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国长期以来坚持奉行“光荣孤立”政策,推行“均势外交”,以欧洲为外交重点,但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其他帝国主义列强积极缔结同盟应对复杂多变国际局势之时,却游离于三国同盟和法俄同盟之外,坚持以国家利益为宗旨,实施远交近攻战略,与亚洲崛起的日本谈判签订了《英日同盟协定》。这种“先亚后欧”的外交战略抉择,是英国长期以来奉行“光荣孤立政策”外交的重大调整转变,也是英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实力的具体体现和均衡理论的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华盛顿会议上,英国在不妨碍其根本利益的条件下,支持中国收回部分权利,如促使中日解决山东问题,在租借地等问题上的让步,表明英国对华政策的新变化,即通过《四国条约》替代英日同盟,利用美国制衡日本,来维护自己在华的利益。  相似文献   

3.
在华盛顿会议上,英国在不妨碍其根本利益的条件下,支持中国收回部分权利,如促使中日解决山东问题,在租借地等问题上的( ),表明英国对华政策的新变化,即通过<四国条约>替代英日同盟,利用美国制衡日本,来维护自己在华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一八九四年,日本帝国主义肆意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一八九五年迫使腐朽卖国的清政府签定了割让台湾、辽东半岛,赔偿日本军费银二万万两等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马关条约》是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空前严重的浩劫,从此俄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帝国  相似文献   

5.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了苏联,并同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进行了会谈。会谈结果于1950年2月14日,由中苏两国外交部长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条约全文共六条,于同年4月11日开始生效,有效期间为三十年。条约的主要目的是加强两国间的友好合作,共同防止日本帝国主义再起,防止其他国家与日本相勾结的重新发动侵略与破环和平。条约规定:—旦缔约国任何一  相似文献   

6.
1902年《英日同盟协约》的签订是近代东亚乃至全球国际关系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重大历史事件,它标志着重新瓜分世界的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在东亚的形成。第一次英日同盟是如何形成的?它对近代东亚国际关系产生了哪些影响?本文试对此作一探讨。英日同盟是英俄、日俄矛盾冲突并日趋激化的必然结果,正是出于共同抗俄的需要使英日逐渐从对抗走向结盟。英日两国在东亚国际舞台上原本是一对冤家对头。这主要是因为,英国作为近代最大的殖民霸主,当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世界市场基本被瓜分完毕之时,为维护其既得利益,英国就必须维持现…  相似文献   

7.
《家教世界》2014,(9):1-1
1901年9月7日在八国联军侵占了北京的情况下,中国清朝政府被迫和英国、美国、日本、俄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它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8.
一战后面对主要因日本崛起而造成的新的国际态势,英国出于全球战略的考量,废止了一度是英国远东国际战略支柱的英日同盟。其中决定性的因素有英日两国国际战略的冲突、英美全球范围内战略合作的客观需要以及两国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帝国统一体的维护等,这些因素合力的结果使得英日同盟在战后被废除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9.
1841年1月,英国以武力强占了香港岛,并在1842年8月强迫清政府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以条约形式规定了对香港岛的占领;1856年(清咸丰六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条约中规定将香港对岸的南九龙割让给英国;至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帝国主义争相划分势力范围,进行瓜分中国的准备,荚军又以武力扩大其占领地,与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北部包括大鹏湾、深圳湾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统称新界,租借期99年,新界比英国以…  相似文献   

10.
伟大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自一九五○年二月十四日在莫斯科签订以来,到今年二月十四日已经整整五年了。全中国人民莫不为庆祝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诞生的五周年而无限地欢欣鼓舞! 中苏两国人民之间的深厚的友谊,是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来就已建立了的。但在过去,这种友谊遭到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统治者的种种扼制,得不到发展。只有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有可能将这种真诚的深  相似文献   

11.
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不仅是日俄两国内外政策发展的结果,而且与列强在远东的角逐密切相关.日本挑起这次战争,得到1902年第一次英日同盟的有力支持.一日本在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获胜后,资本主义迅速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军国主义者大肆鼓吹应由日本充当"东洋之盟主".日本与沙俄在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问题  相似文献   

