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柳庆 《广西教育》2022,(33):105-109
本文简要阐述广西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的情况,分析高职文化艺术类“双师”认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对策:动态调整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证书目录、设置电子回避关卡与结果查询子系统、开设“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培训会、实行“一对一”精准帮扶指导、健全“双师型”教师激励奖惩制度,多措并举优化与完善“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  相似文献   

2.
“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维度与素质结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师型”教师是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实践技能示范者的复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是制约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瓶颈,其内涵需要从资格、实践、专业、层次和角色等方面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少科学合理化的指标体系。从资格要求、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能力、实践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职业道德与品行规范这六个方面探索构建了“双师型”教师的具体评价标准,形成了分层分类的“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提出了“双师型”教师认定规范流程和动态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能力与素质,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双师型”教师是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力量,是职业院校实现“双高计划”的控制因素。高职院校要在把握教师队伍建设价值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双师认定标准、建立“固定岗+流动岗”的教师引入机制、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改革考核评价制度等措施,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从“双师型”教师概念的历史沿革入手,通过省级“双师型”教师认定政策的比较分析,发现“双师型”教师认定存在标准定位模糊、配套政策匮乏、企业主体缺位、认期管理不足等问题,据此提出系统化思维、精细化理念、共同体意识、特色化布局四个方面的思考,为职业院校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6.
吴学荣 《科教导刊》2023,(21):71-73
自“双高计划”提出以来,高职教育从规模扩张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构建“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提升我国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文章分析了“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面临的教师数量短缺、师资来源单一化、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和培训体系不健全等现实障碍,接着提出了规范“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构建师资来源多元化机制、提高教师校企合作实践技能、健全“双师型”教师培训体系等突破路径,为新时代高职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开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7.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在新农科建设从理论向实践发展、“双师型”教师从个体向团队发展的新背景下,对“双师型”教师能力新内涵进行细化,借鉴台湾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建设经验,对海峡两岸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合作培养路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运用比较分析法,从海峡两岸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规模结构、认定标准、准入制度和发展培养等方面进行分析,立足海峡两岸“双师型”教师合作培养的强互通性和强互补性,认为应从制度先行,夯实“双师型”教师合作培养基础;统一标准,推动“双师型”教师认定体系建设;联建平台,深化“双师型”教师产学研合作培养;信息融合,打造“双师型”教师培养资源系统四个方面强化海峡两岸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合作培养。  相似文献   

8.
基于教师个体“双师型”与群体“双师结构”相结合的标准建设逻辑,从参与认定的教师视角对全国23个省份153所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建设与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各省份高职院校已基本具备“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且教师层面对认定标准建设总体满意度较高,标准建设评价在院校类型、教师学历层次、职称分布上未体现显著性差异;但各省份在认定主体、认定对象、认定条件、认定程序等方面缺乏标准共识,认定标准中缺乏与认定成果相配套的适用范围规定和动态激励保障,影响了“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规范运行。基于此,以高水平结构化教师团队建设为导向构建“双师型”教师认定统一标准,健全贯穿职业全生命周期的“双师”技能培训制度与福利激励保障,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和整体素质提升。  相似文献   

