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地理课教学中,“地球和地图”部分涉及到的“日界线”问题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指导学生理清概念,掌握规律,准确判断有关“日界线”问题的解题思路,教给学生解题的一般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正>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存在着解题匆匆,就题论题,解完题目就算“大功告成”的不良倾向,结果在考试中许多题目“似曾相识”,却又“不知所措”。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只重视解题的数量和结果,不重视解题的质量和解题能力的提高,忽视了解题后再思考。为此,我们建立了解题“病例卡”,引导学生对错误解法进行反思与探究、收集与整理,将其进行分类,分析原因,做到对症下药。教学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既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又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1 建立“病例卡”的原则1.1 典型性原则选择的错题要有代表性,能反映出对教材中重、  相似文献   

3.
一、确定两点方向、求球面两点间的最短距离(用分解法)在数学座标系中(图1),根据某一向量可分解成X、Y轴的两个分向量的原理,在解地理题时,设定南北方向为Y轴,东西方向为X轴。(1)判定任意两点方向一般可分两步进行,思路如下:①可先判定南北方向(比较容易判定)②再判定东西方向(  相似文献   

4.
向量知识在中学数学中有很多应用,尤其是在几何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单位向量作为一类特殊向量,在解析几何中,若能灵活运用,则有其独特的作用,本文就单位向量在解题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望同行批评指正。1 在已知直线上由线段长度确定点的坐标例1 已知直线l经过A(1,1),B(2,3)两点,|BC|=5,点C在直线l上,求点C的坐标。  相似文献   

5.
科学家赫谢耳1800年在红光区域外侧发现了红外线后,人们根据对称思维就猜测在紫光区域外也可能有一种看不见的射线。后来,科学家里特在1801年果然在实验中发现了这种射线,即紫外线。在基本粒子的研究中,人们根据对称性,由已经发现的粒子猜测可能有反粒子(质量相同而电荷相反的粒子)存在,后来被实验完全证实反粒子的存在,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  相似文献   

6.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主要成分,其特点主要表现在求异、奇特、想像丰富和不循常规。在物理复习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思路开阔、灵活多变。  相似文献   

7.
李建军 《中学理科》2007,(10):32-33
1.从特例入手,获得一般性结论 [例1]求证:直线系(a+2)x+(1—2a)y+a+1=0必经过一定点. 分析:本题结论在一般情况下是正确的,则它的特殊情况下也必然正确,所以可先在直线中取出其中特殊的两条,求得交点P,然后验证该点坐标满足直线系方程即可,证略.[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9.
正确运用数学思想,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和性质的深刻理解及灵活掌握,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以下举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刘玉东 《山东教育》2002,(11):37-38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想像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像是在头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经过结合和改造,产生新表象的思维过程。在想像过程中,对已有表象进行结合和改造的方式是直觉。数学想像是对数学形象的特征推理,它是数学表象与数学直觉在主体头脑中的有机联结和组合。那么,如何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发挥想像力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相似文献   

14.
贵刊2005年第8期第29面发表的李建发老师的关于“微元法在习题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详细例析了如何应用微元法解决有关连续介质(流体)问题的习题教学思想,其设计立意新颖,例题极具代表性,读后受益匪浅。但对于文中例1即求平均风力一题的答案,笔者认为是错误的,应加以修订。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在化学教学中,人们探索出了很多种解题方法,掌握这些方法,确实能大大提高解题的效率,甚至是事半功倍。然而在运用这些方法时,一定要注意它们的适用范围和应用条件,否则导致解题过程看起来好象正确,却是违背科学规律的,从而导致疏漏或者出现错误。请看几例。  相似文献   

19.
20.
在语文解题过程中,面对一个个似是而非的选项,学生常常搞得头昏脑涨,觉得似乎选这项不错,选那项也可以.事实上,解答语文题目,也是有一定方法的."对称法"就是其中一种很有实用价值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