产生示范作用,同时,跨国公司对科技人才的培养以及产生的人才流动明显地促进了知识扩散和技术创新环境的形成,并带动了国内企业的R&D投资,这些正的溢出效应对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产生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纵向企业网络具有沿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层级性特征,并具有整合优势和节约交易成本等优势。跨国公司对华电子信息产业R&D投资通过改变我国电子信息企业在纵向企业网络中的层级影响纵向企业网络优势的形成和发挥。一方面,跨国公司R&D投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从跨国公司的生产制造中心向技术开发中心的转变,促进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纵向企业网络向更高层级跃升:另一方面,跨国公司R&D投资呈现出较强的技术封锁趋势。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纵向企业网络优势的形成和增强,关键在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自主技术创新在标准之争中获胜。  相似文献   

3.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表明知识创新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而高校R&D被看作是技术创新的源头,本文在对高校R&D投入和经济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构造高校R&D投入的复合指标,并利用2000-2012年高校R&D的相关数据对高校R&D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高校R&D投入总体上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其中高校R&D的经费投入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R&D人员投入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不明显,应当改进高校R&D投入实现高校R&D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共进。  相似文献   

4.
从世界范围看,21世纪以研发(R&D)为核心的外国直接投资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与青睐,这一趋势不但反映出跨国公司创新体系与世界经济的密切联系,而且突显出R&D全球化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对企业微观竞争力与一国宏观动态优势竞争中可能具有的重要意义。本文在回顾与评价国内外理论研究与最新文献基础上,基于跨国研发投资的宏微观视角总结提炼出R&D全球化的一般规律与运营特征,并就中国在R&D全球化运营过程中的地位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在存在研发成果溢出与研发投资溢出时,建立了以产量竞争的古诺双寡头两阶段博弈模型。在四种不同的R&D策略下,比较了两种溢出方式下企业的R&D水平。研究表明:当存在研发成果溢出时,与存在研发投资溢出相比,企业有较高的R&D水平;当存在研发投资溢出时,每个企业的R&D水平随着溢出水平的提高而下降;在没有溢出效应时两个模型是等价的。从促进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存在研发成果溢出还是存在研发投资溢出,在四种策略中,研究联合体策略优于其他任何一种策略。  相似文献   

6.
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是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际经济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我国作为世界上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在这一过程中也充当了国际研发转移的重要载体,因此可以将我国的技术进步分解为来自国内和国外两部分,本文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选取国内人力资本存量、我国吸收国际直接投资流量、存量等变量,得出跨国公司研发转移对我国技术进步的影响的具体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根据内生增长理论和相关实证研究,我国技术获取的渠道有国内R&D、技术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等。随着我国内外经济、技术条件的变化,近年来各技术获取渠道的相对规模消长不一。采用2003-2009年我国各地区的面板数据,建立最小二乘虚拟变量模型,分别检验了各技术获取渠道及人力资本对经济整体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R&D、技术引进、对外直接投资对发明授权量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外商直接投资对发明授权量的影响显著为负。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的R&D活动日益成为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和市场价值的基础,R&D费用信息的充分披露对决策者日益重要.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2000~2011年年报中R&D费用披露状况进行分析,指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R&D费用信息披露状况有所改善,但是大多数公司仍然普遍存在没有披露、披露的形式很不规范、披露的内容过于简单的问题.同时借鉴国外对R&D费用信息披露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我国上市公司R&D费用信息披露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报刊文摘     
报刊文摘国外跨国公司技术及具转让战略研究国外跨国公司的技术及其转让战略,可以发现以下特点:(1)在整个跨国公司的技术战略中,对作为新技术来源的研究(R&D)有一个更全面认识,崇尚"两种事业"的观念。"第一种事业"是为实现既定的公司目标、战略和计划服务...  相似文献   

10.
以具有R&D产品的双寡头竞争模型为基础,研究了产品差异化市场情形下企业R&D策略行为的绩效。从利润最大化角度来看,企业总应该选择R&D卡特尔策略。在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较高且产品是策略替代条件下,从产品产量与质量的角度考虑,政府部门愿意让企业选择R&D竞争。在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较低条件下,R&D卡特尔比R&D竞争更能推动产品质量、产量和企业利润的提高,并且可以改善社会总体福利,因此,政府部门愿意让企业选择R&D卡特尔策略。  相似文献   

