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人技术培训确实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培训方式采用集中培训、突击办班;教学方法单调、枯燥,你讲他记,缺乏沟通;教学内容重理论、轻技能,特别是对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针对性不强等。如何用有效的培训方式为工人提供技术帮助,为企业带来效益,是培训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一、工人在日常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做为一名工人,从他上岗的第一天就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如果他身边有一个比较“理想的师傅”,那么他的问题就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这样,他的技术水平就会得到不断的提高。否则,这个问题将一直困…  相似文献   

2.
20世纪40年代,有一个德国工人在生产一批书写纸时,不小心调错了配方,生产出了大批不能书写的废纸,这个工人因此被解雇了。看到他生活、心情都陷入低谷,这个工人的一位朋友劝解他说:“把问题变换一种思路看看,说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工人,从他上岗的第一天就必须遇到各种各样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方面的问题,如果他身边有一个比较“理想的师傅”,那么他的问题就能够及时得到解决。这样,他的技术水平就会得到不断的提高。否则,这个问题将一直困扰着他,天长日久,问题就会越集越多。几年过去,这个工人的技术水平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因此,身边是否有个“理想的师傅”,对工人的技术水平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在现实的工作中,  相似文献   

4.
20世纪40年代,有一名德国工人在生产一批书写纸时,不小心调错了配方,生产出大批不能书写的废纸,这个工人因此被解雇了。看到他的生活、心情都陷入低谷,一位朋友劝解他说:“把问题变换一种思路看看,说不定能从错误中找到某些有用的东西。”一句不经意的话,有如一丝火花。不久,他惊异地发现,  相似文献   

5.
桑君是瓦轴六成品分厂一名年轻的磨工,他以精湛的加工技术加工出高质量的产品,并解决了多项生产中遇到的难关,因而日前被分厂评聘为磨工工序首席操作者。这个月,他的工资单里,增加了100元技术津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一支优秀的技术工人队伍,瓦轴集团公司将技术工人视为“企业之宝”,加大培训力度,仅2001年就培训员工24320人次,开办各类培训班311个,提高了技术工人的“技术含金量”。与此同时,开展全员技术创新活动,为技术工人提供施展拳脚的大舞台。瓦轴还出台相应的政策和待遇,让真正钻研技术的好技工“硬”…  相似文献   

6.
换一种思路     
20世纪40年代,有一名德国工人在生产一批书写纸时,不小心调错了配方,生产出了大批不能书写的废纸,这个工人因此被解雇了。看到他的生活、心情都陷入低谷,一位朋友劝解他说:“把问题变换一种思路看看,说不定能从错误  相似文献   

7.
《中国培训》2002,(9):52-53
建立职前职后有机衔接、成龙配套,“全程”激励的工人岗位成才引导措施体系。这个体系包括推行工人“三证”制度和建立企业内部工人技术职务系列两大部分。新工人“三证”是指毕业证、技能鉴定等级证和上岗资格证。在炼油生产中建立了从一般操作员、优秀操作员、全能操作员、首席操作员、技师、高级技师六个层次的工人技术职务体系,其它主要辅助工种也照此建立了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的职务系列,为技术工人开辟了一条由低到高的成才之路。对于在公司每年举办的技术大赛中获得状元的选手,公司给予一次性奖励1000元,标兵800元,能手…  相似文献   

8.
20世纪40年代,有一个德国工人在生产一批书写纸时,不小心调错了配方,生产出了大批不能书写的废纸,这个工人因此被解雇了。看到他生活、心情都陷入低谷,这个工人的一  相似文献   

9.
表扬与批评     
一天,我在一个偶然的场合,碰到我的多年前的“得意门生”杨鹏。他现在是一家大型企业的部门经理,执意要我到他的企业去玩。这家企业以生产袜子著名,其广告长期占据着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据说他们的产品已占了中国袜业的半壁江山。我正想去看看,于是坐进了他的小车。杨鹏引着我参观车间,工人都对他很尊重,一口一个“杨经理”,作为他曾经的班主任,我也感受到一分荣耀。不久,来到成品车间,杨鹏指着一个打包的工人说:“肖原,陈老师来了!”那个工人停下手中的活,看到我时显然愣了一下,才低低叫了一声:“陈老师。”他的胸前挂…  相似文献   

10.
贾静 《四川教育》2010,(2):92-93
数学课堂上的“温暖”一位叫李立的数学老师,这样讲解提取公因式:“文化大革命”时期,有一个工人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为“爱国”。一年后,老二出生了,这位工人毫不犹豫地为他取名为“爱民”。又过了一年,老三出生了,憨厚的工人想了想,给老三取名为“爱党”。老三满月那天.造反派来了,把这个工人抓走了。工人问:“我犯了什么错?你们抓我?”造反派头头说:  相似文献   

11.
于慧慧 《师道》2005,(10):43-43
近日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则故事,颇有感触。故事说的是一个推销员在纽约街头推销气球,生意稍差时。他就会放出一个气球。当气球在空中飘浮时,就有一群新顾客聚拢过来。这时他的生意又会好一阵子。他每次放的气球都变换颜色,起初是白的,然后是红的,接着是黄的。过了一会儿,一个黑人小男孩拉了一下他的衣袖,望着他,并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先生,如果你放的是黑色气球,会不会上升?”气球推销员看了一下这个小孩,就以一种同情、智慧和理解的口吻说:“孩子,那是气球内所装的东西使它们上升的。”恭喜这个孩子,他碰到了一位肯给他的人生指引方向的推销员。  相似文献   

