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早的外国驻京使馆张碧君1858年6月,清政府分别与俄、美、英、法等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其中均规定各国可派公使常驻北京。如《中英天津条约》第三款规定:“大英钦差各等大员及各眷属可在京师或长行居住,或能随时往来。总候本国谕旨进行;……至在京师租赁地基...  相似文献   

2.
李文杰 《历史档案》2011,(2):92-101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下简称总理衙门)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为应对西方各国公使驻京的形势而设置的新机构.该机构成立后,即成为洋务总汇之区,在主导对外交涉的同时,也规划和主持诸如洋税、海防、铁路建设、矿务开发等各类新式事业,在晚清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惠陵     
惠陵是清同治皇帝(穆宗)爱新觉罗·载淳的陵寝. 乾隆皇帝是清朝寿命最长的皇帝;同治皇帝则是清朝寿命最短的皇帝.他年仅19岁,便匆匆地离开了人世. 同治皇帝在位13年.生前未选定陵址,在他死后选双山峪为同治帝陵地.陵名定为"惠陵".  相似文献   

4.
距今两百年前的1793年,中西方关系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件大事,即英国特使马戛尔尼率官方代表团自广州从海道入天津,再赴热河觐见了清朝乾隆皇帝;随后,这个代表团又走陆道,穿越中国内地,返回广州而登船归国。英国特使副手乔治·斯当东爵士是一位出色的观察家,他借此机会仔细地观察了中国社会状况的各个方面,撰写成厚厚的《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一书。轰动当时欧洲大陆。对于今天的新闻史研究者来说,他们更感兴趣的则是下面这样一段叙述: 邸抄在政府指导之下在北京经常发行。它的内容主要登载全国的重要人事任免命令,豁免灾区赋税的命令,皇帝的恩赐,皇帝的重要行动,对特殊功勋的奖赏,外藩使节的觐见,各处的进贡礼物等等。皇室的事务和私人日常起居注很少登在邸抄上。邸抄上还登载一些全国发生的特殊事故,如  相似文献   

5.
高冕 《湖北档案》2004,(4):46-46
同治皇帝载淳,19周岁死去,身后没有留下一男半女。认为同治皇帝死时皇后阿鲁特氏已怀有龙种的,只是野史之说,信史未见确凿材料。同治帝于同治十一年九月(1872年10月)举行大婚典礼,死于同治十三年十  相似文献   

6.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开始向中国派驻领事。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开始派公使驻京,清政府也成立了主管外交事务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光绪元年(1875年),清政府任郭嵩焘为驻英大臣,开始向各国派驻使节,并先后在新加坡、横滨、大阪、檀香山、古巴等国家和地区设立领事馆。光绪三十三年四月十四日,巴拿马总统向清政府递交国书,提出设立驻华总领事府。清政府在允许巴拿马设立驻华总领事的同时,并未立刻派驻巴拿马总领事。直到宣统元年(1909年)十二月十六日,为了保护在巴拿马的华工,清政府才任命欧阳庚为驻巴拿马国总领事官。次年四月初一日,驻巴拿马总领事馆正式设立。通过梳理清朝档案,可以廓清清政府设立驻巴拿马总领事馆的缘由和开展的活动。  相似文献   

7.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经历了对外政策的反复。《天津条约》签订后,英法原以为协议已经达成,但由于条约在非正常状态下签订,清廷朝野掀起了强烈的悔约思潮。咸丰皇帝曾寄希望于在上海税则谈判中挽回公使驻京等四项条款,但英法并没有遂清廷的愿,坚持履约。清廷也进行了战、和两方面的准备,大沽口一战的胜利一度让其燃起重塑天朝上国尊严的希望。然而,清廷最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也正基于此,清朝统治者才改变了对西方国家和外交体系的认知,中国开始逐步向现代外交靠拢。  相似文献   

8.
朱琼臻 《历史档案》2018,(3):F0002-F0002
皇帝进药用药底簿记载皇帝的脉案、病情、用药等重要情况,由内务府敬事房太监根据御医每日诊脉记录和所开药方誊抄汇集而成。此册《万岁爷天花喜进药用药底簿》,详细记录了同治帝自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月三十日下午得痫直至十二月初五日夜病亡前后37天问的脉案,以及御医李德立、庄守和等人所开106副药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王澈  谢小华 《历史档案》2008,(4):F0002-F0002
赛金花,原名傅彩云,祖籍徽州,生长于苏州,十二岁被卖入青楼。光绪十三年(1887年)十五岁时被同治七年(1868年)戊辰科状元洪钧纳为妾,同年,随洪钧赴驻俄、德、奥、荷四国公使之任,此时她的名字叫赵梦鸾。光绪十六年,洪钧任期结束归国,三年后病故,她则到上海重入青楼,改名曹梦兰,后又辗转天津,改名赛金花。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正在北京开办妓院的赛金花与部分八国联军军官有交往。  相似文献   

