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红灯停,绿灯行”是世界通行的交通规则.但“中国式过马路”却是“凑够一撮人马上走,和红绿灯无关”,这句高度概括的“中国式过马路”,不由引发了社会公众的普遍热议.“中国式过马路”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仅和公民交通意识淡薄有关,更和交通管制不力密切相关.因此,破解“中国式过马路”难题,不仅只是一道公民素质题,更是一道社会管理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式过马路”的解决之道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 为了有效治理“中国式过马路”这一陋习,各地纷纷开始出台惩罚措施.在北京,“带头”闯红灯的行人将面临罚款.  相似文献   

3.
连日来,“凑足一撮人就走”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热议。现实生活中,随意横穿马路、践踏草坪,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扔垃圾……许多人一边对这些陋习义愤填膺,一边依然在自觉不自觉中继续“随大流”。继“中国式过马路”之后,又有网友循着“中国式过马路”的思路,将翻越马路护栏称为“中国式跨栏”。将逆行造成的堵车称为“中国式堵车”,将随地吐痰称为“中国式吐痰”.  相似文献   

4.
“过马路”就是指的“红灯停,绿灯行。”这个世界通行的交通规则。而“中国式过马路”则是“凑够一撮人马上走,和红绿灯无关”的现象。那为何会有这样的情况呢?该文通过分析缘由反映了中国人焦虑的心态。  相似文献   

5.
于丽华 《中国德育》2013,(24):73-74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从“中国式离婚”到“中国式相亲”,从“中国式插队”到“中国式治堵”……再到连日来热侃冷聊、快传短播的“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现象,是自嘲还是警醒?我以为:“中国式”现象,一半自嘲一半警醒.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反映了当今中国城市交通中的人车矛盾.它的存在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是管理者管理理念的滞后,也是公民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淡薄的一个缩影.通过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加强法治建设以及科学规划道路交通等途径,期待能从根源上杜绝这种“中国式”的不文明现象.  相似文献   

8.
所谓“中国式过马路”,是指国人不看红绿灯、凑够一撮人就走的集体闯红灯现象。本文结合新课标相关内容要求,剖析它的危害及形成原因,并渗透生命安全意识、法制规则意识和公共精神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9.
交通文化是交通文明的组成部分,其在交通事业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进一步弘扬新时期交通文化,对交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浅析进而说明和谐交通的重要性,从而保证文明出行.  相似文献   

10.
过马路本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普遍的一种现象,但你听说过"中国式过马路"吗?近来,"中国式过马路"这一话题引发了全社会的热议,随即又涌现许多形形色色的"中国式××"。先来说说"中国式过马路"吧。"中国式过马路"——原系网民对行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调侃。"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与红绿灯  相似文献   

11.
陆可爱 《教学随笔》2013,(Z2):38-47
<正>【论题聚焦】"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中国式过马路"一经网络传播,立刻引发网友对交通、国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2014,(Z2):9
中央电视台有一个节目叫《文明天下》。节目中经常会播出一些不文明行为,比如中国式过马路、公共场所大声说话、旅游场所不文明现象频繁等。同时,节目中还会播出一些让人感动的文明行为,比如拾金不昧、注重公共场所卫生等。我们大家也来说一说,你眼中的文明现象和不文明现象,让“童眼看世界”也播出一期精彩的《文明天下》吧!  相似文献   

13.
这些年。随着媒体的大量曝光。我们在网络和电视上经常能看到中国游客在外国旅游时的不文明行为,”某某到此一游“、公共场合吸烟、“中国式过马路”……不文明的行为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4.
继"中国式过马路"等热词过后,"中国式接孩子"又成网络热门话题。而"中国式接孩子"背后却反映的是更为深刻的问题——"中国式教育"。中国的教育这是怎么了?连续呈现出各种"奇葩"现象。先是"拔苗助长"式超前教育:幼儿园提取给孩子灌输小学内容,殊不知这些3~6岁的"嫩苗"不是个个都是"爱因  相似文献   

15.
《学习之友》2014,(10):8-9
2012年年底,人们发明了“中国式过马路”,所谓“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管它红灯或绿灯”,一时议论纷纷。后各地交管部门宣布将严格执法,对闯红灯的路人将予以罚款,事情从舆论发展到了实际行动。 强硬措施一出台,立即激起争论。很多人从素质角度表示支持。反对的理由也很多:有人说地道、天桥太少,政府应修建更多地道和天桥;有人说红灯时间超过了行人的忍耐限度,且马路太宽绿灯时间太短,政府应更科学地设置信号灯时间;还有人说中国的汽车更不守规矩,政府要治理“中国式过马路”,必先治理“中国式驾驶”……这些辩护全都成立,但忽略的是:交规的本质便是用“不方便”换取“安全”,再人性化的规则也必然会带来个体的不方便,如果没有对规则的敬畏,任何微小的原因都会成为人们打破规则的借口。  相似文献   

16.
例案二 课题:安全地过马路 教学目的 帮助幼儿懂得安全过马路。通过学习,幼儿应能: ·辨认行人灯号,知道绿色人像灯号可以过马路,红色人像灯号要站住不动; ·说出至少两种安全过马路的方式。 教学步骤建议 1.儿童参与讨论安全过马路的规则,包括: ·一定要由成年人陪同过马路; ·一定要留意交通标志,例如依照交通灯号过马路;  相似文献   

17.
贾秋美 《早期教育》2003,(11):39-39
周一上午,大班的教师带孩子们去参观十字路口的交通,观察各种交通标志及人们是如何遵守交通规则、有序过马路的。为了安全,我也跟随孩子们一起去。当孩子们到岗亭边观察时,一个令教师意想不到的现象被幼儿捕捉到了。“老师,你看骑自行车的人怎么停到汽车道上去啦?”“咦!汽车开的时候不能过马路的,大人怎么能过?”“老师,红灯亮了,自行车怎么还过马路。”“这有什么,我爸爸带我过马  相似文献   

18.
当一波一波的“中国式××”来袭,多多少少应该感谢多年前那部《中国式离婚》的电视剧吧.如果没有它“中国式”的原创,也不知舆论还能不能找出更贴切的词语来形容时下国人“过马路”“接送孩子”的状态. 现在,“中国式”这个标签所向披靡,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见怪不怪的社会积习层面的问题一一“斩获”.  相似文献   

19.
有一天,我跟妈妈一起过马路,发现有一位老奶奶站在马路边的人行道上,似乎也想过马路。我想老奶奶年龄大了,过马路不方便,我去帮帮她吧。我正要扶她,可突然又一想:不对,我帮她过马路不会让她以为我在“帮倒忙”吧?以前我帮妈妈做事时,她总说我帮倒忙,越帮越忙。如果我扶老奶奶过马路,她会不会也认为我在帮倒忙呢?  相似文献   

20.
阙明坤 《教育》2014,(12):9-9
近年来,经济社会频频出现诚信缺失、道德滑坡、信仰迷茫的现象,引起各界关注.从食品领域屡屡曝光的“毒奶粉”“地沟油”“苏丹红”,到医疗行业出现的“毒胶囊”“铬超标”“抗生素”;从面对他人生命垂危拒施援手的“小悦悦”事件,到大学生因个人争端不惜同室操戈向室友投毒;从学校评估作假、就业率注水,到学生考试作弊成风、教授院士造假;从韩国大妈怒吼中国式过马路,到中国游客在埃及金字塔刻字引来声讨;从国外一些人看不起中国人陋习,到网上盛传“中国国民素质全球倒数第二……”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