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钓友李菁华问:在水底淤泥较厚的水域垂钓时能否使用炸弹钩?用哪些方法较好? 答:在水底淤泥较厚的地方垂钓,可以使用炸弹钩,不过在钓具、钩饵及操作方面应作些调整。从钓具上说,如用海竿配炸弹钩时,所用的坠宜用片状坠,它入水时受水的阻力大,不致深沉泥层。又由于水底有泥,坠、饵不易移位,所以可用较轻的坠。炸弹钩的脑  相似文献   

2.
海竿远投炸弹钩原组装法是主线穿空心坠后打死结环,在环上挂炸弹钩。在实践中我遇到两个问题:一是在抛投中铅坠和炸弹飞进时相互干扰,落水后炸弹钩和坠缠绕在一起,妨碍鱼吃钩后竿线的灵敏度;二是遇到有淤泥的水底,铅坠把炸弹钩拉到泥里,鱼难吃到饵钩。两者对钓获量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巧用炸弹钩     
符兴肃 《钓鱼》2009,(4):49-49
海竿装上炸弹钩,由于钩多,诱钓合一,抛得远,因此很适合在江河水库里钓大鱼。底钓时,一般都是在钓线上先穿一个大活坠,然后紧挨着坠挂上炸弹钩。这种钓法有两个缺点:第一,饵团投出后横卧在水底,有半数钩被压在泥沙里,只有嵌在饵团上半部的钩才有中鱼的可能(图一);第二,收线换饵时钓线被坠压在水底,钩只能随坠沿水底滑行。  相似文献   

4.
很多湖泊水库,由于建库年代久远,水底腐殖质和有机物较多,加之日复一日的沉淀和积累,使水下形成了很厚的淤泥。特别是历史悠久的湖泊和水库的老河道(未建库时就有的旧河道)既是窝藏大鱼好地方,又是淤泥深厚的地方。平时用手竿钓鱼尚可,一旦使用海竿炸弹钩钓鱼时,会因铅坠和团饵的重量关系,使钩饵铅坠陷入泥中,失去了诱鱼的效力。如何在有淤泥的钓点钓鱼?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的钓迷。笔者根据过去的垂钓实践总结出:有淤泥的钓点同样可以钓获鱼。但必须方法得当,确保钩饵不陷入泥中,你就成功一半。这三种钓法,具体如下:一、使用轻坠。在原来正…  相似文献   

5.
用蝇蛆钓鱼,鲤鱼鲫鱼都爱吃。这是许多钓友常用的钓饵。但蝇蛆钓饵都是用在单钩或双钩上。在组钩(炸弹钩)上应用,则未听说过。那是去年5月中旬的、个星期天,有钓友相约,胡乱吃了早饭,带些面粉和两星期前未用完的炸弹钩饵就匆匆上路了。到水库边一看,又酸又臭的炸弹钩饵中长满了白色小蛆不停地蠕动。又没多备饵料怎么办?只有一坨挂在炸弹钩上试试。但饵料因发酵变得很稀,连甩两坨都“天女散花”了。不得已只有把上好钩的饵团放在手心里小心抛到不太远的地方,也不敢紧绷钓线怕钩饵分开。在完全不报任何希望的情况下,过了大约40分…  相似文献   

6.
《中国钓鱼》杂志1998年第四期刊登了董毓柏先生《海竿炸弹钩面饵制作新法》的文章,我有不同的看法,愿与董先生切磋。1.炸弹钩与面饵不能混为一谈用锦纶软线拴就的组钩(有的称钩组或钓组),可以使用软、硬糟各种不同性质的钓饵,钓友们通常的说法是用什么样的钓饵装钩就叫什么钩,如用松散原料装就的炸弹钩,其实指的是饵不是钩。炸弹钩的特点就是“炸”,这是一个特定的名称,如果不炸,就不应叫炸弹钩。董文所说的原料用一半面粉,还加糯米粉、粘米粉,这完全是面饵,而且还是一种耐水浸泡的粘面饵,与炸弹钩不搭界,不应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7.
改造炸弹钩     
李世兴 《钓鱼》2004,(13):23-23
现在钓鱼人所使用的炸弹钩组,多是渔具厂家按照统一规格制造生产的,多数厂家出厂的炸弹钩组是用六只伊势尼钓钩、一个小塑料管分线器、一个托饵簧组成。在组装结构上是六只钓钩的子线和托饵簧的拴线连接在一起,用穿心扣牢牢锁死。用这种方法组装的炸弹钩组和鱼饵组成炸弹钩饵团,非常适合在湖泊、水库等大水面上钓大鱼,所以深受钓鱼人喜欢。  相似文献   

