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辅导员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的焦点.辅导员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人生导师",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主力军,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充分积极发挥辅导员的优势,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实现就业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刘珅 《教育探索》2021,(11):34-37
在后疫情时代,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形势逐步向好,但依然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错位"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观更趋于保守,就业面变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仍存在短板;促进新就业形态发展的社会环境有待改善.为此,应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化解高校毕业生"供需错位"矛盾;加强就业指导教育,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强化就业联动机制,进一步提高就业工作效率与质量;完善就业政策法规,构建新就业形态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王荣华  姜敏 《教书育人》2012,(36):50-51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社会、高校就业部门及高校毕业生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和重大问题,自1999年起的各大高校和高职院校连续扩招,使高校毕业的就业形势显得异常严峻。据数据统计,2011年高校毕业生661万人,往届未就业210万人,2012年高校毕业生达680万人,往年未就业人数150万人。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扶持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高职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已逐渐占据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学生人数呈不断上升的态势,其面临的就业形势也显得尤为突出,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暴露出的差距也显得更为突出。一高职毕业生就业困境的成因(一)大众化教育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并存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量的毕业生,而社会的用人需求没有同步增长,造成了社会长期存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而一些行业和地区在就业政策上对高职毕业生的限制,社会、企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和偏见,它们普遍认为高职学生在知识水平不及本科生,上升空间不大,技能水平不如技校生,属于夹心层,这就更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是: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认真做好帮助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这些政策并没有以一个指导性的作用来促进企业对社会就业结构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人社部提出2009年要把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然而,政策在企业和高校上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5.
高校在线     
逐户逐人上门帮扶优先安排就业见习我省力促"零就业家庭"失业生尽快就业(本刊记者徐光明)记者日前从省劳动部门获悉,今年我省已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重点联系地区,重点加强对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指导服务,全面帮助毕业生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6.
面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从政府、高校到社会各方都在积极寻求破解之策。本文站在学校的角度,提出了要有效推进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高校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观念,坚持市场导向,导入"全面就业管理"的思想,并用六个"全"诠释了全面就业管理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11万人,加上前两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总共约1000万人。在总量就业形势极为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这一特殊就业群体的就业状况关系到个人发展、社会稳定与经济长远发展等问题,而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因此,在当前深入分析金融危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8.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必然反映,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滞后的应付代价.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本质原因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市场机制还未真正形成并发挥有效作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需求机制、供给机制和匹配机制三个关键环节错位的现象还很普遍.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根本进路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和导向,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继续完善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职责,深入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切实推动高校毕业生创业,全面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形成全面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揽子"措施和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创记录的699万人,而持续疲软的国内外经济造成了供需矛盾的加剧,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出现了"史上最难就业季"。本文在分析了"最难就业季"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几大问题基础上,对我国政府、学校、社会以及家庭如何促进就业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教育》2014,(5)
正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继续加大,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同时也指出要"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明确了教育改革和高校  相似文献   

11.
高校"和谐就业"是指高校就业法律法规健全,广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利益都能得到保护,就业市场和谐有序,供需双方在公平公正诚信的基础上进行双向选择,最终实现大学毕业生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完善高校就业体制改革、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制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法律法规,是构建高校"和谐就业"体系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包括计算机行业在内的就业情况均不乐观。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前途发展,也是我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环节[1]。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在工作中应重视分析高校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当前就业形势,剖析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根据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高校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社会就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意义重大,对实现。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战略目标亦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高校毕业生大众化就业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形势也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在社会发展、职业岗位变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就业正在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大众化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浅谈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毕业生就业工作仍面临着不少压力和挑战。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则为我们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了新的更有效的研究视角和探索路径。本文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全方位地从社会经济、高等教育以及毕业生自身因素等角度分析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并从"三全"管理角度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蒋燕 《继续教育研究》2012,(10):102-105
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通过对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职业指导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从政府、高校、教师、学生、家庭等五个方面进行探究,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地方高校就业信息平台资源整合现状及供应链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全面服务年",网络联盟的启动标志着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通过地方高校就业信息平台资源整合现状及供应链需求分析,对今后有效架构毕业生就业"共赢"模式,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满足用人单位人才引进需求及区域信息平台自身运营的经济效益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陶欣 《家教世界》2013,(12):244-245
高校毕业生是整个社会中充满活力、富于创造性的群体,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未来一二十年乃至更长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高校和社会的稳定,更体现着每一名大学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始终是全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现阶段,伴随着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校经过十年的跨越式发展,招生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2011年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的数据显示,2010年应届本科毕业生数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毕业生数是660万人,而"十二五"期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1]。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只有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努力提升大学生就业力,才是促进大学生就业、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出路。一大学生就业力不足的原因(一)社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相匹配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教委日前发布了《关于做好2009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联手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出台了推动大学生就业的六大"专项计划"。据了解,2009年上海共有高校毕业生15.8万人,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