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教育分层意识的考察 氏族首领的民主推选转变为世袭,形成最初的部落显贵。这些显贵把权力和财富集中在手里,不断增强其特权。反映在教育上就是部落显贵逐渐垄断了文化教育。部落首领需要管理生产、指挥战争、协调内部关系、主持宗教仪式等方面的专门知识。他们利用特权,用世袭的方式把知识垄断起来,使之成为巩固自己显贵地位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2.
我国科学教育历史考察及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科技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映射到教育上来人们也就愈发认识到科学教育的重要。反观我国的科学教育现状,却又与当今的科技发展态势以及人们对科学教育重视的初衷是那么的不协调。究其原因何在呢?这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因素,本文拟从纵向上反思我国的科学教育。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的高等师范院校要不要独立设置,怎样看待和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这是高等师范教育长期争论的一个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这个问题涉及的方面很多,意见纷歧,观点不一,其中不少是与我国近代教育史上出现过的争论有着某种历史的联系的。本文试图围绕我国近代高等师范教育独立体制的几次重大争论,作一历史的考察(这里的历史考察,将集中于这些争论所提出的高师教育的各种内部关系,而未涉及这些争论的政治背景以及高师教育的各种外部因素),以期有助于进一步深入探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性别平等教育经历了一个从显性的性别非平等阶段到显性的性别平等阶段的发展过程,即在官方的教育法规、制度中,男女学生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享受教育资源等方面由差别区分向平等对待的转变。但由于性别差异定势的大众心理惯习的延续,在显性的性别平等教育制度下,还蕴藏着隐性的性别差异教育表现。  相似文献   

5.
近代外语教学在特殊历史情境下展开。虽然受时代局限,存在许多问题,但一些经验仍值得借鉴。近代外语教学所强调的语言学习与西方文化并进,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并重的教育理念,经世致用的教学观念以及重视多样化和本土化的教学,重视语言知识输入、强调先学后用、重视中文学习等等,都给当代英语教学以很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7.
考察建国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资助制度的发展历史可知,中职资助制度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52年至1982年,人民助学金制度时期;1983年至20世纪80年代末,人民助学金逐步退出,以奖学金为主的资助制度建立;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职资助体系建立.目前,我国中职资助政策的范围逐步扩大、标准有所提高,形成了以国家助学金、免学费为主,以校内奖学金、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校减免学费等为辅的资助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化的意识产生于鸦片战争之后。自魏源要求“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始,至今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国人追求现代化的意识,大致经历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意识、新民主主义现代化意识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意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现代化意识反映在实践层面上,即形成了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等一系列现代化的实践活动。对中国近代以来不同内涵、方向的现代化意识和实践的考察,不仅有助于我们对中国现代化历史的认识和了解,而且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重点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过程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和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探索和建设过程,既是我们加深对政治文明发展规律认识的过程,也是我们将政治文明建设事业推向前进的过程,其历史教训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从教育思想发展史角度,对教育目的理论作历史的考察,并结合我国实际,谈谈如何确立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一纵观人类教育思想发展史,关于教育目的理论的表述,大致可归为三种类型。 (一)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这类教育目的理论认为: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必须以社会的价值标准来衡量教育的价值,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古代斯巴达,国家是至高无上的,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能够克制自身的欲望、无条件地效忠祖国的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一项建立完美国家的计划,而这个理想国家的教育制度就是以  相似文献   

11.
西方科学教育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对19世纪下半叶西方科学教育史的考察首先,评介了早期对科学教育进入学校课程作出过巨大贡献的教育家斯宾塞,赫胥黎,赖斯和艾略特等人的科学教育思想。其次,对小学科学教育中出现的三种科学课程与教学模式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12.
信心是力量的来源,党的信心教育能够将强大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党的创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以“救国”为主题开展信心教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主要以“兴国”为主题开展信心教育;改革开放以来,主要以“富国”和“强国”为主题开展信心教育,帮助党员干部和群众坚定信心,奋勇前进.梳理百年来...  相似文献   

13.
仅有二百多年历史的美国,如今已成为一个经济发达、科技先进、军事实力雄厚的头号强国。美国能成为后起之秀,照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视教育,特别是创造性教育,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本文拟就美国创造性教育的历史进行考察,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4.
科学教育理论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教育发展到今天,大致经历了与三次产业革命相适应的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的科学教育实践基础上分别产生了斯宾塞、杜威和布鲁纳的科学教育理论,这些理论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科学教育的实践。历史地考察这些有代表性的科学教育理论,揭示不同理论的不同特点以及科学教育理论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教育研究方法随着人类认识能力和哲学方法论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它萌芽于经验和思辩的方法,在实证化和分析化的科学性追求中逐步形成,并在人文化和综合化的确立中逐步成熟.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普通高中教育该如何定位引起了广泛争论,为清晰地认识这一问题,本文对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定位进行了历史考察,梳理了不同时期的普通高中教育定位情况及相关讨论,探讨了影响普通高中教育定位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18.
国际关系学研究的国家意识是该国对"自身"、"他者"和国际社会的一种认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容和历史发展过程.国家意识的构建既表现社会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共性,也表现出不一般的特点,呈现地区差异和时代特征.它来自于人类的国际关系实践,同时对国际关系实践的发展起反作用.对国家意识进行历史考察和理论思考,将对人们认识国家意识的变化、发展轨迹和进行国际关系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际关系学研究的国家意识是该国对“自身”、“他者”和国际社会的一种认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容和历吏发展过程。国家意识的构建既表现社会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共性,也表现出不一般的特点,呈现地区差异和时代特征。它来自于人类的国际关系实践,同时对国际关系实践的发展起反作用。对国家意识进行历史考察和理论思考,将对人们认识国家意识的变化、发展轨迹和进行国际关系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教育研究的历史意识与逻辑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出发,批判了教育研究中历史与逻辑相脱离的现象,探讨了教育研究中的教育历史观,考察了教育历史与教育逻辑的关系,认为教育研究应具有历史意识和逻辑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