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古代没有国旗。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外交的需要,清政府根据中国的传统,龙是至高无上的圣物,又根据五行之说,认为中央属上,是黄色,因此决定在黄色旗上取龙的图样,旗面是三角形,这就是我国的第一面国旗,称“黄龙旗”亦称“金龙旗”。1900年,清政府为和其他国家的国旗样式一致,把三角形改成长方形。辛亥革命以后作废。 1905年,孙中山成立同盟会时,考虑制定未来民主共和国国旗,决定以横排红、兰、白  相似文献   

2.
美国首任驻华公使蒲安臣(Anson,Burlingame)是在中国实施“合作政策”的关键人物。由于他在实施“合作政策”中,“遇有中国不便之事,极肯排难解纷”,从而赢得了清政府愈来愈多的好感和信任,以致委派他“充办理各国中外交涉事务大臣”出使美、英、俄等国。蒲安臣出使欧美各国及《蒲安臣条约》的签定,标志着“合作政策”取得了“成功”。但是,长期以来,史学界只注重对“合作政策”的成果、《蒲安臣条约》进行研究,而对蒲安臣实施的“合作政策”背景、情况及实质却论述甚少,本文拟对此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1868年2月,以原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为首的清政府第一个外交使团出使有约各国,4月抵达美国,7月28日,和美国国务卿西华德签订了一项由西华德起草的《中美续增条约》(共八条),即“蒲安臣条约”. 对于“蒲安臣条约”,长期以来,我国学者褒贬不一.大体上说,1949年建国前,从华工在美利益和互惠对等原则出发,对这项条约基本上是肯定的.如梁启超、肖一山  相似文献   

4.
1868年清政府派遣已卸任的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又译蒲麟痕,任期是1861—1867年)以“钦差大臣”的身分,前往美国和欧洲各国办理交涉。这是一件特殊的外交事例。蒲安臣以美国使臣权充中国使臣,以美国人而代表清政府又同美国政府签订条约,这种事  相似文献   

5.
小朋友们,还记得新年里跟着爸爸妈妈到各家各户拜年吗?那么多的叔叔阿姨、舅舅姨妈,搞得我们都晕头转向了,可爸爸妈妈却从没敲错门过,为什么呢?因为家家户户门上都有“门牌号”,门牌号就是用来区别每户人家的标志。其实我们的祖国也有自己的“门牌号”哦,那就是国旗、国徽和国歌。认清它们,是每个中国人的必修课。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关于国旗、国徽、国歌的基本知识吧。旗QI国GUO国徽1949年9月27日下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星红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国旗旗面为…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国旗五星红旗(图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旗面为红色,长方形,长与高为三比二。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一星较大,外接圆直径为旗高十分之三,居左;四星较小,外接圆直径为旗高十分之一,环拱于大星之右。旗杆套为白色。1949年6月新中国成立前夕,新政协筹备会议决定成立国旗、国徽图案初选委员会,并在《人  相似文献   

7.
蒲安臣是一位绝无仅有的既担任过美国驻华公使又担任中国首位使节的美国人。对于蒲安臣以及蒲安臣使团,以往一些学者从阶级斗争的角度予以批判。然从新史料中发掘新意,对蒲安臣使团应予以新的认识和评价——蒲安臣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它促进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了解,沟通了中西间交流和往来;促使了中国传统礼仪制度向近代外交礼仪制度的转变;也为清政府赢得了十几年的太平岁月。  相似文献   

8.
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中国始有国旗,肇自民国。虽然清帝因被迫开放而采用镶嵌着飞龙戏珠的黄龙旗为“中国旗式”,然而龙之为物象征着九五之尊,黄色又是清帝专用之色,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黄龙旗代表的不是国家而是帝王,黄龙旗只能说是国旗之前身与雏形。而民国不仅开创了现代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积极开展系列化德育活动,形成了鲜明的德育特色。(一)“爱五旗”教育多年来,我们坚持开展“爱国旗、爱党旗、爱军旗、爱团旗、爱队旗”的系列教育活动。从1984年开始,我校就坚持升国旗制度并开展了系列教育活动。我们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图案设计者——曾联松介绍了国旗设计的构思、经过及丰富的内在含义和象征意义;请开国大典五星红旗护旗、升旗手——李厚甫给学生讲开国大典毛主席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盛况,并参加了我校升旗仪式;天安门国旗卫士护卫国旗的英姿彩照在我校展出;我们还多次组织师生到天安…  相似文献   

