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雨果创作的长篇浪漫主义小说《巴黎圣母院》塑造了多个悲剧角色,悲剧色彩笼罩着小说全篇。《巴黎圣母院》主要讲述了四个代表不同阶层的男人与一个美丽的吉普赛女郎之间的悲剧故事,格兰古瓦利用她保命,菲比斯贪图她的美貌并玩弄她的感情,克洛德因无法占有她而逐步毁了她,只有卡西莫多守护她至死。最终爱斯梅拉达被克洛德迫害死在了绞刑架上。作者借爱斯梅拉达的悲剧命运充分提现了命运和人性的悲哀。论文通过阐述爱斯梅拉达短暂一生的悲剧经历,分析爱斯梅拉达的命运及其悲剧命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还一个公正给克洛德刘向宏《巴黎圣母院》这部浪漫主义文学巨著,为我们塑造了许多具有永久魅力的艺术典型.其中的克洛德·孚洛诺一直被当作罪恶淫邪的封建宗教恶势力的代表出现在文学评论中,他作为爱斯梅拉达的陪衬,揭示作品“善良的无辜者在专制制度下遭到摧残和迫害...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阐释英雄崇拜与英雄原型之间的关系,揭示英雄崇拜的心理根源。进而通过对爱斯梅拉达与弗比斯的交往的分析,说明不受理性控制的英雄原型在爱斯梅拉达的悲剧命运中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爱斯梅拉达一系列行为的分析,证明造成爱斯梅拉达悲剧命运的内因是心理的极端不成熟。由此展现"内外皆美"的爱斯梅拉达性格中的美丑(善恶)两面,以求对爱斯梅拉达这一人物形象及其悲剧命运获得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同是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不朽巨著,分别代表雨果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巴黎圣母院》生动刻画了以爱丝梅拉达为首的人物形象,描绘了宗教与王权统治下的法国黑暗社会及下层劳苦大众的悲惨命运,并运用美丑对照原则揭示了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本质,探求了爱丝梅拉达等人物命运的悲剧根源。《悲惨世界》中,作者为被压迫人民寻求解放途径,即奋起反抗,反对残酷压迫,并在宗教指引下,人性复归,在这部巨著中,作者对《巴黎圣母院》中的宗教、爱情、社会重新塑造,在悲惨的大世界中,铸造了一个爱情幸福、宗教博爱、社会和谐的理想堡垒,表达了作者对宗教、爱情、社会的美好期望及高尚的人道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5.
《巴黎圣母院》中克洛德的爱欲追求,是主人公从宗教阴影下走出来的积极超越,自我超越和对历史的超越。它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抨击教会的精神禁锢和禁欲主义一致,是呼唤社会文明进步的艺术表现。克洛德的爱情追求,由于他不可能彻底脱下身上的圣袍,难免陷入人性复苏与圣职羁绊的尖锐矛盾。宗教与人性的根本对立,克洛德超越历史的叛逆行为,决定了他的追求既不被民众接受,又为社会观念所不容。他最终不肯放弃救世主的方式.当然得不到爱斯梅拉达的爱情。但是,克洛德以性欲为主的爱情追求,是对人性存在的合理肯定;其悲剧行为,深刻揭示了宗教与自我生存状态的荒唐。其进步意义,不在于克洛德做了些什么,而在于他以什么为起点,他的行为方式对旧社会秩序有一种什么样的震撼。  相似文献   

6.
《巴黎圣母院》是大文豪雨果的优秀著作,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对一位吉普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命运的描述,展现了教权社会的黑暗,表达了对以爱斯梅拉达为代表的吉普赛自由、真善美、抗争精神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名著。小说的作者斯陀夫人是一位很善良的女作家,她除了具有深厚的宗教情感,还接受了当时的民主思想。因为她长期生活在十九世纪的辛辛那提州,对黑奴生活的不幸和命运的悲惨有着很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浪漫主义文学奠基之作中,他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以爱斯梅拉达为首的主要人物,并通过对照原则揭示了人物关系之间的真善美与假丑恶以及女主人公爱斯梅拉达的悲剧根源.  相似文献   

9.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雨果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浪漫主义文学奠基之作中,他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以爱斯梅拉达为首的主要人物,并通过对照原则揭示了人物关系之间的真善美与假丑恶以及女主人公爱斯梅拉达的悲剧根源  相似文献   

10.
克洛德·孚罗洛是《巴黎圣母院》中的主人公之一,对这个人物的评价似乎已有定论。不少教科书给这个人物性格的定论都是单一的否定,如“道貌岸然,心如蛇蝎的教会上层分子”、“淫邪虚伪、凶残的化身”、“十分卑劣肮脏的色情狂”等等。用阶级的观点看,作为巴黎圣母院副主教的克洛德确实是一个宗教势力的代表人物,他对爱斯梅拉达不择手段的追逐和迫害,暴露了教会的虚伪和凶残,体现了他性格中丑恶的一面。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克洛德绝不是一个性格单一的标签化人物,他是作者在《巴黎圣母院》中着力塑造的一个性格二重性人物的典型。雨…  相似文献   

