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介绍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相似文献   

2.
佚名 《师道》2008,(1):16-17
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相似文献   

3.
佚名 《中学教育》2007,(1):25-26
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西方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  相似文献   

4.
三 缺乏平等观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大缺陷。 这里所谓平等观念,是以近现代社会生活中的观念和制度为参照系而言的。在等级森严的中国古代社会中寻找完整的、现代意义的平等观念,当然是不可能的。但这是不是说古代就只能有等级观念,而不可能产生任何相对的平等观念呢?恐怕也不是。在西方古代,同样是封建等级制度下,等级观念的内容就与古代中国有所不同。其中就包含一定的平等观念,这是中西方文化的又一差异。可见,等级制的社会中并非不可能产生一定的平等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平等观念,是由中国古代社会的特殊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忠”与“孝”在中日两国传统伦理观念中地位迥异: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孝”居于核心地位,“忠”则是日本传统社会固有且基本的伦理观念。这种伦理观念差异的产生,与中日两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结构与社会组织、家族制度联系之异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忠""孝"在中日传统伦理观念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忠"与"孝"在中日两国传统伦理观念中地位迥异: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孝"居于核心地位,"忠"则是日本传统社会固有且基本的伦理观念.这种伦理观念差异的产生,与中日两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结构与社会组织、家族制度联系之异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英属北美殖民地时期主流社会长期盛行的妇女观念主要表现为两大方面:一方面突出地表现为旧欧洲陈旧、传统的妇女观念在英属北美殖民地主流社会的移植和延续,即妇女只是男人的附属物和私有财产而已;另一方面明显地体现在英属北美殖民地的新社会环境之中,妇女是殖民地时期主流社会家庭与社会的重要支柱之一。当然这两种妇女观念表现出的内容在社会地位与影响上是存在巨大差异的,前者是主线与核心所在,后者仅是前者在新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必要调整与补充而已。而陈旧、传统的妇女观念的形成与盛行是与基督教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8.
中西人权观存在巨大差异,其阶级性不同、价值取向不同、侧重点不同。西方人鼓吹"人权高于主权",而中国坚持"主权高于人权"。中西方人权观念差异形成的原因较为复杂,有历史、社会和阶级的原因,还有客观现实原因。中西方人权观念的差异,不仅影响了近现代中西方社会的发展,决定了中西方社会制度的不同,而且影响到中西方关系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由于历史、制度、宗教、风俗、观念的不同,中西方在教育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影响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是人,人力资源是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而教育是培育和发展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我国东北、西北、西南、华东和华南的主要城市公众的教育观念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公众的教育观念基本符合社会发展状况,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存在着区域性差异;教师、家长教育观念与当前教育观念的理想状态存在显著差异;教师与家长之间、不同教育程度、不同地域的公众在教育观念及各子观念上存在显著差异;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应考虑进行社会心理和教育行政方面的双向调适。  相似文献   

11.
亲属称谓语广泛存在于世界语言体系中,是确立家庭成员身份、疏通家庭成员关系的重要依据。不同社会文化语境下孕育出的亲属称谓语却不尽相同。日本亲属称谓语折射出集体主义至上、亲疏关系分明的东方文化;英亲属称谓语体现出欧美文化里强调个人意识的面子观念。本文从语言特性、礼貌现象和面子观念入手,选取日语、英语两种亲属称谓语为研究对象,针对两者中亲属称谓语在父系和母系、血亲与姻亲方面的相似之处及其原因进行论述,在日两者显著差异的基础上,探究背后东西方礼貌现象差异、日语中"亲疏观念"特殊体现的社会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2.
社会在进步,人的道德素养和法律规范意识也要齐头并进。一个社会生活形态下,如果人的道德素养、法律观念和社会的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那么社会发展的生态就会倾倒。在日常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道德素养决定了整个社会群体的和谐发展。鉴于此,本文从人本主义观念出发来探究初中生道德法治观念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服饰民俗是社会心理及社会观念的反映.唐代女装大胆时尚、兼收并蓄与宋代妇女服饰瘦小、紧窄的时代特点,反映了唐宋两代在妇女审美观、礼教观和道德观上的差异.唐宋两代妇女服饰的变化轨迹,体现出唐代社会相对开放的女性观念到宋代日趋保守严苛的女性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王丹 《时代教育》2010,(3):88-88
舞蹈观念所涉及的内容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舞蹈观念不是孤立地存在和发展的,纵观中外舞蹈观念的发展过程,是伴随着舞蹈艺术产生的,并且是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变化的。由于社会的发展促使舞蹈观念不停地变化,这使它必然面临传承与更新的问题。由于历史和文化的不同,这些观念在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群体以及不同职业中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中·美教育观念的差异及其有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念是一种人脑中相对稳定的对实践的认知。它受传统思想、社会实践和人脑思维方式的影响,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社会,受不同传统思想的约束,由此会形成观念上的差异。教育观念包括对教育必要性的认识、教育重点及方向的选取和教育效果评价依据的确立。人类进步的历史证明.科学的发展是以教育为基础的,教育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所在,社会历史的悠久与否固然影响其文明进程,但社会发展的快慢程度从根本上却取决于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美国二、三十年代的创业推动了对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本变革,从而为美国现代教育观念的形成奠定了基…  相似文献   

16.
高中生处于生涯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和家庭对高中生的生涯指导能够帮助他们明确未来发展的目标,促进高中生生涯能力的形成。本文基于系统理论框架研究发现,家庭中父母和子女的生涯观念存在代际差异,进一步从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和家庭观念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代际差异对高中生生涯指导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导致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落后,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差异的根本原因,包括教育观念因素、人才培养过程因素、教育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中,教育一直是统治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在这样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国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成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系,为我国的人才培养和经济建设等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原有的教育观念有些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比如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重教师轻学生、重统一轻个性等。这些陈旧的教育观念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造力,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改变这些问题,学校引入了差异教育的教学理念,在小学班级管理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文章主要探讨了差异教育理念对小学班级管理的作用,以及差异教育理念下小学班级管理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9.
英汉社交称谓语的差异及其社会文化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英汉称谓语体系差异明显,而这些差异是其植根于各自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造成的.文章从跨文化的角度,比较英汉社交称谓语的差异,并从价值观念、等级观念等社会文化因素方面探析这些差异.  相似文献   

20.
我们从发展哲学的角度出发,梳理西方哲学中"发展"概念的演变历程,从社会历史背景、方法论理论原则、基本价值目标等方面来勾勒和把握西方哲学中"发展"观念的四种主要内涵和基本实质.西方哲学中发展观念的演变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体现了方法论理论原则的差异,蕴涵了不同的价值目标."发展"的涵义始终处于不断的流变之中,对它的认识和把握在总体上也是趋向于深刻而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