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的习惯以及用新知识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问“为什么要学?”“学这些有什么用?”主要是因为传统教学侧重于知识灌输,学生体会不到所学知识的实际用处。这也说明,学生并不满足于知道这门课是什么,而更希望知道这门课能解决什么问题,如何应用?本文针对如何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谈几点看法。立足于有用,优化教学内容素质教育的内容可分为下述三项内容:(1)国民教育所需要的内容;(2)培养目标需要的内容;(3)…  相似文献   

2.
<正>除了人,世界上还有其他会脸红的生物吗?你还知道哪些人体的“小秘密”呢?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百宝箱,藏满了令人好奇的“小秘密”,比如,人为什么怕被挠(náo)痒痒?害羞的时候为什么会脸红?为什么有的人睡觉很安静,有的人会打呼噜呢?想知道更多的“小秘密”吗?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相似文献   

3.
亲爱的小朋友: 你们好! 你度过了愉快的新春佳节和寒假生活,重新回到校园,回到老师和同学们中间。《身体世界》是《孩子健康园》中的一块,也是你的一个新朋友。同学们,你了解自己吗?了解自己的身体吗?你知道眼睛为什么能看见东西、耳朵为什么能听见声音、嘴为什么能说话吗?你知道人为什么肢体能灵活的运动吗?我们的皮肤为什么有黑、白、黄等颜色的区别吗?关于人体的奥秘,今后将会一一告诉你:  相似文献   

4.
一、体育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的意义体育可以锻炼人的体魄,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奋发进取的品格和团结协作的团体精神。体育教学有其自身内容和特点,通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使学生掌握健身的技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坚强的意志,与生物力学、生理学、数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密切结合;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等。因而,体育教学是身体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又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体育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提高学生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健康卫生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对个人卫生态度行为习惯的认识。方法 :对庆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的 13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4.2 %的学生认为 :有健壮的身体、健全的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者才是一个真正健康的人 ,但仍有 15 .7%的学生仍抱着“身体无病”就是健康的陈旧观念。结论 :在高校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是一项当务之急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传统教学没有解脱形而上学的束缚。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从表面看教学;二、孤立地看教学;三、静止地看教学。具体地说明如下: 一、从表面看教学传统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为什么会“高分低能”?为什么只会唯书、唯上,不能唯实? (一)从表面看知识。知识和能力是不可分割的。能力有各种各样,其中最基本的是认识能力。其他一切能力都是认识能力的延伸和发展。我们都知道,书本知识,对于不是亲身取得这种知识的人说,是片面的知识,只有对亲身取得这种知识的人说,才是完全的知识。  相似文献   

7.
很多人以为知识和智慧是一回事,其实大不然。 为什么成功人士并不都是知识渊博的人?为什么哲学家同样会找不到人生幸福的感觉?为什么一个大学生会为一点小事而行凶杀人?为什么一个研究生会被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民拐卖? 很显然,智慧是一种不同于知识的东西。有智慧的人肯定有对应的知识,有知  相似文献   

8.
议议是关键什么叫“议议”?为什么要议?怎样议?为什么说它是关键? 人各有异,学生通过读读,每人对课本内容的领会与理解可能有不同,发生的问题也可能有差异。同一问题,彼此从不同的侧面去理解,就会产生不同的见解,有时甚至会得出相反的结论。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有利于发展他们  相似文献   

9.
<正>一、生动阐述生物学科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生物科学,对于刚刚步入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是一门全新的学科,但作为生物圈的一员,他们已拥有了一系列的相关知识,只是没有理论化、系统化。那么,作为第一堂课,就必须解决学生对生物的认识。从陌生到熟知,需大量设置关于日常生活的疑问,如我们吃的馒头,为什么会那么酥软?学生会有很多答案,如面粉里加入了一些发酵粉。这时老师可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发酵粉会使馒头酥软呢?学生这时就不能回答了,  相似文献   