11.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专题第二板块中课文《一滴眼泪换一滴水》,选自雨果浪漫主义的杰作《巴黎圣母院》。苏教版节选的部分为原著的第六卷第四章。与课文部分相关的情节是:伽西莫多在克洛德的唆使下,拦路劫走爱斯梅拉达,被官兵抓住,判受笞刑。  相似文献   

12.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一部浪漫主义长篇小说。作品中通过美与丑的对照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例如,卡莫西多、爱斯梅拉达、克洛德、弗比斯等,每一个人物形象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体现着真实的人性,散发着时代的气息。这部小说不仅在艺术价值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还在思想上带给读者深深的震撼。  相似文献   

13.
天生丽质,冰清玉洁的苔丝出生在一个破落的深陷贫苦的家庭,她纯朴善良、勤劳能干.然而,她的命运却在家庭、社会织成的悲剧大网中屡遭不幸,最终走向毁灭自身的断头台.社会道德、柔弱的个性、虚伪的宗教三方面是造成苔丝悲惨一生的复杂根源.  相似文献   

14.
陈白露是曹禺戏剧中的经典女性形象之一,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她聪明、美丽、有才华,然而却在腐朽的环境中堕落了,沦落为上流社会的交际花,最终难逃孤独死去的悲惨结局。陈白露的悲惨命运是有其必然性的,从她生活的时代,复杂的性格,还有与周围人物的关系来看,都注定了她的人生要以悲剧落幕。  相似文献   

15.
爱斯梅拉达是雨果在他的浪漫主义代表作《巴黎圣母院》中精心塑造的一个美丽、善良、温柔的女性形象。雨果对他作品中的人物,总是力图做到美丑对照、内外互补,从而达到一种和谐统一的效果。爱斯梅拉达这个形象也体现了作者这样一种创作意图,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样的内外有别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6.
面对自己的悲惨命运,霍小玉从来不是哭天抹泪的消极忍受,而是积极努力,坚决抗争。但是,不管霍小玉如何钟情痴心,也没有留住自己的爱情与幸福,最终用自己的痴心一片换来的还是爱情祭奠,终以悲剧结局结束了自己的一生。霍小玉是非常善良痴情的,同时又是特别坚韧刚烈的,她爱,爱得深;她恨,也恨得强烈,是唐传奇中最具有光彩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7.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第一部具有巨大的思想力量和艺术力量的长篇小说,它充满了对于中世纪社会背景下奇人、奇事、奇情、奇景的描绘,堪称是一部浪漫主义的奇书。小说以十五世纪路易十一统治下的巴黎为背景,开篇便渲染了一幅巴黎圣母院前狂热的人群欢度宗教节日的喧嚣画面,五光十色的场景戏剧性地渐渐铺陈开来,衍展成一个撼人心魄的悲剧故事:美丽的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带着一头会耍杂技的小山羊加利在街头卖艺为生。圣母院教堂的副主教克洛德·弗罗洛对她动了欲念,夜晚指使自己的养子、奇丑无比的教堂敲钟人卡西莫…  相似文献   

18.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浪漫派小说家雨果的作品。它描写了一个卖艺女的不幸遭遇。故事的三个主人公是:波希米亚女郎爱斯美拉达、敲钟怪人伽西莫多、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孚罗洛。爱斯美拉达是位卖艺女,她天真纯洁,美丽动人,富有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等许多高贵的品质。这样一个女孩竟会被诬陷为“女巫”、“杀人犯”,并处以绞刑!看到她这么不幸的命运,我不禁想到了15世纪路易十一统治下的法国是多么黑暗:教会人士卑鄙阴险,宗教法庭野蛮残忍,贵族阶级荒淫无耻,国家王权专横暴虐。同时,我也想到了生活在巴黎社会底层的人们———乞丐和流浪者,他…  相似文献   

19.
对于克洛德这一人物形象的评价常常有这样的核心语句:“副教主的外表何等令人肃然起敬,但心灵却是多么邪恶毒辣”,“他本质上是一个纵欲主义者,他对爱斯梅拉达的追求是一种‘罪恶的情欲’”,“作者虽然通过他揭露了教会的虚伪本质,但将他写成一个牺牲者是为他开脱罪责”,等等。  相似文献   

20.
苔丝与珍妮都是美丽纯洁的贫民女子,但她们的结局都很悲惨。她们的悲剧命运有着很多相似之处,贫富差距巨大的资本主义社会,男权社会,虚伪的宗教伦理是造成她们悲剧的原因。但有所不同的是苔丝更具有反抗精神这使得她的命运更为悲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