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周坤 《大观周刊》2013,(7):277-277
在党的十八大上明确提出了“新四化”战略部署,这又会促进人口的流动,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在其中之列。本文以社会资本理论为视角,以兰州市典型社区为例,重点研究了影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区参与的因素,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前,城镇流动人口健康档案的建立已成为“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普及化的重要议题。而在当前城镇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建档率普遍较低的现状下,引入社区复原力理论,探讨社区通过提供宣传教育支持、信息沟通支持、社会支持和协助信息化建档共享平台的建设助力城镇流动人口建立健康档案,期望有助于提高我国城镇流动人口健康档案的建档水平。  相似文献   

3.
班志斌  朱尉 《新闻世界》2013,(10):276-277
本文从传播学五要素:传播者、媒介、信息、受者和效果出发,以关注尘肺病的“大爱清尘”公益组织为例,探究社会化媒体时期公益传播对职业病救助的作用,以期实现公益传播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4.
5.
王倩  黎军 《中国出版》2013,(16):24-26
以《江西晨报》社区故事版新闻样本为例研究当下社区新闻发展趋势。社区新闻既展现和传播了社区建设中的人情故事和争议话题,又积极推动和促进了公共领域的形成和公民社会的建构。通过了解当前社区传播生态,把握居民生活样态和社会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6.
以小区业主论坛为代表的新型社区媒体的兴起,弥补了主流大众媒体的社区传播缺位,成为社区公共参与主要的交互平台,对社区建设具有显著影响力。通过田野调查,对所选案例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和文本分析,探讨新型社区媒体的传播特性,重点剖析社区媒体在整合社区公民、预警公共事件、疏导公众情绪、涵养公民素养等方面的独特功能,进而指出我国新型社区媒体在培育社区公民素养、推动城市基层社会民主管理方面的可能路径及其存在局限。  相似文献   

7.
社区传播是在空间层面与文化认同层面都更贴近社区用户需求的传播活动,它为主流媒体商业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契机.同时,政府对智慧城市建设的积极推动,为主流媒体深耕社区服务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对比分析OK家、智橙生活以及U我这三家主流媒体城市生活服务平台的运营状况指出,城市生活服务平台的发展应当抓住社区服务与智慧城市两大发展机遇,打造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新平台,将更多的产业相关者转化为媒体的商业资源,改变目前以广告为主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8.
王金龙  李艳 《青年记者》2009,(19):55-58
资讯很难独家,在本地新闻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增加报纸的原创能力?在资讯之外,报纸如何由单纯的传播信息的功能,转变到注重社会效益,强化服务性?作为生活日报倾力打造的品牌新闻专栏——“社区对话”,打破了报纸的藩篱,走出编辑部,推开围墙办报,并在对话的同时,体现了一种社会效益的传播,对品牌进行了延伸和张扬。  相似文献   

9.
徐文婷 《新闻世界》2011,(5):242-243
随着信息传播时代的到来,网络中论坛、博客、个人空间及各种即时通讯工具的广泛运用为公共领域的形成提供了新的平台。本文试图以网络中曾经轰动一时的"厦门PX"事件为例,结合哈贝马斯所说的公共领域形成的三要素来分析网络传播环境中公共领域形成的可能性和不足。  相似文献   

10.
建立在网络媒体之上的"新媒体"事件在某些结构性压力之下显现出"网络最优化"倾向,网际或现实突发性事件的利益相关者及支持者,利用网络的匿名性、便捷性、开放性等特征,倾向于选择网络作为唤起公共舆论同情、传统媒体支持、政府关注的最优方式途径,并有朝失范型发展的可能,尽管如此,在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新媒体事件不失为"公共领域"建构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1.
于晶 《情报学报》2021,40(2):213-222
领域热点识别是科技情报与文献计量领域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其能够为科技、教育部门的政策制定及科研人员的研究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现有领域热点识别的研究主要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并没有利用丰富的Web数据。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涌现模式挖掘的框架,利用社会化问答社区中的问答内容来识别领域研究热点。首先,提取问答内容中的关键词,并基于关键词的共现性进行聚类;然后,基于聚类结果构建候选研究热点模式集合,利用涌现模式挖掘方法识别领域研究热点并分析其发展趋势。本文基于知乎社区的"机器学习"话题数据集进行实验,利用卡方检验与领域前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框架能够有效识别领域研究热点。该方法利用关键词聚类较好的缓解了涌现模式识别方法计算复杂度大等问题,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同时,该方法在线社区热点识别等问题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民间组织的公益活动,不仅传播知识与价值,而且生产出新的自主空间.本文通过对于“梦想中心”的案例研究,描绘“梦想中心”的建构与表征方式及过程,分析探讨民间组织通过公益传播活动所进行的空间生产实践,阐述其过程、机制与意义.本文认为,以“梦想中心”为核心的公益传播活动,是一种城市下乡现象,生产了“第三空间”.  相似文献   

