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重点概念解释: 1、语法:是客观存在的用词造句的规律。 2、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的词的类别。 3、词性:个别词的词类屑性。 4、语法功能:指词的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和词与词的结合能力,也就是词在语句结构中表现出来的分布特点。 5、实词:是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七小类。 6、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它包括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四小类。 7、短语:是词和词按照一定方式组合起来的语言单位。  相似文献   

2.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现代汉语》以词的语法功能和词的意义作为词类划分的主要标准.其中依据词的语法功能来划分词类包括句法标准、分布标准和语法意义标准三个方面.这本《现代汉语》教材的词类划分有三个主要特点,即:把副词划入虚词一类,划分出状态词,把感叹词和拟声词归入特类.  相似文献   

3.
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特点来划分的。划分词类有三个标准-句法、形态、意义。其中句法标准应是最重要的标准。汉语中的部分词类有形态上的标志,是次要标准。意义在词类划分中能起一定作用,可当划分词类的参考标准。划分出的同类的词必须有共同的语法特征,异类的词必须有互相区别的语法特征。  相似文献   

4.
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特点来划分的。划分词类有三个标准──句法、形态、意义。其中句法标准应是最重要的标准。汉语中的部分词类有形态上的标志,是次要标准。意义在词类划分中能起一定作用,可当作划分词类的参考标准。划分出的同类的词必须有共同的语法特征,异类的词必须有互相区别的语法特征。  相似文献   

5.
截止目前为止的维吾尔语研究成果表明,维吾尔语中的词按照语义、形态、句法三条标准,分为名词、形容词、数词、代词、副词、动词、量词、情态词、助词和双词等十一种词类。这十一种词类又可以按其能否表示词汇意义,在句中能否表示一定语法意义并充当某种句法成分等,分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是具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在句中能充当某种句法成分的词。维吾尔语中,名词、形容词、数词、代词、量词、副词、动词、摸拟词等属于实词。不具有词汇意义,在句中不能充当句法成分,而仅仅连接词语和句子,帮助它们组合起来,起附加意义作用的词类叫虚词。  相似文献   

6.
1 怎样认识词类划分标准 词可以从语法角度进行分类,根据各个词在句子中的不同特点,分为若干类。因此,词的语法功能是划分词类的标准。所谓语法功能,就是一个词在短语或句子中表现出来的语法特点,就是一个词同别的词组合的能力。例如表示性质、状态的词如“伟大”、“勇敢”等可以同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如“军队”、“战士”等组合,不同其它词如表示数目的“二、五”等,表示动作行为  相似文献   

7.
纵观汉语语法发展史,将《马氏文通》确立的词类划分标准与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标准相比照,结果发现马建忠提出的词类划分标准,即以意义和句法功能为标准,至今仍是现代汉语划分词类的主要标准。由此可见《马氏文通》确立的汉语词类体系及词类划分标准具有相当的科学性。《马氏文通》在汉语语法史上的重要影响亦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微席叶的汉语词类。根据其语法著作《汉语初级读本:发音、书写、语法、句法》和中各词类归类,重点分析了其词类划分的标准。我们认为微席叶划分汉语词类的主要标准是词的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9.
纵观汉语语法发展史,将《马氏通》确立的词类划分标准与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标准相比照,结果发现马建忠提出的词类划分标准,即以意义和句法功能为标准,至今仍是现代汉语划分词类的主要标准。由此可见《马氏通》确立的汉语词类体系及词类划分标准具有相当的科学性。《马氏通》在汉语语法史上的重要影响亦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0.
1 怎样认识词类划分标准词可以从语法角度进行分类,根据各个词在句子中的不同特点,分为若干类。因此,词的语法功能是划分词类的标准。所谓语法功能,就是一个词在短语或句子中表现出来的语法特点,就是一个词同别的词组合的能力。例如表示性质、状态的词如"伟大"、"勇敢"等可以同表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早在二十年代,黎锦熙就对现代汉语的词作了分类。他是仿照西方传统语法,从意义上来划分的,提出了影响后世几十年的“依句辨品,离句无品”的词类划分原则。后来的语法著作在词类划分上一直未走出黎锦熙的路子。但汉语的特点是词类跟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因此这种词类划分原则与方法同汉语的实际情况产生了很大的矛盾。五十年代,我国语法学界关于词类问题展开了一场讨论,目的是找出适合于汉语词类划分的方法和标准。结果否定了词无定类说,指出了在方法上不能单凭意义,提出了结构关系是最重要的分类标准。八十年代,朱德熙进一步阐述了划分词类的方法和标准只能是词的语法功能,否定了意义。 在教学语法方面,五十年代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词类划分标准有两个方面:意义和语法特点。八十年代重拟的《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词类划分的标准没变,但强调了语法功能为主要标准,兼顾词汇意义。高校教学语法在理论上更新快,不断地吸收语法研究的新成果,词类划分以功能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的词,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叹词。词类的划分,主要是以词的意义和语法功能为标准的。而词的语法功能(主要指词的组合能力和在句子中的职能)是划分词类的最重要的可靠的标准。所以,要对某个词进行归类,也就是要断判一个词的词性,主要应从词的组合能力和在句子中的职能这两个方面去分析(有的词要看它们的重叠方式),找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汉语里,人们根据词汇和语法两个范畴把词划分为不同的词类。绝大部分词语都只具有某一类词的特点,很容易归入某一类,但也有少数的词具有两类或多类词的特点。在语法上,我们称之为兼类。例如:  相似文献   