12.
1、春风化雨浇百花。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碰到过这么一件事:他看见他的学生打死了一只麻雀,他便领着学生到树林中找到一个雀巢,里面有几只雏雀嗷嗷待哺。他自言自语地说:“它们失去了妈蚂,现在谁也没办法救活它们了。”这情景,使这个学生非常懊丧。二十多年后,这个学生找到老师说:  相似文献   

13.
沈卓 《家庭教育》2009,(5):10-11
金华一位读者来电问:“孩子自从上了四年级以后,人长高了,可是也变得爱顶嘴了。以前我说他,他都能听,可是现在我说他一句,他有两三句等着我,真是让人十分恼火。请问,我该怎么对待这个问题呢?”  相似文献   

14.
初中三年级数学“平均数和中位数”的教学中,一位老师为突破“是用‘平均数’还是用‘中位数’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平均数、中位数的概念,设计了以下探究学习过程。上课一开始先放了一段录象,大意是:泰勒先生是一位生产儿童玩具的老板,这个工厂的管理人员由泰勒、他的弟弟和六个亲戚组成;工作人员由五个领班和十个工人组成,由于经营得法,需要扩大生产规模,招聘新的工人,琼斯需要一份工作,应征与老板交谈,泰勒说:“我这里报酬不错,平均薪金是每周300美元,你在学徒期每周75美元,1~2个月…  相似文献   

15.
一位校长告诉我,他上初中的儿子问他:“人死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他说:“人死后,周围漆黑一片,面对的一切都是黑暗的,悄无声息,无人交流。”他说的这个死后世界与法轮功对刘思影所描绘的“人死后,有一条用黄金铺成的道路指引着到达天堂,在那里,到处都是黄金”是相反的。很显然,这位校长之所以这么说,无非是让儿子对死亡产生一种恐惧,从而在现实中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相似文献   

16.
李镇西 《师道》2003,(6):8-10
黄玉峰是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的语文特级教师,其实他并不是青年。但他分明有着青年人的纯真、率直甚至天真;更可贵的是,他以民主与科学为自己的教育理念,所以,当时我诙谐地称他为“五四青年”———“五四”者,乃“五十四岁”之简称也。不过,四年过去,斯人已五十有八了,尚不愧此称号,实属难得。语文教学的叛徒我最初看到“黄玉峰”这个名字,是与“叛徒”这个词联系在一起的。1999年4月22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有一篇关于他的通讯,题目就叫《语文教学的叛徒》。标题中的“叛徒”二字并没有加引号,因为对于现行语文教学来说,…  相似文献   

17.
马展 《宁夏教育》2002,(12):47-47
常听一些学校领导和教师挂一句口头禅:“严师出高徒。”似乎实施教育就宽容不得,中小学也要一律以严待生,宽容就不是一种教育原则。在一次座谈会上,一位颇有经验的班主任,不无调侃地谈到他曾经“鼓励”过一个学生“犯错误”:“这个学生太正统太规范太标准化了,不大像正常青春期的学生。有一次工作中出了错儿,很难过地向我检讨,痛心于扣了班级评优的分数。我告诉他:工作中难免犯错误,但重要的是应该大胆工作,不要过分拘谨。你这个年龄不敢出点错儿,你就缺少生活乐趣,你就缺少与同伴交流沟通,你就缺少开拓进取的精神,你也就必…  相似文献   

18.
曾经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很有头脑的乡镇小厂推销员,偶尔从报上看到一则消息.“近期各地煤矿不断发生各种事故,给工人的安全造成了威胁,上级要求各地煤矿加强安全教育工作.”该推销员根据这一信息作出判断.上级在近期可能要对各地煤矿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各地煤矿必须做好工作,接受检查.于是他建议本厂立即组织生产印有安全生产警句的一次成型塑料标语牌到各地煤矿推销,正如预料的那样,标语牌十分受欢迎,工厂也因此获得丰厚的利润.这个例子可看出,这个推销员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他能从不太引人注意的一则消息中捕捉到有…  相似文献   

19.
教师“弱能”种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天。某学校教学楼内。靠近大门的一个教室里温暖如春,学生正专心学习。可是,就在教室外面的走廊里,一名男同学却正在靠近楼门的地方笔挺地站着。一阵寒风袭来,他不由自主地往里边躲了躲,但随后他就被自己的这个动作吓坏了,他迅速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同时紧张地向教室里张望了一下———还好,正忙于讲课的老师没发现他的“越轨”行为。“吁———”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原来,他是个正在被罚站的学生。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已经快下课了,可是那位老师仍然没有叫这个学生进去的意思,甚至,她连看都没看一眼这个被遗忘的角落。这名同…  相似文献   

20.
廖秀琼 《师道》2006,(5):46-46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钢铁厂厂长对公司派来的老总诉苦:工人懒散,产量上不去。经调查,当天日班工人的产量是6吨,老总在场门口的地上写上“6吨”两个大大的粉笔字。接班的夜班工人弄清原因后,稍稍多使了一点劲,一晚上生产了7吨。老总又把厂门口的“6吨”改为“7吨”。日班工人接班后,憋了口气,又生产了10吨……就这样,厂门口上的粉笔字“10吨”“15吨”……不断的变化。是粉笔字的力量唤醒了工人的积极性。于是我在教学中也采取了如此做法。我把每天各个小组的错误量公布出来。比如:第一组错10题,第二组错15题,第三组错9题……学生们都了解了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