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迎接建国50周年,全国高等学校科学报研究会举办了首届全国高校科学报评优工作。我院学报由省学报学会推荐参加了这次评优。经来自全国的23名专家评委严格按《全国高校科学报质量标准及评估办法》评审,我院学报被评为“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这既是激励又是鞭策。学报全体同志表示:要总结经验,狠找差距,戒骄戒躁,在新的一年里,要加大改革力度,千方百计提高学报质量,  相似文献   

2.
进贤为贤     
子贡问孔子:“现在的臣子,谁能算得上贤能呢?”孔子说:“以前,齐国有个鲍叔,郑国有个子皮,都是贤能之士。”子贡说:“难道齐国没有管仲,郑国没有子产吗?”孔子说:“能够发现并推荐人才的人,才称得上贤能。我听说鲍叔推荐了管仲,子皮推荐了子产,却没有听说管仲、子产推荐了什么人。”  相似文献   

3.
魏荣华 《河北教育》2008,(11):24-24
前两天遇到邻校的小周,便问他小梁老师参加全国评优课选拔的事进展如何。小梁可是我们这一片儿的“名师”:粉笔字写得漂亮,普通话讲得漂亮,课上得漂亮,当然,人也很漂亮。上次她参加省优质课比赛,获一等奖,这次又受省教科所推荐,去参加全国评优课的选拔赛。这在我们这儿是史无前例的。令人羡慕,让人期待,多少人希望她能“更上一层楼”啊!  相似文献   

4.
现如今,各级各类评优课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广大教师对此类赛事的热衷程度也不亚于参加“超女”海选。但稍加理智地看一看想一想我们不难发现,一些评优课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早已流失了应有的存在价值而变得形同“作秀”。我们不得不反思:评优课,究竟为了什么 ?  相似文献   

5.
有感“校长无功便是过”某市教育局长在一次校长会议上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校长无功便是过”;乍一听,似乎过于主观、偏见,仔细品味,始觉道理深远.其一,这句话道出了评优观的拨正.长期以来,上级部门评价校长,总是以“出问题”作为“过”的尺子.这种评优观给校长...  相似文献   

6.
孔小琴 《山东教育》2007,(10):13-14
许教臻:上海市黄浦区蓬莱路幼儿园教师,年级组组长,从教20年.在音乐教学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曾获上海市教学评优二等奖,黄浦区教学评优一等奖。上海市“金爱心”教师三等奖,多次承担示范圆对外公开观摩教学活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正>手臂上回形针的累累伤痕小H是一名五年制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四年级男生,因评优与班主任在办公室沟通时出现自残行为,被老师推荐到心理辅导室接受心理辅导。经了解,小H上学期成绩达到评优标准,自己害怕评不上就放弃了,班主任联系他父亲沟通此事。不久,小H出现“恶心、想吐、头晕、不想吃饭、心里难受、拿回形针在自己的手臂上划”等现象。  相似文献   

8.
“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一课经常会节外生枝的一个教学难点。为迎接一次高级数学评优课,我自然也不敢掉以轻心。在集体备课时,几位教学参谋分析说:“因为在小学阶段,学生不接触‘菱形’的概念,因此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儿子从英国打来电话,说:“妈,最近我关注了国内中学校长实名推荐的消息,说又增加了许多所中学。你们学校怎么样?你有实名推荐权吗?”我说:“我也关注了。但是,我没有实名推荐权——暂时没有。”儿子大笑起来,说:“妈,你老人家的‘暂时没有’说得可真够力度啊!言外之意就是你迟早都会有的,对吗?”我不置可否地笑了。  相似文献   

10.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我们知道课堂评优、新教师面试多采用“说课”的方式,即讲演者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借用老师“说课”的方法让学生“说课”。  相似文献   

