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太玄》是西汉扬雄所著,它是一部形式模仿《周易》,但同时又杂揉了儒、道、阴阳三家有益思想的著作。而扬雄对道家思想的吸收则是由当时西汉晚期特殊的社会背景、君王的喜好以及扬雄自身的遭遇所决定的。因此,试图从宇宙构型,"玄"——宇宙本源论,"玄"——宇宙运动的规律与继承三方面入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老庄哲学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母体,其“道法自然”、“自然无为”的价值取向,“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和谐大美,以及“致虚极,守静笃”的实践手段,一方面奠定了尚自然、去雕饰、和谐致一的美学基础,另一方面成就了“虚静”说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文心雕龙》是魏晋时期儒释道思想合流的结果,其在思想资源上呈现出多元性的特征,其中道家思想为《文心雕龙》创作论部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理论资源。“虚静精神”是创作主体应该具备的心理状态;“技中见道”强调后天学习实践的重要价值;“法天贵真”则指向文学创作内容的真实与情感的真挚;“言不尽意”则开创了中国重要的审美范式。对《文心雕龙》中道家思想的考察与探究可以为深入解读《文心雕龙》提供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4.
道家从人的自然性角度来规范体育的审美价值。“身与物化”、“技与道化”构成道家体育的审美价值取向,它为我国体育的生活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唐朝是一个信奉道教的朝代,道家思想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对唐代尤其是盛唐文学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个体来看,诗人置身于这样一个时代氛围中,接受道家思想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李白,因为他的个性气质与道家思想的契合,他的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艺术风格很明显地打上了道家思想的烙印。现在,把李白放在崇道风气盛行的时代这样一个特定的背景下,研究李白与道家思想的关系,为我们理解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成就提供了一个思考的角度。道家在春秋时期由老子创立,至汉武帝时在政治上一度失势,东汉末与道教结合,自此与儒、释两大思想体系并列为三而得以广泛传播,成为我国传统文化及文学艺术的三大精神支柱。唐代,道教最初是作为一种政治工具而得到尊崇的。因为道家创始人老子姓李,李唐皇朝为了提高自己的门阀地位,就攀附老子为同宗,尊他为"圣主",自称是他的"圣裔",虚  相似文献   

6.
道家思想对我国处世典籍的影响是长久和多方面的。明人洪应明的《菜根谭》中,道家见素抱朴、法天贵真及辩证思想等都留有鲜明的烙印,由此而产生的反对奢靡、主张节俭,反对自满恃强、主张谦逊自处的思想和情操,都是值得今天继续保持和发扬的;而由此所产生的反对人类明进步,厌世避世的消极虚无思想,则是需要批评的。  相似文献   

7.
金陵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10):87-89
张良是秦末汉初著名的谋臣,他那传奇的一生都与道家思想的影响息息相关。他通过道家自然之"天道"找到了政治依靠刘邦,完成了人生的重大选择,并运用"以弱胜强"、"以退为进"的道家"顺天"思想,为刘邦取得了争霸天下的有利条件;张良"无为而治"的道家政治措施,使汉初经济很快复苏;道家淡泊名利、珍视生命的思想促使又张良走上了归隐之路,他运用辟谷、导引等道家养生方法自我修炼,达到了超凡脱俗的殊胜境界。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的道家哲学思想用理论和实践诠释了现代家居服的本质特征和设计方向。未来的家居服的设计会在以“家文化”为背景的家居生活中,体现更加舒适和便利的理念,与儒家哲学思想中的“出门如见大宾”的正装和礼服并驾齐驱、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9.
从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看先秦黄老道家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王堆汉墓帛书《黄帝四经》的研究使先秦道家黄老学派的著作体系和思想脉络渐趋明朗,使学界对先秦黄老道家有了新的认识,以《黄帝四经》为主结合黄老道家的重要著作如《慎子》、《管子》部分篇章、《鶡冠子》等对这一流派的教育思想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其教育思想是在继续老庄原始道家思想的基础上,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遵循人性的特征建构起来的。其主旨是德刑相辅。由于德教强调感化引导,法教注重约束威慑,因此其教育思想具有“无为”的意义,可以称之为新型的“不言之教”。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一经传入古代朝鲜,就对朝鲜文人产生了重要影响。高丽诗人李奎报的创作就明显地表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思想对李奎报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他的文学和理论创作两个方面。在文学创作上,主要体现在他创作风格的豪迈和创作内容的和谐自然上。在理论创作上,主要体现在他品评文章时的"求真"态度上。  相似文献   

