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6年3月27日上午,在厂党委召开的“总结1985年宣传报道工作”会议上,党委书记把我推到主席台前,让我向参加会议的同志们谈一谈。谈些什么呢? 坐在下面的大都是朝夕相处的同行们,我想到了自己的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绩都是靠了他们的帮助和支持,我应该谈谈他们,要感谢他们。记得有一天深夜11点多钟了,室外风雨交加。我正伏在灯下赶写一篇报道。忽然有人轻轻敲门,我赶忙打开,原来是60多岁的夏永奖老师傅。他冒着风雨、摸着黑赶到我家,为的是给我提供“报道  相似文献   

2.
年前,本刊编辑部派出记者分赴浙江、江苏、上海、兰州、陕西、四川、湖北、天津、北京等地进行调查,征询对本刊和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工作的意见,这里编发一组来自西北、东南和西南对书评的回声。  相似文献   

3.
知音     
2005年的冬天,我客居在德国法兰克福附近的一座国际公寓里。公寓的白天常常只有我自己,只有我是不工作的人。  相似文献   

4.
知音     
《知音》是《交心雕龙》的第四十八篇,这是刘勰的文学批評論或鉴賞論。他指出,在评价作品时要避免三种缺点:一,不要贵古賤今。他举例說明,有人讀了作品,超先当作是古人写的,对作者非常仰慕,后來知道作者是今人,就并不看重。二,不要崇己抑人,文人相輕是一种坏习气。三,不要信伪迷真,乱说一通。除了这三种缺点以外,还要避免个人的偏爱,以免作出不正确的評价。比方有的爱好音調慷慨,有的喜欢內容含蓄,有的爱好文采绮丽,有的喜欢文辞奇詭。合乎口味的就加贊美,不合口味的就加貶抑,这也不是正确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有位记者曾经问过许多企业家:“你最需要的是什么?”得到的回答几乎是一个:“最需要被人们所理解。”一提起《工人日报》,我就想到自己是很幸运的。因为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工人日报》不仅深深理解我,而且坚定地支持我,实在是改革者难觅的知音。 1984年,我在本溪率先租赁了消防副食商店,引起舆论一片哗然,围绕着姓“社”姓“资”问题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6.
编辑的工作是默默无闻、鲜为人知的,而他却成了千百个文学青年的知音;他的本职工作只是采访、组稿和编稿,制作《青年之友》广播节目,但每天都会收悉一叠叠言词恳切、来自全国各地但与其任务并无直接联系的书信。他是谁?为何众多青年习作者的心被他那炽烈的情感所温暖?这得从头说起。  相似文献   

7.
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成立8年多来,继1986年《现代汉语频率词典》获中国图书奖荣誉奖、1991年《胡同及其他》(张清常著)获中国图书奖二等奖之后,1992年出版的《中国敦煌学史》一书,1993  相似文献   

8.
今年中国青年杂志第5期上,发表了潘晓的一封信。信中提出了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广大青年纷纷投书中国青年杂志编辑部,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此外,全国各地许多报纸刊物,也注意加强对青年问题的宣传报道,受到了广大青年的欢迎。一个人到了青年时代,才正式走向社会。所以,青年时代可以说是人生道路的起点。对于没有接触或很少接触实际的青年来说,这个起点充满了绚丽的浪漫色彩。然而,浪漫同现实总是一  相似文献   

9.
当有人祝贺我在宣传报道方面取得成绩时,我总是很真诚地说:“说真的,不是《新闻爱好者》,我早垮了。”我可忘不了那段生活。那是我当业余通讯员时,因为做营业员,报道线索受限制,写稿较难。为弥补不足,常和乡里的一个未婚男青年一道,利用业余时间出外采访,有时还在一起琢磨着写稿子。那个地方偏僻,不“容忍”这种正常的男女交往,没多久,我单位就传出不三不  相似文献   

10.
当我荣获宝鸡县广播站好新闻二等奖、好通讯二等奖和三等奖时首先想到的是《新闻知识》杂志的帮助. 1985年3月,当我第一次看到《新闻知识》时,只是个对新闻一窍不通的爱好者,是贵刊《通讯员经验谈》栏目里年上稿一百多篇的经验之谈激起了我学写新闻稿的信心,以  相似文献   

