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 "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初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其中"学会学习"即是使学生必须具备自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本校学生英语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的统计样本分析以及针对大学英语教师角色定位的学生问卷调查,分析在新形势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及在这种模式下教师角色的转换与定位.由此本文指出,为达到使学生从"知识输入"到"知识输出"的转变,教师应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改变自身角色,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缩短师生间距离,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本校学生英语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的统计样本分析以及针对大学英语教师角色定位的学生问卷调查,分析在新形势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及在这种模式下教师角色的转换与定位。由此本文指出,为达到使学生从"知识输入"到"知识输出"的转变,教师应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改变自身角色,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缩短师生间距离,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形势下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一项非同小可的任务,意义在于使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这也是当前新课标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现如今针对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有不少教育工作者进行了研究,如课堂组织讨论、组织集体探究等等,也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样发现了存在的问题。本文旨在探究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如何培养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文章中主要分三个部分进行介绍:首先在引言中阐述了现如今我国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自主学习的意义及其存在的问题;然后介绍了自主学习的概念和目标,以及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特点、传统应试教育下小学生培养自学能力出现的问题;最后又从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自主学习能力、兴趣等几个方面入手,结合案例展开探讨了小学生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式,得出了教师必须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出发,通过正确的方法,适时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5.
"任务驱动"教学法使学生在设计典型的"教学任务"驱动下自主学习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的"教学和学习任务"。通过任务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促进素质教育下的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的发展。本文介绍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6.
柳宓  李光辉 《知识窗》2015,(2):94-95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及"课题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本文从精心设计课程、探索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这三个方面,阐述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堂参与度、语言表达能力,加强学生实践技能操作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方法,有效调控了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健康快速地成长。  相似文献   

7.
徐世富 《大众科技》2014,(3):143-144
人体解剖学是学习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学科不可动摇的基石,是学习其他医学课程坚实的形态学基础。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眼"、"脑"、"手"三者结合,使学生快速地熟悉和掌握解剖学知识,挖掘学生形态思维能力,并将临床常见病例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灵活的教学方式,提高解剖学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人的发展为本",它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种变革性要求的核心是"以人的发展为本",重点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让每位学生都能独立思考,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形成独特的感受与体验,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自主、合作与交流,使之成为知识的主动发现者和探究者,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无疑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针对语文课程标准中"综合性学习"目标的提出,对开放语文教学,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整体定展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合作精神、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探究精神和创造精神,以及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形成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与综合性学习有着紧密的联系,二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进行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网络学习空间建设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实现教与学形态的蜕变,同时使信息化技术应用手段实现工作的"双提",学习空间建设以"智慧校园"建设为依托,促进教学模式创新,提高教师的任教能力、学习能力和改革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抑制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培养出来的护生与临床护理所需的人才有较大差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实用型"的医药卫生人才.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不仅要掌握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有运用知识和技能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索、研究和发展新知识、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研究证明:情境教学法适合外科护理教学能培育出适应性强的护理专业学生.  相似文献   

12.
张引红 《科教文汇》2009,(16):146-146
结合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实践与理论思考,本文探讨了探究型学习以及怎样通过采用任务驱动武促进探究型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有效的学习和使我们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得以升华。  相似文献   

13.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培养学生英语预习能力着手。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但要培养学生扩句作文的能力,而且要使学生学会运用精简语言的能力,两种能力都是培养初中生写作能力的基础。培养初中写作与语言能力的方法有很多,本文重点介绍如何采用"‘三·四’语文教学法"(即"四多"、"四勤"和"四个一"语文教学法)培养初中生学习与运用精简、精练语言的能力方面展开论述,目的是使初中生掌握基本的写作能力与语言概括、归纳能力,为培养学生全面能力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促进语文课堂的深度学习,要基于语文学科特点,在教师深度教学的基础上,运用深度学习理论和策略,创造一系列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使课堂变成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场所,把学生的主动、积极学习放在第一位,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和创新性。在这种"教"与"学"的模式下,学生始终处在思考、分析、探讨、表达的状态,思维活跃,认识深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创新意识明显增强。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深度真实的语文学习活动,让学生感悟语文,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语文学习真正体现实效高效。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理念下,规定了"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思维、大胆实践、培养跨文化意识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情感态度的过程"。本文主要从课前合作预习、课堂合作学习及课后合作复习等方面浅述了合作学习在当代英语课堂中的运用,以期真正达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高效的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面与参与的深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从而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和能力,进而促进他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和谐发展以及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8.
方芳 《科教文汇》2008,(11):173-173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物理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终生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如果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是不可能达到上述要求的,因此,只有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提高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郑忠 《科教文汇》2009,(12):144-144
高效的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面与参与的深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从而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和能力,进而促进他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和谐发展以及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0.
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大多还没有走出"教师讲解演示,学生仿照练习"的模式。这样的教学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更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把"生本教育"的理念运用到信息技术教学当中,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的素质和素养并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