11.
张凯 《辅导员》2010,(6):24-24
前不久,听了一节评优课。令所有听课老师感触最深的就是这节课的课件做得相当不错,因此,这节课上得也算非常成功。座谈中,当听到授课教师说这个课件花费了他4个工作日的时间才制作完成的时候,笔者不禁感触良多:一堂好课,不仅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所追求和向往的,更是所有听课学生期盼的: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活”了起来,于是,每每评优课,教师教学魅力的展示似乎也就过渡成了课件教学的比拼。诚然,课件辅助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评优课(包括优质课、 观摩课、公开课等)往往存在三大 弊端:(1)重教不重学,评课时多 看教师如何表现,这使得“作秀” 之风愈演愈烈。(2)几个评委说了 算,参与面过窄,民主化程度不 高,因而,有时有失客观、公允。 (3)标准模糊、暗箱操作,  相似文献   

13.
近几天,班上两个主要干部突然不怎么管事了,早读纪律有些松懈。一个是班长,负责班级事务的全面监督管理。一个是学习委员,主要负责学习方面的活动组织、纪律管理。我找到他们谈心,没想到班长说:“早读是学习时间,是学〉--j委员的职责范围。”学习委员更激动,抢过话头大声嚷嚷:“你是班长,是负责全面的大官。评优干部时,你介绍自己的成绩可从来不谦虚谦让……”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曾把能“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视为人生三大乐趣之一。为弘扬广大教育同仁乐于从教的可贵精神并为他们的评优晋职提供帮助,我们在将《中华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新探》推出面向全国征稿的同时,特开展全国“乐教杯”教育论文有奖评优活动,面向全国征选参赛作品。下面是有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家教育部、人事部的有关文件和教委的部署,天津电大1998年“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推荐和评选工作,已于六月上旬顺利完成。在评优工作中,校领导重视,亲自抓落实,坚  相似文献   

16.
章云峰 《江西教育》2006,(10):29-29
李校长是我朋友,一次偶然机会听他校的老师说他的“不是”,反映他和教师们相处时搞“亲疏”。比如有外出研讨学习的机会,多数会安排小王、小周几位老师去;论文评比若限数量,他总是指定几位老师参评;年终评优及平时的一些荣誉。总被那儿位老师“抢去”。对此,老师们颇有微词,可敢怒不敢言.私下里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17.
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到学校听了不少的公开课、研讨课、观摩课、评优课,发现许多课堂教学手段现代时尚,学习方式繁杂多样,师生互动热闹非凡,却很难听到教师启迪心智、生动可感的精彩讲授。课下与教师们交流时,有的教师说,现在时兴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了,讲授就不能再登大雅之堂了,不然,“传统课堂”的大帽子会一棍子把你打死:还有的说.现在教师谈“讲”色变,如果听课人评价说,你的课“讲”的真好,心里却没底了……难道新课程的课堂就不需要教师讲授了吗?  相似文献   

18.
案例一次旁听了某校的评优会,会议讨论推荐一个市优秀班主任人选,焦点集中在两个人身上,一个是素质优秀、年轻又阳光的周老师,另一个是治班严谨、经验丰富的李老师。大家意见分歧比较大。教学何主任说:"周老师的教学成绩一直排在  相似文献   

19.
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到学校听了不少的公开课、研讨课、观摩课、评优课,发现许多课堂教学手段现代时尚,学习方式繁杂多样,师生互动热闹非凡,却很难听到教师启迪心智、生动可感的精彩讲授。课下与教师们交流时,有的教师说,现在时兴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了,讲授就不能再登大雅之堂了,不然,“传统课堂”的大帽子会一棍子把你打死:还有的说.现在教师谈“讲”色变,如果听课人评价说,你的课“讲”的真好,心里却没底了……难道新课程的课堂就不需要教师讲授了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我校每年都有各种评定工作要做,如教工年度考核,优秀教师、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工作者的评定,职称评定乃至曾宪梓教育基金奖和十百千人才工程的推荐等,各项评定推荐工作都是要从基层做起并直接涉及到广大教职员工。有的项目几乎已到了“年年难评年年评”的地步。之所以难主要是因为缺乏客观的定性定量的依据和规范,人为因素占主导,操作起来随意性大。以至于在评比中常常出现不正常的现象,一人发言众人附和或大家都不吭声,只要有人提出某个名字,即使有不同意见也不好当面说,只能算是“默认”了。可以说不少人对评优已经很冷漠甚至麻木了;有的人抱着不争不要的态度,“评”谁都“事不关己”,“高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