12.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英国一方面为谋求“英日同盟”的恢复,百般偏袒、讨好日本,另一方面为使国联从事变中脱身,千方百计地拉美国“合作”。而美国则遵循事变前与日方达成的秘密谅解,并力图使事变主导权掌控于币原外相之手。对事变处理的不同对策使英美两国在“九一八”事变时期始终处于一种“不合作”状态,这不仅极大地助长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也为英美两国以后处理远东问题埋下了互相猜疑的种子。  相似文献   

13.
反帝国主义同盟的成立有着深刻的政治哲学背景和现实背景,而美西战争无疑是触发反帝国主义同盟成立的有力催化剂。同盟成立后经历了从地区性组织到全国性组织的发展,同盟的代表人物也有着各种不同的的社会背景。同盟者们在具体主张上虽不尽相同,但他们都强调尊重自由、民主、平等等政治原则的重要性,强调《独立宣言》和宪法所确立的政治原则对美国自身行为的自我约束性。尽管同盟的活动持续了20年左右,在美国社会中形成一股反帝国主义的浪潮,但由于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的扩张主义思潮沉渣泛起,反帝国主义同盟逐渐被扩张主义的洪流所淹没。反帝国主义同盟虽然解体了,但它对美国政治和外交的影响是不可小视的。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最后30年到20世纪初是国际关系剧烈变化并最终向两极格局整合的时期.东亚格局也发生变化,此时在中国角逐最为激烈的是英国和俄国,这段时期英俄在华矛盾实质上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侵华过程中开放的殖民主义政策与封闭的殖民主义政策之间的矛盾.以1898年的旅顺口危机为界,之前英基本上支持俄在华活动,之后采取种种措施予以限制,到满洲危机时双方矛盾达到高潮.英俄矛盾变化及英日同盟的建立对东亚国际格局最直接的影响是日本政治地位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正>No.3园田大臣和邓小平副主席兼副总理的会谈(1978年8月10日)(一)关于中苏同盟条约第1631号电,绝密,特急关于中苏友好同盟条约问题,邓小平副主席的发言内容如下:①(1978年8月10日)(一)关于中苏同盟条约第1631号电,绝密,特急关于中苏友好同盟条约问题,邓小平副主席的发言内容如下:日方在和外交部长的会谈中好像提到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我已经数次对日本友人说过,这一条约实际上早已经失效了。现在,再次在政府层面明确申明这一条约已经失效。我们没有以某种形式明说这件事,说明我们并不重视这个条约。按照这  相似文献   

16.
试析“九·一八”事变中英国对日本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汪文军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9.18”事变,拉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序幕,日本的侵略扩张不仅威胁着中国的生存,也威胁着英国在远东的利益。对此,“英国采取了软弱的和解...  相似文献   

17.
1938年,纳粹德国先后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解除了“西进”的侧翼威胁。为了避免两线作战,纳粹德国千方百计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暂时“改善”同苏联的关系。当时的苏联,为了自身的安全。正在同英法两国进行谈判。但由于德国暗中与英国进行谈判,最终导致英、法、苏三国谈判不欢而散。在东方,日本帝国主义在苏联的国土上又不断地制造事端,为了避免两线作战,苏联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个条约的签订,虽然为苏联赢得了一定的建设和备战的时间,但对苏联也产生了诸多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货币条款"是1902年中英商约谈判的重要内容之一,统一货币是英国为便利对华贸易的一个重要要求,清政府一开始不愿订入条约,只愿自行整顿,后来被迫答应订入条约,英国实现了初定目标.1902年中英商约"货币条款"的谈判反映了帝国主义侵华政策都朝着深化这个趋势发展,反映了帝国主义从形成到成熟这个时代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世界资本主义经过三十年的过渡期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就在这个过程中,帝国主义国家进行了瓜分世界的斗争;而一八九四——一八九五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正是帝国主义在远东进行这种斗争的一个重要开端。甲午战争以满清战败订立了屈辱的马关条约而告结束。马关条约第六款第四项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  相似文献   

20.
随着苏联的解体,战后四十多年来对当代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巨大影响和支配作用的雅尔塔体制也随之宣告崩溃,国际政治格局由两极化向多极化转变,但雅尔塔体制曾对国际政治格局起过举足轻重的影响.1945年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和195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相条约》的签订正是雅尔塔体制在远东政策的产物,也是美苏在远东地区政治上相互斗争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