9.
“双师型”教师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第一资源,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全面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基础上,要以创新的理念和措施,探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路径。要深入研究职业院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层面上存在的具体问题,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建设“双师型”教师政策落实体系、资格认定体系、培训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实现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0.
“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对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意义重大。各地各校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可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凸显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作为资格认定标准的逻辑起点,明确逐级审核认定、分级分类认定、可视化管理和保障“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的核心要素。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既要注重宏观层面的政策参考,也要关注内部环节的逻辑联系,坚持理实结合,推动认定标准实施工作的规范化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国内职教教师的124份调研数据,现实考察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概况,分别从调查结果、政策倡导、应对策略等三个维度剖析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认定标准、培训机制、评价考核,发现“双能”认定标准比“双证”认定标准更具合理性;遵守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让“双师型”教师队伍培训机制向校企合作深入渗透、产教融合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兼顾、实践训练凸显、时空多元多层次的立体式成熟综合体转变;遵循“普适性+独特性”原则、“理论性+实践性”原则、“定性+定量”原则、“多层次+可操作”原则,建立健全理论上科学有效、实践上可操作强的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评价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建设“工匠之师”的工作任务以及“双师型”教师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省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构想。并通过构想的建设机制,完善不同行业的“双师型”教师培训内容、培训机制、考核标准等,对改善“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起到积极作用,以期拓展“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思路,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提供参考,积极推动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3.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是建设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基础。基于培养优秀“双师型”教师,本文主要探讨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标;住的原则、重要性及其指标体系,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4.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和创新,在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双师型”教师培养是提升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及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促进“双师型”教师发展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参赛经验和“双师型”教师培养改革方案,发现技能大赛促进“双师型”教师发展的机制包括:深化校企融合机制,共育“双师型”教师;创新教师团队机制,培养“双师型”教师;竞赛平台资源转化,助力“双师型”教师培养;大赛推动教学改革,倒推“双师型”教师发展;完善准入制度,规范“双师型”教师标准。今后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背景下,可以采取完善激励制度、校企互培互聘和院校间合作交流、依托大赛平台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策略。  相似文献   

15.
加快高职“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建设,是“双高计划”的重要任务,也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举措。制定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首先必须明确“双师型”教师的能力结构要求,具体包括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等。细化“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内容,可划分为以教师职称与技术职位为基础的认定标准,以专业水平与知识结构为核心的认定标准,以实践经验、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素养为重点的认定标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路径是:健全“双师型”教师职称评价体系,完善“双师型”教师专业提升路径,加强“双师型”教师实践平台建设,加强提升“双师型”教师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作为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必须不断突出其类型特征,不仅要在完善职教高考制度,实现普职之间纵向贯通、横向融通上持续发力,更迫切需要建成一支具有匹配类型特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职业院校必须深刻认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直接促进生产力发展、提升职业教育效能等方面的重要意义,着力破解当前“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的系统问题,立足校本发展策略,以优化教师“双师”素质发展精准支持力度、推进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完善“双师”素质认定标准体系、协同“三教”改革进程、强化教师发展中心职能发挥为路径,不断优化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效能。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资格认定和岗位聘用方面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如“双师型”教师的职业内涵模糊不清、认定与聘用条件具有很大局限性、认定与聘用操作中缺乏规范性与协调性等。文章对于这些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思考与探索,有助于规范与创新“双师型”教师的认定与聘用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切实提高“双师型”队伍的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18.
随着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科研素养逐渐成为“双师型”教师的一项基本素质要求。部分“双师型”教师存在科研意识不强、科研知识缺乏、科研能力不高和科研道德易出偏差等现象,职业院校应采取提高“双师型”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科研管理机制、加强科研活动指导、发展产学研合作等措施,不断提升“双师型”教师的能力素质。  相似文献   

19.
“双师型”教师培养是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的重要内容,制订科学合理的资格认定标准,对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教学质量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从高职院校工科类专业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界定出发,探索如何合理认定“双师型”教师,以期能为高职院校工科类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更为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与“双师型”教师有着内在的关系,深化产教融合需要“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是职教教师落实产教融合的形象表征,而“双师型”教师培养需要产教融合的指引。实际上,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是一类具有产教融合特征的教师。从教育与职业跨界来看,“双师型”教师既是传递职业能力的教育工作者,又是指向特定岗位的职业形象代言人;从教育与技术跨界来看,“双师型”教师既是服务学生技术技能开发的教育工作者,又是服务技能型社会构建的技术大使;从教育与产业跨界来看,“双师型”教师既向学生传递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和信息,也向产业提供技术研发服务。产教融合引领下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是:确立“双师型”教师素质的复合性观念,优化“双师型”教师认定的跨界性标准,营造“双师型”教师成长的双场域联动,培养“双师型”教师能力的复合型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