8.
李哲 《钓鱼》2004,(13)
提及抛竿钓鱼就不能不说炸弹钩。抛竿使用炸弹钩钓这是抛竿钓鱼的最基本方法,也是主流钓法,相信所有喜欢使用抛竿钓鱼的钓友,初学抛竿时都是因为看中抛竿钓得多钓得大,很少有人是从串钩开始抛竿钓的。当然,这也有例外,不过可以肯定地讲,抛竿最有诱惑和最具影响力的,就是炸弹钩团饵钓法。特别是钓大鱼,它的成功率和可靠性是其它钓法所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炸弹钩团饵钓法,主要用于湖泊,水库等自然水域,它主钓的对象鱼很广,面很宽,通常用手竿可以钓取的鱼,只要钓点选择正确,用饵有针对性都可以钓上,它对水下的自然条件要求也不高,无论是水下淤…  相似文献   

9.
海竿炸弹钩钓鱼是许多钓友喜爱的钓法。而面饵的配方和制作又是获鱼多少的重要因素,多年来,绝大多数钓鱼爱好者,非常重视炸弹钩饵的配方,对制作方法却不太重视,一直坚持将炸弹钩饵抛入水中后,3分钟自动散开为最佳传统制作方法。本人根据多年来的实践,认为此法欠妥。炸弹钩饵抛入水中即自动散开,并不一定能将钩全部遮盖,即使能将钩全部遮盖,小鱼一闹,或者大一点的鱼一碰,鱼钩即会暴露,如不及时更换饵,鱼很难上钩,既延误了时机,又造成了很大浪费。一天下来,每个竿平均需用饵1千多克,很多时间和体力消耗在抛收竿上,鱼咬钩的…  相似文献   

10.
组钩、爆炸钩和飞钩,是海竿垂钓必备的挂饵钩组。它们虽然类似,但拴法有别,作用不同。组钩组钩和爆炸钩拴法相同,都是使用12~16厘米多股尼龙软线拴制而成,一般6~8只钩。不同之处是在挂饵方面。组钩突出的特点是挂粘性较大的面饵,下在水中个把小时不化。主料是面粉和玉米粉蒸煮后,加曲酒和香料等炮制而成。在挂饵方法上分为球型、扁圆型和葡萄珠三种。在有乱石、多杂草和风浪大的水域使用效果较好。这种组钩历史悠长,一般钓者均会使用。爆炸钩(亦称炸弹钩)其实是组钩的另一种用法。爆炸钩所用的挂饵是松散糟食,下到水中3~5分钟就全部散开…  相似文献   

11.
安徽程学球、广西杨一舟问:组钩和炸弹钩的组装和使用方法。 组钩,有的叫钩组,有的叫钓组(钩组和钓组还应包括串钩),也有的叫集团钩。它们一般是以6~10枚钩并列拴成一组,其中最常见的为每组6钩或8钩。此外,还有一些是根据垂钓需要由钓手自行设计的各种形状的组钩,如将饵团捏成多角形的雪花组钩,夹豆饼块的豆饼组钩,带弹簧饵托的组钩等。  相似文献   

12.
炸弹钩钓组炸弹钩,也称爆炸钩,组钩、团钩,常见的有子母型、豆饼钩、飞钩。炸弹钩一般为6只一组,多为锦纶编织线作为子线扎制。其主要用抛竿沉钩底钓钓取个体较大的鱼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钓钩。在面广水深的水库、湖泊等自然水域,深受广大钓迷的欢迎。炸弹钩钓大鱼的原理:将糟食饵捏制成团再把鱼钩按6个方向,嵌入3~5厘米的团饵中。钩饵入水后3~5分钟,饵团膨胀。当鱼吸食饵团时,钩饵进入鱼嘴。鱼感到有异物欲吐,锋利的钩尖已刺入,在鱼儿转变方向时扯动用于定位的铅坠,铅坠的作用力将鱼钩牢。当鱼儿越挣扎,钩子就会钩得更紧。使用炸弹钩钓组铅坠越大,钓钩的穿刺力就越大。炸弹  相似文献   