10.
王韬(1828—1897),初名利宾。江苏长州(今吴县)人。1845年中秀才,改名瀚,次年考举人不中,弃科举。后受聘到上海墨海书馆教书。1862年因“向太平军上书”一事,遭清政府通缉,达香港,更名韬,字仲,号紫诠。1867年移居英国,1884年定居上海。晚年写著作多部,其中反映其经济思想的名著当为《园文录外编》和《园尺续》。王韬的这两部著作,集中反映了他商业观念转变的过程:即王韬从一个封建传统的“重农抑商”者,逐渐转变为“恃商为国本”[1]的重商主义者。本文试就王韬商业观念之转变,透视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发展道路。1862…  相似文献   

11.
江淮一览     
白湖二中附小开展“五旗”教育最近,白湖劳改局第二中学附属小学,对全体学生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五旗”教育。所谓“五旗”,就是国旗、党旗、军旗、团旗和队旗。学校将五面红旗集中挂在一起,向学生逐面讲  相似文献   

12.
关于 1928年 12月 29日张学良“东北易帜”,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课本《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和初中课本《中国历史》第四册中,分别是这样写的:“张学良降下原北京政府的红黄蓝白黑五色旗,升起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张学良“将过去的五色旗,改为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而湖南岳麓书社出版的初中课本《中国历史》第四册中却是这样写的:张学良“将过去的五色旗,改为南京国民政府的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以上课本均为1996~1998年新课本。) 因此,许多历史教师提出,张学良“东北易帜”的旗帜究竟是…  相似文献   

13.
据《工人日报》5月7日报道,新南非的正式国歌为《上帝保佑非洲》,非正式的国歌为旧的《南非的呼唤》,新国旗是一面象征种族团结奋进的“六色旗”。 《南非的呼唤》是大选前白人统治时期的国歌。由于它带有种族隔离的成份,故而不能成为新南非的正式国歌。但是,为了体现种族和解、团结的精神和照顾白人的情绪,它可以在一定的场所被当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黄埔区荔园小学有一件镇校之宝——"中国第一旗"。这是一面曾经飘扬在天安门广场的第13号国旗,它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历程。每届新生都会在入校第一天参加庄严的升国旗仪式,高唱国歌,抚摸国旗,并与国旗合影,体会在国旗下成长  相似文献   

15.
针对《语文教学通讯》A刊2015年12期发表的《也谈“圆规”与杨二嫂》一文认为“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中的“圆规”之修辞手法,之所以是借代而不是借喻,主要在于它是杨二嫂的绰号这一观点,文章从绰号、借代、借喻与借代的区别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其进行了反驳,认为“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中的“圆规”是比喻式借代,而不是绰号式借代.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没有国旗,但盛行军旗。《周礼》、《诗经》及诸子百家的著作中就有五花八门的旗帜。《墨子》中还专立有《旗帜》一章。所谓“旗,表也,所以表明其中心”(《左传》注)。农耕社会,战争频繁,旗帜用于军事有多元功能。它可作为军队的标记,“以旗致万民”(《周礼·大司徒》),秦末,陈涉、吴广就曾“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以聚集抗秦队伍。或用以指挥军队进退,《左传》就有郑国将军颖  相似文献   

17.
上海是日本幕末官方主动开展与中国交涉的首选地。在1862年到1868年间,日本德川幕府多次派员到上海或通过英国人转送信函给上海道台等方式,试图与中国建立通商贸易及派驻领事等外交关系。在1871年清政府与日本明治政府修订《修好条规》的过程中,上海经验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风雨无阻     
早晨7∶00升旗,下午5∶00降旗是旗手的任务。每天如此。风雨无阻。——题记我终于如愿以偿了,光荣地成了一名校园升旗手。授旗仪式很简单,那天下午5∶00,老旗手照常把国旗降了下来,郑重地把国旗递到我们几个新旗手面前,“同志,请受旗。”严肃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眼里尽是殷殷的不舍。我们庄重地接过这面旗帜,异口同声地回答:“风雨无阻。”  相似文献   

19.
课本第 3页 :“……张学良降下原北京政府的红黄蓝白黑五色旗 ,升起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我们都知道 ,北京政府的五色旗 ,是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时被确定的国旗 ,现在张学良降下了它 ,升起的也应是国旗 ,南京国民政府的国旗是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它是190 5年同盟会成立时制定的《革命方略》里第一次规定的 ,是蓝白红三色旗 ,蓝色象征自由 ,白色象征平等、光明 ,红色象征博爱。 192 1年孙中山任非常大总统时明确党旗和国旗分别为青天白日旗和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仍以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国旗。张学良易帜升起的恐怕…  相似文献   

20.
对学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要以此为起点,渗透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教育,把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深入下去、步步上升,为培养一代共产主义新人而不懈努力。一、低、中、高年级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要求低年级: 重点进行“五旗一徽”教育。使孩子们认识“国旗、党旗、军旗、团旗、队旗、国徽”,初步知道各面旗帜的来历和意义,学会识别并会讲“五旗一徽”的图案及颜色的象征意义。懂得升旗仪式和尊敬“五旗一徽”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