11.
如逢知音     
提 笔 ,窗外阳光入窗。我翻阅案头的报刊 ,《新闻记者》杂志跃入了我的眼帘。哦 ,她是我提高新闻业务的好帮手啊。很多的夜 ,读它的文章 ,我不知不觉地走进一扇扇新闻业务小天地。当初借来《新闻记者》时 ,我正准备评职称。为了应对所要写的论文 ,我来了个临时“恶补”。不料这一补 ,自己精神爽快地站到了这既陌生又熟悉的新闻学术前沿。如今我虽然已经到出版周期较长的杂志社工作 ,但难以割舍的是我的报纸情结。因将散文的笔法用之于新闻 ,是新闻领域还是散文领域 ?我时常静静地站在这两者之外观望。难忘有一天 ,读到《新闻记者》上刊登的…  相似文献   

12.
诗与知音     
伯牙鼓琴,心想着高山,钟子期则说:“峨峨兮,若泰山;”心想着流水,钟子期则说:“洋洋兮,若江河。”伯牙闭口弹琴,心中所想,钟子期就一定从琴声中听得出来。这等知音一直叫我叹服不已。难怪钟子期一死,伯牙终身不再鼓琴。近来,我不知不觉之间,把伯牙、子期、知音与诗联系起来,总觉得有些写诗者与评诗者之相知毫不逊色于伯牙、子期。三  相似文献   

13.
史占旗 《传媒》2007,(9):55-55
《知音》杂志早就听说过,但未阅读过.去年底单位告知,可订一份报或刊,我便给女儿订了一份《知音》杂志.  相似文献   

14.
作家的工作对象是读者;音乐家的工作对象是听众。想当年伯牙鼓琴,意在觅知音。他鼓琴久矣,然听者寥寥。唯钟子期是其知音。伯牙弄琴意在太山,钟子期云:巍巍乎若太山;伯牙拨琴意在流水,钟子期曰:汤汤乎若流水。无疑,这钟子期是伯矛的最佳“听众”。换句话说,伯牙苦苦追求的就是要找到这样的  相似文献   

15.
乐在天涯有知音●丁荣先人各有志,乐在所钟。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屈原则感慨而歌曰:“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撩...  相似文献   

16.
据《文汇报》报道,在复旦大学校区周围,类似鹿鸣书店这种营业面积不到100平方米的小书店有好多家。然而,这家以经营纯学术图书为业的小店,在沪上学界人士中却享有颇高的知名度,不少人舍近求远地到鹿鸣买书,已成为复旦校区的一道风景。  相似文献   

17.
<一> “要振兴板桥,必须宣传板桥、认识板桥、监督板桥,通过新闻宣传这个杠杆来促进、发展和开发板桥”。1987年,王景春到板桥乡当了乡长以后,提出了把新闻宣传与经济振兴有机结合起来的设想,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新闻报道工作:①在全乡成立了15人的通讯报道队伍;②每季度召开一次“土记者”招待会,向通讯员通报  相似文献   

18.
《知音》现象曾引发诸多争议.近期,因它谋求上市,再起舆论风波.如何看待《知音》上市?有力挺其上市者,也有高调反对者.综观社会舆论反应,可谓冰火两重天.《知音》上市风波,不应仅仅视为一种偶然的孤立事件,而应作为反思中国文化产业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9.
杨若雯  左敏行 《传媒》2013,(9):27-30
坐落于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9号的是一处让人过目不忘的"大家业":柏油路的尽头,绿荫葱葱之中,高耸着一栋白色的大楼,楼顶红色的两个大字分外耀眼——"知音"。围绕着这座大楼的是占地70亩、由6栋高楼组成的知音传媒集团。《知音》,这份在1985年创刊之初就创造了单期销量40  相似文献   

20.
1985年,白云黄鹤的故乡诞生了一本名叫《知音》的刊物。记得创刊之初,它就以一次发行40万册,令期刊界刮目相看。10年耕耘,它的期发行量已达160多万册,早已由楚天走向全国,飞向世界。全国优秀社科期刊、湖北省优秀期刊……这一项项荣誉,更是记载着它的艰辛和奉献,它的追求与攀升。 “抚琴遇知音”,这一美丽的传说代代相传,不知拨动了多少人的心弦。《知音》缘此定名,其良苦用心殷殷可鉴。然而,高山流水遇知音,又谈何容易?可以说,每一个刊物都在企盼自己能成为读者的知音,但让众多读者视之为知音者为数并不多。有人说,《知音》的成功在于刊名取得好。此话仅说对了一小半,没有真功夫和真货色,反倒枉负了好名称。那么,《知音》成功的“秘诀”又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