13.
敖志群 《中国钓鱼》2001,(12):11-11
随着钓技的提高,人工养殖水面已不能满足我的钓“瘾”,近几年我时常出没于野塘和天然湖泊周围。刚开始由于对野钓环境的不适应,常常战绩不佳,在这几年的摸索中,我发现在野塘和湖泊垂钓,爆炸钩起鱼率很低,有以下几种因素影响:其一,水底淤泥过厚饵沉于淤泥中,直接影响诱鱼性和鱼的吃钩;其二,是水中小杂鱼过多,特别是水库中尤为常见,时常是饵料入水后,还未完全雾化就被小杂鱼抢食一空,  相似文献   

14.
王敏 《钓鱼》2005,(13):35-35
很多有水草的池塘,塘内溶氧充足,水底淤泥肥厚,鱼星很多,但经常出现鱼不咬钩的现象。经过笔者反复观察后,发现当钩落底时,由于铅坠重量的原因,将钩带进淤泥,使鱼不容易发现钩饵,减少了鱼上钩的几率。  相似文献   

15.
在泥塘打投竿,有时会碰到饵钩埋入泥中造成不上鱼的现象,鱼儿没法看见故为失败之因。于是乎就在炸弹钩上下功夫,务必使钓饵不沉底浮于地面我有一招,可解决此问题。用塑料泡沫制成托饵  相似文献   

16.
关新铭 《钓鱼》2010,(7):49-49
甩大鞭配以“抬头”钩钓组,是传统钓诸多技法中的一种。这种独特方法在早、仲春季节使用效果奇佳。其它季节在水底有淤泥、有水绵和脏乱的坑塘河道等场合使用“抬头”钩,效果也非常突出。  相似文献   

17.
张忠江 《钓鱼》2009,(5):49-49
以前使用海竿炸弹钩垂钓时,为防止因紧钱或风吹线造成炸弹钩饵产生位移,一般会增加配重,以便抛的远。我地采用的方法一般都是在海竿主线±穿枚扁圆形通心铅坠,然后在主线端系一个套扣与炸弹钩的连接环连接。  相似文献   

18.
在水底悬浮物和淤泥较多的水域垂钓,饵钩(尤其是带坠朝天钩)一落底,常会陷入其中,尤其是用活蚯蚓饵挂钩,蚯蚓沉底后稍稍蠕动就能钻入浮泥之中。另外,进窝的鱼儿一多,相互争食抢饵,头动尾摇,不断掀起饵粉和泥浆杂物,躺底沉睡的饵钩难于被索饵的鱼儿发现。这时,如要适时采用底浮钓,效果会比较好。  相似文献   

19.
王敏 《钓鱼》2005,(13)
很多有水草的池塘,塘内溶氧充足,水底淤泥肥厚,鱼星很多,但经常出现鱼不咬钩的现象。经过笔者反复观察后,发现当钩落底时,由于铅坠重量的原因,将钩带进淤泥,使鱼不容易发现钩饵,减少了鱼上钩的几率。根据上述的情况,我组配了一套钓组,它的特点是单钩、小坠、七星漂、细线、泡沫粒。其关键部分是泡沫粒和坠的搭配。泡沫粒要取大号的,优点是利用泡沫粒的浮力,把钩饵悬浮在淤泥层表面,同时泡沫粒的白色能吸引鱼的注意力。这种钓组不但适用于塘水肥淤泥厚的荷塘和鱼池,同时也适用于一般小水库和河流,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适用淤泥钓的钓组!南…  相似文献   

20.
一般野水塘塘底都积满淤泥,当用串钩抛钓时,底坠的重量会把第一枚钩带进淤泥,使原本上鱼率最高的触底钩变成没泥钩失去功效。可在坠后加入一枚红枣大椭圆形浮漂,再在串钩的尾部加入一枚花生米大小的通心坠,以降低串钩与水底间的角度,使串钩与水底尽量呈平行。试用效果比一般串钩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