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记者近日获悉,为进一步做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工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与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台、中央电大联合开办了远程再就业培训节目。播出计划由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提供,具体播出计划如下:中央电视台节目内容:...  相似文献   

2.
宗河 《中国培训》1999,(5):11-12
本刊讯:《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党组会议通过,为便于广大就业、培训工作者和有关部门联系工作,现摘要刊登如下。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合署办公),是劳动和社会保...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发挥就业训练中心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方面的作用,推动就业训练中心的改革和发展,2006年7月13-14日,劳动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共同在广西钦州市举办了就业训练工作座谈会暨中国职协就业培训专业委员会年会。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16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中国职协常务副会长陈治中主持会议,并做总结讲话。广西劳动保障厅副厅长于祖毅,钦州市市长汤世保出席会议并致辞。劳动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副处长谢瑗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职协副秘书长牟军、钦州市副市长黄洲,南宁市劳动保障局局长董秀…  相似文献   

4.
为充分发挥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暨劳动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对全国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进行技术指导、技术服务的作用,不断拓展工作领域,推动就业、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开展,劳动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信息网站,已正式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办理了国内域名注册手续,并于日前开通。主页包括职业培训、就业服务、技能鉴定三个领域,内容涉及理论宣传、政策法规、统计信息、劳动力市场、职业指导、劳服企业信息、职业分类、职业资格标准、技能鉴定考核、国家题库、技工学校信息、远程职业…  相似文献   

5.
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和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秘书处(以下简称中国职协)联合举办的“全国高级技能人才培养与使用研讨会”近日在珠海举行。本次研讨会以企业代表为主,另有技工学校、培训专家学者,共计百余人。中国职协会长林用三、劳动保障部培训就业司  相似文献   

6.
知识卡片     
《中国培训》2004,(5):11-11
1、ILO/中国城市就业促进试点项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ILO/中国城市就业促进试点项目是国际劳工组织在我国城市开展的为有志创办微小企业和已开办微小企业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创办你的企业”培训(StartYourBusiness,简称“SYB”)、小额贷款信用担保支持并进行开业指导、政策咨询和帮助等后续服务的就业援助项目。2、什么是SYB培训?SYB培训是国际劳工组织为了促进就业,支持发展中国家微小企业的发展,以创业促进就业,实现就业的倍增效应,专门组织专家开发的“创办你的企业”(StartYourBusiness,简称“SYB”)培训项目和教材。它…  相似文献   

7.
3月16日至22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培训中心,在北京举办了全国冶金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培训班。来自全国冶金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高级工人技师和从事职工教育工作的同志共121人参加了培训。经过为期7天的相应理论及裁判工作的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和考试、答辨,共评选出冶金行业级职业技能竞赛裁判109名,评出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裁判57名。在裁判员培训班的开学和结业典礼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刘振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副主任宋建、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竞赛处处长…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公共就业服务方式之一的就业创业培训工作的内涵也随之不断丰富,但学界对于培训效果的研究偏少。就业创业培训的顺利开展对于落实“六稳六保”、实施“技能中国”和“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本文梳理分析了陕西省就业创业培训工作的现状,并对未来相关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郑重推荐.中国宇航出版社最近引进出版的美国“富生职业指导丛书”.是近几年来我国众多职业指导类图书中的一套令人瞩目的读物。  相似文献   

10.
正日前,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与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职业技能鉴定20年回顾与展望课题结题会。职业能力建设司、中国就业培训技师指导中心、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以及各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主要负责人出席了结题会。  相似文献   

11.
创业培训:中国的实践与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业,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在积极推动,以形成有利于创业、鼓励创业的社会氛围.在中国,随着就业结构和就业方式的发展变化,自主就业、自谋职业、灵活就业等已经成为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方式.创业培训作为提高劳动者创业能力,促进小企业创办成功的一项重要措施,在中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规模较小到影响逐渐扩大的发展历程,并探索出一条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翟涛 《中国培训》2004,(3):18-18
为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劳动保障部设立了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相应设立人才工作办公室,负责做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以及人才工作中涉及的劳动保障工作的协调。劳动保障部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作为非常设机构,牌子挂在培训就业司相关处室,日常工作由培训就业司承办,具体成员单位包括人事教育司、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和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2004年,人才工作办公室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  相似文献   

13.
我院作为劳动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课题《为就业服务的核心能力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主持单位,5月20日-23日举行了开题会议,劳动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副主任张永麟、职业标准总监李怀康研究员,教育部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助理姜大源教授,广东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吴念香,深圳市教育局副局长梁北汉,深圳市劳动局副局长李新玲,  相似文献   

14.
CBT培训方法在中国———河北省行唐县农村就业促进培训方案实施情况文/董金更河北省行唐县农村就业促进培训工作,是CBT培训方法在中国的试点之一,共有8个专业,涉及5个乡镇11个村,239个农户,397个受益人。我们积极组织,合理安排,认真实施,通过技...  相似文献   

15.
张晓波 《中国培训》2009,(11):18-18
正值《中国培训》出版第200期之际,作为《中国培训》的一名普通读者感到由衷的欣慰和感激,同时也希望包括广大读者在内的《中国培训》团队一起携手共进,继续打造培训就业的精品期刊。  相似文献   

16.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司长信长星在《中国培训》2001年第12期撰文指出,2002年培训工作的基本思路首先是协调、推进就业培训、在职培训和再就业培训,全面加强各项职业培训事业:①通过普遍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大力开展就业前培训工作;②继续组织实施好第二期“三年千万再就业培训计划”;③加强企业职工培训工作;④开展农村职业培训。其次是推进技工学校等职业培训机构结构调整和综合型社区性培训基地建设:①继续推进技工学校调整改革工作;②鼓励和规范发展民办职业培训机构;③以市场化、社会化方向推进就业培训中心建…  相似文献   

17.
学会     
中国职协劳动保障教培机构专业委员会更名11月17日至19日,中国职协就业培训专业委员会2003年年会在广西南宁召开。会议通过了将“中国职协劳动保障教培机构专业委员会”更名为“中国职协就业培训专业委员会”的提议,通过了《中国职协就业培训专业委员会管理办法》和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正副秘书长单位提名名单。(宋海)中国职教学会代表出席国际教育研讨会10月31日,应新加坡特许科技学院邀请,中国职教学会副秘书长谢幼琅参加由亚洲商务协会、新西兰贸易会与新加坡特许科技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教育商机研讨会”。谢幼琅作了《中国职…  相似文献   

18.
德国就业培训政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业培训一直是德国就业政策的重要措施,在德国"二战"以来反对失业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德国就业培训的内涵和功能更加丰富,涵盖激活培训、创业培训、适应力培训、针对青年的培训等。德国就业培训政策的特色包括制定综合、全面的就业政策,有机协调政府调控和市场自由调节,设计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对我国就业培训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能够有效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由于受就业思想、培训意识、约束机制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目前人才培训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具体表现在培训意识有待加强,政策制约和激励机制有待完善,培训质量有待提高.要想搭建就业平台,就要多措并举,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坚持培训同就业相结合,为更多自由职业者和需要就业再就业人员提供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20.
比较研究的最终目的显然是希望能对我国就业培训提供参考意见,但如过于匆忙的从上述粗浅的对英国就业培训的描述分析中便得出结论,似乎并不是最佳方法,笔者更愿意以问题的形式与读者一同思考中国的就业培训,也作为后继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