11.
跨国公司既是全球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对推动浙江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跨国公司对东道国的技术进步具有双重效应,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利用跨国公司促进浙江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2.
主要运用世界银行——公司数据库和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2005中国项目数据,分析了中国大陆对外直接投资(简称外投)的动机和发展趋势,并运用案例对其加以说明。文章得出,中国大型或中小型跨国企业为拓展海外市场份额进行大量的外投,大型跨国企业偏向投资于欧洲和美洲,便于技术转移,加快进入其市场,而中小型跨国企业的跨国度赶超大型跨国企业,其外投区域集中在亚洲市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呈现明显的独资化倾向,引起了国内学术界和有关部门的广泛关注。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载体,跨国公司在实施全球供应链管理战略的过程中,一方面会加强对核心技术、关键业务的掌控,另一方面会转变在华企业在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体系中角色,这都将促使跨国公司选择控制程度更高的独资企业。  相似文献   

14.
全球经济一体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引发企业战略联盟的迅速发展,企业为了增强核心竞争优势,纷纷掀起建立企业战略联盟的浪潮,把建立战略联盟作为企业的重要经营战略。企业战略联盟的迅速发展有其宏观环境和微观基础,国外跨国公司建立企业战略联盟的成功经验对国内企业有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与我国的产业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来临,跨国公司出现一些新趋势:跨国并购浪潮加剧,根据全球区位优势进行产业分工,其经营战略发生根本性变革,研发机构外化为一个独立的投资项目。跨国公司格局的转变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我国走向跨国经营的产业选择应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取消对幼稚产业的保护和增强劣势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参与全球产业生产体系的不同价值链;立足于世界与区域产业合作等等。  相似文献   

16.
从《洛桑报告》、R&D/GDP的相关指标看,我国企业科技竞争力水平低下,总体创新能力较弱。究其原因在于政府R&D投入机制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薄弱,企业尚未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R&D人才机制不健全。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R&D投入模式,协调产学研合作关系,发展企业R&D中心,健全R&D用人制度。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国在承接发达国家外包的同时,又大量进口发达国家产品作为中间投入,目前外包已经成为我国加速融入全球分工体系的重要媒介。但是,相比发达国家,我们对外包冲击劳动力市场的认识还很模糊,国外发展外包过程中劳动力市场的对应性调整会否也在中国这样一个劳动力禀赋丰裕的国家再次出现尚无定论。本文以中国发包方的视角,整体和分组检验了材料外包、服务外包和狭义材料外包对中国28个制造业行业内部工资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外包和狭义材料外包显著提升了我国制造业熟练劳动力的工资份额,而服务外包的影响不显著。随着制造业对进口中间投入品,特别是在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行业中来自本行业的中间投入品的需求迅速增加,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和工资进一步上升。在初级产品生产行业中,国内R&D投资的增加扩大了相对工资差距,而技术进步的作用不显著;在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生产行业以及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行业中,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能够缩小相对工资差距,而进口贸易的R&D溢出对行业工资差距的扩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建国初期,中国政府的华侨投资政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各个不同的阶段,其指导思想、内容有不同的侧重点,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另一方面,由于复杂的国内外背景,以及中国共产党理论认识上的不足和侨务服从外交的做法,建国初期中国政府的华侨投资政策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投资方式越来越单一,对侨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随着贸易规模的持续扩大,产业内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正在不断提高,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成为中国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推动因素,因而由不同类型的直接投资所产生的产业内贸易对中国外贸竞争力的提升作用须予以重视和区分。在此,提出要积极吸收跨国公司的水平直接投资,推动中国与发达国家的产业内贸易由垂直型向水平型发展,充分发挥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效应,从而带动国内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提升中国的外贸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和提出代工企业具有的优势二重性和核心所有权优势.在此基础上,改进折衷理论的OLI优势范式,提出代工生产方式下跨国公司的OLI范式变化和代工企业OLI范式,为代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优势提供了一种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