13.
南言 《视听界》2006,(1):140-143
把“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传播理念和价值取向应用于电视领域,体现了我台在产业理念上的升级,也是应对中国电视业转型期阵痛的一种积极有益的探索。传播学认为,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是由传者、受者、讯息、媒介和反馈五个要素构成。以人为本在传播学的视野里,强调的是传者和受者作为最活跃的人的因素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在这里有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将传播过程的焦点从传播者转向接收者,即以受众为根本和目的;第二,在庞大的现代传媒机构的运作中,人发挥核心作用,是最强大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林凯 《东南传播》2011,(7):13-15
随着互联网技术、智能化技术等各种高新技术在社区生活中的广泛运用,现代数字社区快速涌现。高度智能化和信息化给社区居民提供了方便,但在数字社区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交相对缺少。而"社交图谱"作为人的社交传播系统,可以弥补数字社区中居民社交关系的缺失与不足,是现代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领域。因此有必要在其中构建"社交图谱",这对社区的各领域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公共领域"理论的提出,本身就与媒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媒介发展的进程中,都曾为构筑公共领域提供过条件。本文在对哈贝马斯理论深究的基础上,选取社区这一中观层面,考察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社区公共领域构建中的作用。分析发现,新媒体在内容生产方式、传播模式等方面,拥有比传统媒体更适合塑造公共空间的优势,新媒体在公共领域的建构上显现出突出作用,在此基础上,启发了社区治理不同主体参与的新模式、新趋势。  相似文献   

16.
梁德学 《新闻界》2012,(11):16-19
本文借助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对科学传播中的公共领域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阐释了其概念、特征及形态演变,并从议程设置、议题的呈现与探讨、议题的质疑与争辩以及国家和政府角色四个维度分析了科学传播中公共领域的构建和维持。  相似文献   

17.
张艳 《新闻知识》2012,(2):31-32
社会化媒体以其独特平台属性正在影响我国公益传播之行进发展,公众基于社会化媒体对公益话题的自主选择、自主传播以及自主参与,激发了更多的用户群体对公益传播的参与热情.就公众对公益传播的参与度而言,已呈现我国公益传播发展之“翘尾现象”.本文分析了该现象及其成因,认为社会化媒体正在促成以公众为基础的全民公益时代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公共图书馆在资源建设、信息咨询、读书活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与学校积极主动地开展合作,对促进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社会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少儿阅读兴趣的主要因素,明确合作项目的目标和方向,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推广人",构建"馆、校、家"三方联运机制和社会力量等多主体协同开展馆校合作,有效地促进了少儿阅读推广的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19.
辛伟  徐雯 《东南传播》2016,(2):74-76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住宅结构的改变、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使得邻里关系日渐冷漠和隔阂,邻里交往意愿受压抑,邻里陌生、个体孤独、缺乏公共参与热情是当前邻里弱关系的表现,这与我国强关系发生效用的社会现实不符。社区媒介作为社区传播的信息渠道,理论上能够提高居民对公共议题的关注和讨论,促进人际沟通和交往,提高群体交流、群体归属和群体认同意识,从而改善邻里关系。然而,经研究表明,社区媒介并没有促进邻里互动和交往,对改善邻里弱关系问题作用不大。因此,如何发挥社区媒介的桥梁作用,改善社区传播状况,建立邻里强连接纽带,这是最终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网络传播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网络舆论,作为对社会事件的一种反应机制,已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但是,网络舆论具体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何弊端?网络能否担当起公共领域的职责?本文从协同学视角对网络舆论的形成进行探讨,指出网络舆论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网络环境下的公共领域的前景进行透视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