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物理缄默知识的显性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界定清楚物理缄默知识的概念,依据波兰尼缄默知识理论,通过对物理缄默知识结构的分析,探讨了其显性化机制,进而给出了物理教学中促使其显性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理念下 ,教师依然是知识传授者 ,不过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转变“灌输”知识为“活化”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让课程知识视角化 ,使缄默知识显性化 ,将书本知识生活化 ,以达到使“死”知识“活”化 ,学生能学以致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俞鸿雁 《江西教育》2024,(15):59-61
本文从“缄默知识”的特性出发,解读新课程标准中新增的“量感”概念,探讨“量感”培养的有效策略,旨在给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三维一体”目标的确立,改变了传统大纲中以知识为中心的目标,这一转变将引起知识学习方式的转变,即从注重显性知识的掌握到关注缄默知识的价值。知识学习方式的转变又会对教学过程、学习方法和评价方式等多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关注缄默知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什么是缄默知识?简单地说,缄默知识就是指那些平时为我们所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知识,相当于中国古人所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也可称之为“日用而不知”的知识。缄默知识是与“显性知识”相对而言的。与显性知识相比,缄默知识有两个关键特征:第一,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的说明;第二,不能以正规的形式加以传递。从缄默知识的角度来看,当前的教学改革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点:第一,教师必须意识到教学生活中大量缄默知识的存在,必须改变自己只是一个显性知识“传递者”的观念以及学生只是一个“无知”的人或“不…  相似文献   

6.
葛操 《政治课教学》2008,(10):27-29
一、缄默知识及其分类 Polanyi首次提出“缄默知识(tacit knowledge)”的概念。他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意义上可以用概念、命题、公式、图表等加以陈述的知识称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而在人类知识体系中存在的无法言传或不能清楚意识到的,能够被成功地运用到科学创造、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知识称之为缄默知识。  相似文献   

7.
一、缄默知识及其分类 Polanyi首次提出“缄默知识(tacit knowledge)”的概念。他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意义上可以用概念、命题、公式、图表等加以陈述的知识称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而在人类知识体系中存在的无法言传或不能清楚意识到的,能够被成功地运用到科学创造、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知识称之为缄默知识。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必须在培训中反思个人的教学知识,尤其是缄默教学知识。适应新课程的教师培训模式有“理论 反思”模式、“案例 反思”模式、“实践 反思”模式。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实践知识具有“缄默”的本质。教师知识缄默性的生成是由“内隐学习”的存在、教师作为实践者的角色以及实践知识本身的特征决定的。促进教师实践知识的习得对教师的成长非常重要。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善于借助自己的缄默知识来开展教学活动,同时也要不断地揭示实践过程中生成的缄默知识,使其显现出来,达到系统化、明晰化。  相似文献   

10.
缄默知识是一种自己获得的,很难明确其意且无法表达清楚地一种不明确的,不规则的知识。在物理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进一步对其挖掘,特别是物理知识的概念化和其中蕴含规则的缄默知识,以及教材插图,教材习题以及例题探索之中蕴含的缄默知识。学会引导学生运用缄默知识对物理学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到物理蕴含的特殊规则,并在学习过程将缄默知识进行内外化分析,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以达到促进学生物理学习的健康态度。  相似文献   

11.
通过数学教学论课程“过程+体验”模式的构建,充分挖掘、及时激活师范生心目中的数学教学“缄默知识”,在过程中感知其“缄默知识”并形成和丰富自己的“缄默知识”,反思自己的实践以及所观察的教学实践,有效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他们适应数学教育教学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文从“缄默教育知识”的角度对我国当前的师范教育改革提出了若干建议 :(一 )教育学课程 :采用“案例教学”,通过“尝试问题解决”,发展师范生的缄默教育知识 ;(二 )教学法课程 :采用“临床教学研究”,通过“活动分析”,整合师范生的缄默教育知识 ;(三 )实践性课程 :通过教育实习 ,习得实习指导教师的缄默实践知识。以期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提升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 ,使师范教育能够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3.
一、“缄默知识”的概念及特征 简单地说,缄默知识就是指那些平时为我们所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知识,相当于中国古人所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从概念关系上看,缄默知识是与显性知识相对而言的,两者共同构成了人类知识的总体。英国学者波兰尼指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的,  相似文献   

14.
长久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真正的知识是明确的、客观的、超然的、非个体的,与个人无关;知识必须经得起经验的检验,不得超越经验。在这种知识论体系中,“个体”消失了,“客观”垄断了整个知识世界。随着人们对“理想知识”的追求,对知识的本质认识越来越深刻,知识不仅是客观的,更具有个体性、情境性和缄默性等特征。而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缄默知识对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基础性、导向性的作用。因此,如何更好地发展学龄前儿童(后文均简称儿童)的缄默知识,是教育者和家长们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缄默知识”(Tacit Knowledge)这个概念,是1958年英国著名物理化学家和思想家波兰尼(M.Polanyi, 1891-1976)在《人的研究》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的。“缄默知识”(又称“默会的知识”、“内隐的知识”),主要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它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是一种经常使用却又不能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予以清晰表达或直接传递的知识。波兰尼在研究缄默知识的时候曾注意到它与教学的关系。他一方面认为显性知识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得以传递,另一方面认为这种显性知识的传递只有通过缄默知识的应用才能获得成  相似文献   

16.
缄默知识引导着幼儿教师的教育行为,获得和拥有丰富的缄默知识有助于幼儿教师专业成长。重新诠释“知识”的内涵、反思自身的教育实践行为、正确运用教育叙事策略、建立学习共同体,是幼儿教师建构缄默知识,实现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邢云开 《物理教师》2008,29(2):9-10
习题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习题教学的作用有:一是巩固概念、规律,反馈信息,了解教学效果;二是深化、活化知识,培养思维品质,提高应用能力;三是训练科学表达能力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随着新课程的推广,习题课仍是物理教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种课型,师生对此都十分重视.如何在习题教学中体现新课程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是摆在广大物理教师面前的一个极具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的课题.笔者就新课程下物理习题教学中存在的要素进行研究,得出“表达”、“体验”、“探究”和“评价”等要素.  相似文献   

18.
一、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现实”中的物理知识 初中物理教师在使用新课标的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利用物理学科特有的优势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作出明确规定,除书本知识之外,还有另一类知识,就是日常生活的知识,而这种知识对于实践中的人来讲才是最为根本的知识。《物理新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目标的阐述中,首次大量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刻画物理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论从“缄默教育知识”的角度对我国当前的师范教育改革提出了若干建议:(一)教育学课程:采用“案例教学”,通过“尝试问题解决”,发展师范生的缄默教育知识;(二)教学法课程:采用“临床教学研究”,通过“活动分析”,整合师范生的缄默教育知识;(三)实践性课程:通过教育实习,习得实习指导教师的缄默实践知识。以期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提升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使师范教育能够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20.
1缄默知识 1958年,英国物理学家、思想家波兰尼在《人的研究》中指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人们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图表、数学公式等来表达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达的,很难用言语、文字或符号表达的知识,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后一种知识就称为缄默知识。缄默知识分为三个层次:无意识的知识,能够意识但不能用言语表达的知识、能够意识且能够用言语表达的知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其实存在着“连续性”和“衔接性”。在显性知识的获得方面,缄默知识可以起到一种基础、辅助和向导作用。也可能干扰和阻碍与之不一致或相冲突的显性知识的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