10.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成立宪章中指出:"健康乃是一种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此后,该组织又在健康的定义中增加了道德健康的内容,使其更加全面.而所谓社会适应和道德健康都可以归于心理健康的范畴.也就是说一个健康的人既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健康的心理.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是:通过体育教育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教育,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发展,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体育教育在实现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求异的精神和发散思维是现代美术教学的重大课题,通过美术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初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健康人格逐渐形成阶段;也是开始表现出对人的精神世界和个性品  相似文献   

12.
《手》一文(六年制九册第19课)是著名现代作家赵树理的作品。课文以质朴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陈秉正那一双与众不同的手,赞扬了老一辈人高超的劳动技能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一篇向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好教材。因此,教学这一课,除了指导学生逐步理解课文内容外,还要注意对学生渗透劳动教育,促使学生自觉养成爱劳动的习惯。一、初读课文,认识手的外形,初知劳动的作用教学开始,让学生轻读课文并思考:①这一课向我们介绍了谁的一双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②陈秉正的手是什么样子?他这双手和别人的手有什么不同?③七十六岁的老人,身体为什么会如此强健?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理解,意在让学生明白:陈秉正虽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有的孩子身体好、智商也很高却往往不能成才?为什么有的博士被小学文化的人给骗住?近年来,关于青少年自杀的报道屡见不鲜,自杀的青少年还常常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他们为什么会对一次失败的考试愁眉不展,以至于对生活、对社会充满绝望?  相似文献   

14.
世界卫生组织曾对健康的标准作过这样的解释:“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症状或疾病表现的状态,而且是指一个人有良好的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的状态。”人的健康应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只有身体和心理都健康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健康。人不最简单的、独立的,也不是不受外界环境影响而进行的特定代谢过程的生物有机体,而是不断地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精神的和身体的复合体。人类为了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必须在其生活过程中不断地对所感到的环境刺激,有选择地相应地作出各种心理和生理的反应。人类疾病是有机体在与自然环…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为什么要开放?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学生反应的多元性,语文课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精神的熏陶感染。没有开放,就没有活力,就谈不上学生精神生命的主动健康发展。那么,语文课应该  相似文献   

16.
马亮亮 《考试周刊》2013,(96):138-138
伴随文化知识的学习,健康教育知识满足不了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有些学校没有开设健康知识的课程。生物是高考要考的一门学科,因此,生物课程可以作为普及健康教育知识的一种载体。通过生物学习,让学生对生理知识有基本了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如果有人问你或你的学生 :“你健康吗 ?”你 (他们 )首先会想到的是 :我没有疾病 ,健康。这说明一般人的头脑里 ,健康的概念只限于“身体无病”。其实 ,这只说对了问题的一方面。早在 1948年 ,世界卫生组织成立时就在章程中写道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症 ,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和社会上的完全安宁状态。”可见健康并不仅局限于生理方面的无疾病 ,而且包括了心理的健康以及对社会、环境良好的适应状态。从这一概念出发 ,下面笔者就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作一些探讨。  一、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  我们先看下面…  相似文献   

18.
从初一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来看,上好绪论课,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树立远大理想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在上《生物》新教材绪论“探索生物的奥秘”一课时,重视了以下四点 一、设计新颖的导言 上课伊始,我便以趣话“鸡与蛋”开场:据说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人提出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由于蛋是鸡产的,鸡又是从蛋中孵出的,所以这个问题始终像一只怪圈困惑着人们。接着我又设置了下列几个问题:植物的叶儿为什么是绿的?花儿为什么十分鲜艳?俗言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而又言: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别。说的各是什么现象?地球上的生物从最低级的细菌病毒到万物之灵的人最初是从何而来的?”通过设置以上悬念,顺势导入新课,向学生说明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具备生物知识。简炼新奇有趣的导入,及时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从而唤起了学生获取生物知识的渴望,产生了寻取解决问题钥匙  相似文献   

19.
○世界卫生组织的成立宪章中指出,人,既是一个生物的人,又是一个社会的人。○健康与疾病不单是一个生物学过程,而且有其深刻的社会心理内容。○健康,是一个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相似文献   

20.
很多学生普遍认为人的健康主要是身体的健康,体质好,没有疾病就是健康.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只是对健康的片面理解.也就是说对健康的全面性理解,包含了身体、精神和社会3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