10.
正皇帝进药用药底簿记载历代皇帝的脉案、病情、用药等重要情况,由内务府敬事房太监根据御医每日诊脉记录和所开药方誊抄汇集而成。此册《万岁爷天花喜进药用药底簿》,详细记录了同治皇帝自同治十三年(1874)十月三十日下午得病直至十二月初五日夜病亡前后37天间的脉案以及御医李德立、庄守和等人所开106副药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雨燕 《兰台内外》2013,(4):62-63
中国人何时与烟草接触,研究普遍认为应该从1600年传教士利玛窦觐见万历帝时献上鼻烟开始。作为一种高级的西洋货,鼻烟开始在北京的贵族间流行。同时,在南方的福建漳州,水手陆续从菲律宾带来烟草,并且在福建开始试验种植。至崇祯皇帝时,北方从日本、朝鲜传入的烟草,开始在明朝各东北驻军以及后金(满清)贵族中流行起来。虽然烟草进入中国只有四百来年的时间,但却迅速俘获了国人的心。  相似文献   

12.
清代的外务部及其文书档案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外务部的前身——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法、俄、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强迫清政府订立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廷不但割地、赔款,而且还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以后交涉日益繁多,为此,清帝特设“钦差大臣”管理五口通商事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860年10月(咸丰十年九月)英、法联军侵占北京。清廷先后与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互换了《天津条约》,除再次割地、赔款外,还特别规定了各国公使常驻北京。侵略者  相似文献   

13.
清代嘉庆十年(1805年),四川总督勒保觐见皇帝,在君臣闲聊的时候,皇帝问他:"以你历任督抚的经验,你觉得在官员中间哪一类人最占便宜?"勒保回答说:"会说话的人最占便宜。"皇帝赞同道:"能干的人,因为善于说话而显得更加能干;不能干的人,也因为善于说话,使自己的毛病得到遮盖;最惨的一种人就是,虽然做了极好之事,但是因为不会说话,反而将好事变成了坏事。难怪孔子教导徒弟的时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第一春.中国电视新闻屏幕出现了令人鼓舞的新气象。元月1日,播出江泽民总书记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的独家新闻,江泽民总书记回顾了80年代中国取得的成就,展望了90年代的前景。国内各报刊登,外国电视台和新闻机构纷纷转发。元月11日,播出李鹏总理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解除北京部分地区戒严这一全世界极为关注的新闻。当晚,驻京各国电视机构记者争先恐后地要求中央电视  相似文献   

15.
蔡晨 《北京档案》2018,(5):49-52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非正义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的浩劫,史称"庚子国变".在这场浩劫中,北京的东交民巷外国使馆区成为了清军和义和团围攻的目标,也是清政府和西洋各国进行外交博弈的战场.使馆围攻战持续了将近两个月,最终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在围攻期间的外交博弈战场上,清政府也被各国公使所利用,功亏一篑,暴露了其懦弱无能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依照中国古代星黎学说,紫微垣(即北极星)位于中天,乃是帝所居,置人对应,是以皇帝的居所殳称紫禁城。明代幕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开始营连逸座宫殿,至明采乐十八年,即1420年落成。  相似文献   

17.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多事之秋.当打着"扶清灭洋"旗号的义和团扛着大刀长矛,口中念着"刀枪不入"的咒语,冒着洋枪洋炮在北京焚烧洋教堂,围攻各国驻京公使馆时,偏安一隅的边陲小镇昆明也发生了大规模的捣毁法国教堂、驱逐法国殖民者的风潮--昆明教案,这一事件的始作俑者是法国驻蒙自领事方苏雅.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邮政的出现,发轫于海关邮政。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承担为各国驻华使馆传递文书往来的责任,初时由驿站传递,速度缓慢。同治四年(1865年),海关总税务署从上海迁至北京。各地海关与北京海关总署间的文书传递以及使馆文件传递全由总理衙门承  相似文献   

19.
90年代第一春,中国电视新闻屏幕出现了令人鼓舞的新气象。元月1日,播出江泽民总书记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的独家新闻,江泽民总书记回顾了80年代中国取得的成就,展望了90年代的前景。国内各报刊登,外国电视台和新闻机构纷纷转发。元月11日,播出李鹏总理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解除北京部分地区戒严这一全世界极为关注的新闻。当晚,驻京各国电视机构记者争先恐后地要求中央电视台提供李鹏总理讲话录像,迅速在世界各国电视中播放。在国内,新华社和各报都转发刊登了李鹏总理的电视讲话的全文。  相似文献   

20.
<正>清世宗胤祯继位后,汲取历代建储承嗣的经验教训,始创秘密立储制度。他亲书继位皇子名字,密封于匣中,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待其崩逝后取出,由所定之人继位。秘密立储制度避免了历史上出现的诸王子争储位,储君与皇帝争权,储君骄纵等弊病。其后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各朝皇帝均按这一制度继承皇位。后因同治、光绪两朝皇帝均无子嗣。宣统朝皇帝未及亲政,清王朝即被推翻,秘密立储制度自然废止。我国现存唯一一份由皇帝亲笔所书的传位原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