14.
结构主义语法注重名、动、形等词类的划分及其于句法成分之间的有规律的对应关系,因而不能充当句法成分的结构助词“的”被看做后附成分,无法纳入这一体系之中,找到与其所发挥的作用相匹配的位置。生成语法理论则把“的”看作中心语,拥有自己的最大投射。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两种研究视角的比较,来揭示结构助词“的”从后附成分变为中心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耿雪 《现代语文》2006,(12):56-57
同印欧语言相比,汉语是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它的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一种词类可以充当主、谓、宾、定、状、补等多种句法成分.相反,一种句法成分也可以由不同的词类来充当,这是汉语语法的重要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16.
胡吉成 《当代电大》2001,(4):38-39,41
第四章 语法 语法是语言的三要素之一,是语言的核心。学习语法,一方面应掌握有关的基本理论知识,一方面应具备分析、辨别能力。具备分析能力,就是要求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语言结构,能在一个较高的层面上认识语言的特点。具备辨别能力,一是能分别语言事实的异同;二是能辨别正误,正确使用语言。1 语法概说 本节要求认识理解什么是语法,初步认识语法在语言中的地位与作用;理解语法规律的概括性、稳定性特点。2 词的分类(上) 1)词类划分标准 词类划分标准是词的结构功能,即词与词的组合能力。根据词的语法功能,首先可以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代词七类;虚词包括介词、连词、语气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要求能结合具体的词语进行词类划分。 2)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属于开放类词语,数量多,功能多,用法活,比较复杂。这三类词是词类划分的学习重点,掌握了这三类词的划分,实际上就掌握了大部分词语的划分问题,因此学习时应注意把有关问题弄清楚。  相似文献   

17.
汉语词类功能与句法成分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谓词能直接充当宾语,包括能直接充当“有”的宾语,但“有”的谓词宾语有自己的特殊性质,否认谓词能直接充当“有”的宾语会带来诸多矛盾.兼类词应当在同类词中占少数。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这门课程中,语法学习是一个难点。在本文中,笔者根据多年学习汉语的经验主要谈一谈现代汉语中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划分的标准及其运用,以供考生参考。划分词类仅从意义上分辨是远远不够的,通常大多数人认为它们的语法功能———词在句子中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和词与词之间的组合能力上来判断分析。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亦是如此。这三种词的划分看似简单,因为它们都是实词,并且有实在意义。但实际上也有许多词看似名词又好像是动词,很难判断到底要把它们归在哪一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是日常交际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类,因此掌握这…  相似文献   

19.
词类划分是现代汉语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同时,由于现代汉语词类的相关特点,造成了词类划分难。目前语法界对于词类划分的标准,一直以来争议较大,大致可分为“多重标准派”和“单一标准派”。词类的划分应着重于词的语法功能,从语法功能入手,统一标准,提出具体的划分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色彩词重叠式作为形容词,其语法特点与普通形容词大致一致,在句中可以充当定语、谓语、补语、状语、宾语、主语、插入语等句法成分.由于色彩词构成重叠式后,语法意义发生变化,它又具有一些特殊的组合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