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美术创作教学的理论讲授,是美术创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指导学生进行创作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作为一个指导教师,要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专题讲授和辅导。在进行讲授时,要注意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理论应很好地与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早在一万年以前,少数民族的先民已开始对人物进行艺术表现,并延续发展至今,成为记载各少数民族在创造人类精神明与物质明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成为当今少数数民族美术创作与教学的一块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3.
洪毅然先生作为一位美学家、美术理论家和美术教育家,早有定评,而作为一位画家,也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他的中国画创作源于对生活的深切体验和对革命思想的热切追求,具有很强的时代性、进步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高尚的审美追求和深刻的美学思辨是其中国画创作的灵魂。他师法传统,刻意求新,师古而不泥古,借鉴西画又不露痕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4.
民间美术是母体艺术,是民族造型艺术、美术家创作和艺术心理之源,是集实用与审美于一体的劳动人民独特的艺术创造。它美化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民族精神和人民理想的集中体现。它突出地表现着人民所理解的真善美,引导人们去追求高层次的艺术享受。民间美术构成了劳动人民情感交流的独特语言和工具,它所创造的精神境界是崇高的,是中华民族的情之源,美之根,其历史价值和为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无可估量。  相似文献   

5.
三少数民族题材作为美术创作中的一种特殊题材或形式,需要我们不断去捕捉,去探讨和研究,由此我们从民族文化的特点、服饰、建筑、音乐、舞蹈等几方面进行分析,以及和中学美术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彩墨画在近几年的美术创作中出现了丰富多样、新颖多变的风格、彩墨画的创作为学生提供了自由表现的空间,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恰如其分地进行彩墨画创作,不断启发他们的艺术想象力和表现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本文重点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严忠英 《考试周刊》2014,(60):172-172
民间美术是民族艺术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引入民间美术,对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文化品位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民间美术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接触这种艺术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对自己民族的热爱。  相似文献   

8.
美术毕业创作是学生学习专业和文化知识的综合体现,影响美术创作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师在教学中共同性、普遍性的问题,从理论到实践两方面给予指导,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和意见,使学生能顺利完成毕业创作。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8):F0002-F0002
画家简介:孙建军从小喜爱美术,上个世纪70年代在部队期间,就开始了美术创作,曾在《前进报》上发表过速写作品。回到地方后,又广泛地吸取艺术营养,坚持从事油画创作。后来又迷上了泥塑艺术。  相似文献   

10.
影响创作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原动力.美术创作的原动力不外乎主动和被动两种,或称有意识和无意识。主动创作的美术作品其艺术表现力有一定的局限性,被动(无意识)驱动下创造出的美术作品(被动创作作品)其艺术感染力更强烈、震撼,艺术韵味更深远、悠长,是美术创作领域的灵魂。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美术界,许多美术创作者受市场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创作心灵的迷失。本文将从美术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出发,深入探索美术创作中的潜意识内容、潜意识状态,以及美术创作中的潜动机,并且从美术创作的个性和风格流派等方面探究潜意识在创作中的作用和意义,以期美术创作中“心灵创作”的回归和美术创作的真正繁荣。  相似文献   

12.
甘肃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形式多样的民间美术。在世代的继承与创造中,不断地推陈出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甘肃民间美术的艺术美。这些作品的造型、色彩、工艺来源于实际生活,服务于实际生活,是生活的一部分,同时又美化了生活,提高了生活的情趣和格调。  相似文献   

13.
民族元素作为艺术的一大特征,在设计领域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加快,在有些地方民族元素正在消失。中国数千年来多元的民族文化打造出我们特有的艺术审美,其丰富的艺术造型和美学内容,是艺术设计者的创作源泉,充分运用它们才能设计出体现中国特色文化的、具有国际视野的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14.
“剑狮”是闽台民间艺人通过主观感受创造的装饰艺术,其造型稚拙纯朴,构图饱满,形象夸张,种类繁多,形式各异,色彩浓郁艳丽,艺术手法充满想象,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它集中体现了闽台民间艺人率真质朴的情感因素,是闽南地区浓厚的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等多元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有着独特的乡土艺术特色和重要的欣赏与研究价值。将“剑狮”艺术融入当今美术创作和人们的现实生活中,使之进一步艺术化、生活化及标志化,是永葆其艺术活力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5.
原始美术的巫术混沌性偶合了现代西方非理性美术创作方式 ,夸张和拼接组合法的表现已成为现代美术外在形式新构成的契机 ;现代艺术已缺少原始艺术创造的原有动机和宗教物力论的机制 ,但原始美术的精神已经渗透到现代文明之中  相似文献   

16.
进化论尤其是社会进化论对20世纪以来的中国艺术发展历程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1900年以来中国艺术很大程度上是在"文化自卑情结"主导下进行现代转换的,缺乏"文化自觉"的意识,缺乏对艺术自律和自觉的关照。如果想迎来中国的文艺复兴,艺术界首先要树立起"文化自觉"的意识,重视传统艺术和民间艺术的发掘和保护,使更多隐匿在民间艺术中的精品呈现在大众媒体中,丰富当代国民的精神世界。其次,艺术界要更多地从传统中汲取滋养,推陈出新,实现艺术传统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17.
文艺创作中的历史观讨论是文艺界持续关注的焦点,但是由于没有确立历史外在于文艺还是历史内在于文艺的基本立场,使得当前文艺创作中历史观的讨论近乎聋子间的对话.文艺创作中历史观讨论应该以历史内在于文艺为立场,区分不同的历史观在文艺创作中的不同表现,重建讨论的对话平台.  相似文献   

18.
浅析花腰彝服饰的装饰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花腰彝民族服饰的艺术创作中,花腰彝人通过对造型、色彩、图案、工艺等装饰语言的综合运用,在创造出灿烂多姿的民族服饰和装饰艺术的同时,也实现了装饰艺术和民族文化的融合。对花腰彝服饰的装饰语言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诠释花腰彝服饰的民族特点和装饰艺术风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我国高等艺术院校里,少数民族声乐人才在艺术发展方向上远离母体文化,洋化、汉化的现象日益明显.在现行的培养模式下,本该风格各异的少数民族声乐人才已失去了本身特色,这种现状应当引起重视.改变现状,需要从课程设置、教学理念、教材、价值观的引导等方面加以改进,以利于培养有艺术特色的少数民族声乐人才.  相似文献   

20.
潘天寿先生是现代中国画教学的主要奠基人。"为人生"而艺术,"中西绘画拉开距离"的艺术主张,是其艺术教育思想的精髓,是其一生艺术教育活动和创作实践的结晶,是其典范人格和民族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潘天寿先生视教育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将画画视为副业,而这往往为潘天寿研究者所忽视。正视和弘扬潘天寿的艺术教育思想,对当今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