11.
试论儒道思想对中国古代悼亡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代的“悼亡诗”是一种独特的写作范型,完整意义上的“悼亡诗”应该包括悼妻诗与悼夫诗。儒道思想在悼亡诗的两个核心主题———生死观和情爱观两方面具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方东美哲学的发展过程中,不变的是一直推崇道家哲学,方东美认为,道家哲学接引了传入的外来佛学,并且帮助佛学在中国本土扎根。他虽然认为佛学理论同道家哲学接触之后,产生的是"交互作用",但是明确地反对学术界关于新道家哲学(魏晋玄学)受佛学影响的观点。他否定佛家思想对当时的道家哲学("新道家哲学")的影响意在表明新道家哲学在佛教传入中国时就已经产生,并非受了佛家思想的影响之后才产生。道家哲学与佛学结合的方式是"格义",导致的后果是印度佛学的"华化"。  相似文献   

13.
酒意象在宋词中的出现频率相当高,两宋知名的词人无不善于以酒意象入词,而酒意象折射出的是词人的道家人生哲学。道家思想对词人的人生哲学产生影响,进而促使其与酒结缘,在词作中大量运用酒意象。这体现了宋代词人对个体生命欲求的肯定、对功名的蔑视、对道家思想的回归、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14.
道家站在自然宇宙观的高度,从人类生命与宇宙生命的统一中来认识生命本质,崇尚自然,尊重生命,追求生命的超越和精神自由。这种自然主义生命观,不仅摆脱了神性,超越了物性,同时也超越了人为的德性,为化解生态危机和人性异化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石,对建立和谐的自然、社会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房中术是道教主要法术之一,在中晚唐十分流行。服食丹药与房中术是通向长生的两个主要途经,且服食有助于房中术养炼。而这恰好符合此时文人既嗜欲又延年的社会文化心理。房中术对中晚唐文人艳情意识的催化有着重要作用,进而促成了艳情诗在中晚唐的勃兴。  相似文献   

16.
"真性"论、"真心"论和"真行"论,堪称标识全真道哲学思想特征的三个基本环节。这三个基本环节既表征着"全真"哲学的逻辑建构,又分别从本体论、功夫炼养论和思想、道德行为方面折射着该哲学的意蕴和去伪存真的理论底色。在今天的改革大潮面前,全真道倘若选择向其早期优秀哲学传统回归的路径,可能更有益于其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白诗歌中蕴藏着道家思想文化的内涵,并展示了人生价值的境界,而“道”之境界就在于对人生价值的探究与认识。道家思想文化的本质,是发挥主体的“守静”修炼和自我“反观”的智慧,而超越人为的欲望,以实现人生的价值准则,进而实现人与社会的整体和谐。其核心是通过“无为而为”的自然法则,达到“固于道”的境界。李白诗歌所揭示的自我人生体验的心理,正是老子这一哲学思想澄迈的具体展现。探求李白诗歌深层次的思想文化意蕴可知,李白的思想不是儒道合并,他深谙道家思想文化之精髓,巧用道家政治智慧之灵光,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出发,凭借其所奉行“功成身退”的生活原则,以实现他理想社会的政治主张。他的道路是现实的,手段是有效的。他是对道家思想文化理解得较为准确,对道家政治智慧运用得较为有效的一个。  相似文献   

18.
“生死学”是由著名的美籍华裔学者傅伟勋教授于1993年所创立。傅教授将中国心性体认本位的“生命学”和西方对死亡现象做客观研究的“死亡学”统合为“生死学”。为了使每个活着的人、尤其是离死亡尚远者都能从对生死的研究中获得教益,提升现代人之生活与生命的品质,还需要大力开展生死哲学的研究。本文将从生死学、生死哲学产生的学术及社会背景入手,分析生死学与生死哲学的学科特征、主要研究的议题,并阐述其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前有些山水画家的创作出现与传统哲学思想相分离的倾向,画作以照像写实的手法描摹山、水、树、屋等,显示出画家对中国山水画的精髓即哲学思想研究甚少。中国山水画经过漫长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无不体现着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即道学。通过揭示早期山水画的艺术本质特征,使山水画家从“艺与道合”、“澄怀观道”、“含道映物”的独特审美理念中得到启悟,从而领会山水画的最高境界是心象与自然的高度合一,以此使当代山水画在正确的轨道上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许地山一直生活在浓厚的佛教氛围之中,自小就熟读佛教经典,并对佛经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因此佛教情缘便必然成为他一生中挥之不去的创作情结,使得他的作品无不饱含着佛经的元素。佛经对许地山文学创作的影响,很鲜明地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佛经话语的直接引用或间接化用;二是佛经意象在作品中的大量出现;三是“生本不乐”、“顺其自然”、“普渡众生”等一些佛教义理在作品中的反复宣扬;四是佛经的变文和譬喻等文体形式的巧妙借鉴。佛经对许地山创作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作品的艺术特征方面,而且还体现在文学创作思想和理论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