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核心,以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人士等为主体,从学校的条件和特点出发而开发研制的课程。校本课程能提升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能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彰显学校的特色;是学校课程的组成部分,是国家课程的补充。我校从2001年开始.以省课题《小学综合性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为载体,以课程整合为突破口,自编《文明生活》校本教材,构建了具有现代性、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标准强调从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需要出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学科的人性、综合性、实践性为特征构建新型课程体系。新一轮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相似文献   

3.
让学生学会选择——新课改理念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了体现多样化、选择性的课程结构,加大了选修课的比例。选修课的设置.对学生、教师、学校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加强选修课设置已经成为世界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之时,必须为加强学生的课程选择权提供各方面的有利务件,以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让学生学会选择。  相似文献   

4.
体育课程是体育学科领域学术前沿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将以掌握运动技术为咔的体育课程变为以全面发展为中心的体育课程,这是素质教育对体育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以此为线索,本文针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现状,提出了学科本位课程、社会本位课程、学生本位课程相结合是体育素质教育课程构建的基础,并依据上述理论基础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构建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我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的办学理念,努力构建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相结合的新的课程体系。两年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结合本校的资源优势,侧重在校本课程的实施和开发方面,进行了大胆地探险索、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6.
高校课程综合化内涵探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从课程目标、形态、学习方式三方面揭示了高校课程综合化的内涵。课程综合化是通过构建学科、社会、学生等因素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采用关联式、研究性、体验式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意个性品质等综合协调发展的一种课程改革理念和实践方法论。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提出:要充分利用上海国际化和信息化的教育环境,构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方式的改变为特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课程体系。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校从开发信息化微型课程着手,通过这种“小而全”的课程开发,让教师对课程开发有一个整体的感性认识,然后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培养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8.
基于审美情操升华的小学美术鉴赏课程构建需要转变传统的单纯以学科知识为研究重点的方法和思路,从学生审美能力发展的角度出发,由构建美术鉴赏情境、强化学生审美感受入手,逐渐向审美表达过渡,以此提高小学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在具体构建课程的过程中,努力促进美术鉴赏与文化、生活和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通过优化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鉴赏和表达中实现审美情操的升华,从而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研究性课程探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研究性课程的构建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目前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并未将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课程作明确的界定,而是将研究性课程简单地等同于学生的课题研究活动。从课程论的角度来看,这一认识显然是片面的。本文针对这一现状,从课程的构建着眼,对研究性课程的内涵、内部构成、内容生成、实践方式以及评价作全面探析,以期对研究性课程的构建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广义的师专课程观把课程置于整个学校教育环境中,反映了与基础教育素质观的异曲同工。对学生智能结构的分析,使我们对环境课程的认识进一步深入。构建融合学科领域、活动领域、环境领域等的教育内容的新型多维课程结构,符合师专学生智能的培养目标,反映了教育的适切性、整体性和适度超前性的要求。它是一种以综合性学习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和个性统一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开放式课程结构  相似文献   

11.
中等职业学校探索构建课程思政模式是全过程落实立德树人的需要、全方位贯彻国家政策的需要,有利于全面提升新时代育人成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福建省邮电学校以文化育人、情感教育、综合素质教育、问题导向教学为理论根基,以传承和弘扬“红色邮电精神”为思政核心,以“扬通信文化、树服务精神、明强国担当”为思政主线,以“课堂+校园+社会”三域协同为运行机制,构建了“1+1+3+N”课程思政模式。并从深化教学改革、延伸育人空间、弘扬红色通信、深化校企合作、打造课程思政创新团队等方面开展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2.
《教育科学论坛》2005,(3):73-76
提供满足学生充分发展需要的优质课程资源和有效教育行为,全面提升学校教育能力。帮助学生获得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和谐发展。围绕这一基本目的,走课程化多元开发之路。紫小从传统经典化、地方艺术化和学生现实生活吸取源头活水,建构了经典化诵读、绵竹年画、数学探究性学习、普及性器乐、快乐英语等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大批校本课程,形成了落实课程的认识建构和技术系统。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整合互动,紫小课程化建设走过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单一到多元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艺术课程鼎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活动课程并进。课程的基础性、拓展性和研究性功能并举的多元学校课程化,紫小以有效管理,保障了课程化建设扎实有序地挺进纵深。  相似文献   

13.
课程改革是高职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课程体系改革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培养方案及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本文就高职两年制《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构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双证课程改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一项极其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是,如何构建一个全新的课程结构,来实现适应未来人才需要的培养目标。值得庆幸的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结构的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均衡性《纲要》指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新课程设置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构成,而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行开发、学生自愿选择的课程,它以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提高学生某方面能力为主要目的。我校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建立了由校长亲任组长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并进行了两方面的前期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6.
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作为江苏省首批课程基地学校,从校情出发,从学生出发,全面构建适切学生特点的"梦想课程"体系,并衍生开发了包括名著赏读、播音主持、3D打印、南京文化在内的20多门校本课程,在课程基地建设的教育实践中,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为例,分析了大学生道德教育中传统的“看不见学生”的道德教育观念,提出从学生真实需要出发,在课程与学生需要之间建立必要的适切性,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看得见学生”的德育课程教学观,从而更好地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8.
构建立足于学生人格发展、教师专业提升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是促使学校课程改革走向深入的重心。基于对甘肃省农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的现状反思,对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的实践探索进行思考,提出以人格和谐发展为核心理念构建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的实施策略,包括以课程培养目标为主要依据,确立灵活动态的评价内容和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以评价程序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为根本,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工具;以学生行为表现评价、成长记录袋等方式,搜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数据和证据;从每个学生所关注的问题、兴趣出发,真正体现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等。由此建构的发展性课程评价实施框架,有助于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开展,并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分析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和问题入手,以中央电大开放教育课程《农村经济与管理》网上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为例,对其构建思路,特点及理念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和分析,并从理论指导,教师观念和技术支持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层的思考,旨在为网络环境下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了一个理论和实践上的课程案例。  相似文献   

20.
亲亲课程以"善于学习、趣于生活、敢于创造、亲于做人"为课程目标;构建了以学生成长为圆心,以国家课程、体验拓展课程、特长彰显课程为课程圈的"三级同心圆"课程结构;规制了"国家课程校本化"与"校本课程个性化"的课程开发具体运作机制;践行了国家课程、经验拓展课程和特长彰显课程的运作模式;设计了囊括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以及课程设计三维要素的课程评价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