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墨驰思深,书香人明.”“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这些熠熠生辉、启人心智的话语,是我在历时半年通读了于漪老师的《于漪与教育教学求索》之后,最深的几点感触.  相似文献   

2.
本月初,笔者代表编辑部参加了“薪火相传话师魂——庆祝于漪老师从教六十周年”活动.与来自全国各地的400余位代表一起,向“一辈子当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于漪老师表达深深的敬意。于漪老师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意识奉献于语文教育.  相似文献   

3.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于漪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路标,在社会和时代对教师素质高度关注的今天,研究于漪.学习于漪。做于漪式的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于漪 《现代教学》2009,(3):22-23
2008年12月31日,上海市教卫党委、上海市教委、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教师成长”——于漪教育思想研讨会暨《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首发式,以此来纪念改革开放30年,表彰于漪老师对上海和杨浦基础教育作出的杰出贡献。 此次研讨会着眼于教师内涵发展,关注教师成长。与会的社会各界人士就于漪老师对基础教育及教师教育新作出的巨大贡献和成绩发表了见解。本刊将于漪老师及部分与会者的发言刊登于此,以供读者参阅。  相似文献   

5.
《上海教育》2010,(20):30-31
于漪和另外9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年龄跨度五十余载,人生经历虽各不相同,但共同为我们展示了一幕幕朴实无华而又恢弘壮丽的感人事迹。但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最有价值的东西——教师精神。什么是教师精神?作为现代教师,我们又能从这些楷模身上感悟出怎样的教师精神?本刊特邀“于漪与优秀语文教师成长个案的实证研究”课题组的6位教师,尝试从不同视角解读何为现代教师精神。  相似文献   

6.
走近于漪     
《中学语文教学》2001,(12):12-14
2001年9月29日,全国中语会青年语教师研究中心在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召开了“走近于漪”恳谈会。来自全国各地出席“于漪教育思想暨从教50周年学术研讨会”的近60名青年教师,有幸与他们仰慕已久的于漪老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亲切交谈。于老师微笑着一一回答了他们的提问。限于篇幅,下面仅刊出部分座谈内容。  相似文献   

7.
面对不少中小学语文教师“课越来越不会上”的抱怨,上海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认为,语文教师被“他信力”左右,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8.
有一个年头,是2004年;有一本期刊,是《教师之友》。要谈论“70后”教师群体,这两个因素不得不说。2004午,《教师之友》第一期刊登了题为《那一代》的长篇文章,执笔人是蔡朝阳(网名阿啃)、卢军、白尘。文章开篇即以批判的口吻,指出中国基础教育界有“三座大山”.分别是魏书生、钱梦龙、于漪。文章写道:“我们也并不完全否认以魏书生、于漪、  相似文献   

9.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老师报告会9月26日在上海科学会堂隆重举行。上海市教卫党委、市教委有关领导,各高校、各区县教育局、教师进修院校有关负责人以及中小学校长、书记代表聆听了于漪老师的报告。  相似文献   

10.
月度资讯     
《今日教育》2010,(10):4-4
教育部首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评选结果正式揭晓。于漪等10位教师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荣誉称号。本次评选活动旨在大力弘扬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激励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发展实践.  相似文献   

11.
2008年12月31日,“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教师成长”于漪教育思想研讨会暨《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首发式在上海市杨消高级中学隆重举行。此次活动由上海市教卫党委、教委,杨浦区委、区政府,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等主办,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副市长沈晓明专门发来贺信,充分肯定于漪老师的师德修养、育人艺术和在新课程改革中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佚名 《教师博览》2011,(4):43-45
教育部日前评选出10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其中一位来自上海,她就是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今年已经81岁高龄的于漪。把自己的一辈子奉献给三尺讲台、奉献给教育事业,于漪一生的理想是当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她不仅教书育人,言传身教,还培养了不少优秀的年轻教师。  相似文献   

13.
铁教师于漪     
于漪,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为人师表,一身正气。于漪长我九岁,三十年来于漪的人格魅力引导我感悟人格,感悟人生。  相似文献   

14.
题目中的“于漪们”指的是包括于漪、钱梦龙、顾黄初、张孝纯、魏书生、欧阳代娜、陈钟梁、洪镇涛、洪宗礼、蔡澄清、宁鸿彬、吴心田、刘朏朏、张富、陈日亮等改革开放以来在语教改方面勇于探索卓有成效的先行。不管今天以怎样的“新理念”“新观点”来反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岁末,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吸引着上海语文教师的眼球,人们喜气洋洋,奔走相告,于漪教育思想研讨会暨《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首发式在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举行。会议厅嘉宾云集,座无虚席。主席台幕布上方醒目的大字“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教师成长”,像提前到来的新年的钟声,重重地敲击着人们的心弦。  相似文献   

16.
(于漪老师教《木兰诗》时设计了这么一个问题:“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中的“东…‘西”“南…‘北”有怎样的含义?对此,教师事先做了如下“旁逸”准备。)  相似文献   

17.
陈赣 《上海教育》2010,(20):36-36
现代教师的精神内涵有哪些?在现代社会,如何真正成为一名好教师?于漪老师在做客新华网时说:“我觉得一个好老师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在当前这样一个诱惑非常多的社会里面,老师的定力是十分重要的。”于老师这句话一语中的,切中了现代教师发展的要害,是对现代教师群体症候的准确把脉之后而开出的一剂救世良方。  相似文献   

18.
《中国教师》2010,(15):38-39
朱蒙:“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育界近年来的一个热词——成长是必然的,问题是如何出发,或者说,教师成长的出发点建基于何处?于漪老师的一句话让人豁然开朗:“教育的力量在于教师的成长,而教师成长的根本在于深度的内心觉醒。”  相似文献   

19.
好人于漪     
今年,我们几个于漪老师的弟子有幸被评为特级教师。名单公示后,于老师打来电话要请我们吃饭,她说:“我太高兴了,一定要祝贺一下你们!”我们说,应该我们请您,您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那么多心血。但最终还是没能拗过于漪老师,她请我们以及一些更为年轻的语文教师一起吃了顿饭。  相似文献   

20.
群英铸师魂     
计琳 《上海教育》2022,(19):44-47
<正>“人民教育家”于漪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于漪老师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她颁奖。人民教育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上海首批语文特级教师……荣誉等身的于漪老师用生命在讲台歌唱。为师,于漪老师从摸不着语文之“门”的年轻历史课教师,到中国语文教学界的一面旗帜。她关于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等理念被写入国家课程标准,她“教文育人”的教育思想更对推动语文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