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这是一首千古绝唱、令人荡气回肠的诗。唐朝大诗人李白十分赞赏,后人广泛传诵。李白与崔颢是挚友,他在晚年与崔颢相识后,对崔颢的才华非常赏识,也非常敬重他。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在江夏(今武汉)牛渚矶与崔颢认识后,两人关系十分融洽,遂成莫逆之交。崔颢在这年秋天写下脍炙人口的《黄鹤楼》。崔颢是唐朝著名诗人,汴洲人氏,生长于京城长安(今西安),少年时就胆识过人、才华出众,写…  相似文献   

2.
周红雷 《考试周刊》2007,(45):101-102
本文通过对《黄鹤楼》这首诗句中首句究竟是用"黄鹤"还是"白云",这首诗是一首古体诗还是近体诗的探究,以此从多角度、从整体去鉴赏这首诗。  相似文献   

3.
考论崔颢《黄鹤楼》诗四题:首句“黄鹤”、“白云”之辨;对崔诗的不同评价;与李白《凤凰台》诗较论;崔诗源流说。  相似文献   

4.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唐代诗人崔颢(704—754)这首曾使同时代的大诗人李白(701—762)甘拜下风的《黄鹤楼》,堪称唐人七律的压卷之作,《唐诗三百首》就把它列为七律的第一首。原诗如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相似文献   

5.
鲁迅阔人已骑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专车队队门前站,晦气重重大学生。日薄乡关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鲁迅的杂文是投枪和匕首,而鲁迅的诗与文是相通的,也是手中的武器,往往穿插于杂文中,成为杂文的主旨和精髓,表达诗人强烈的爱与憎。  相似文献   

6.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湖北武昌的黄鹤楼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这些楼阁之所以声名显赫,离不开历史上的一些诗文杰作对它们的记述与题咏。唐代诗人崔颢的这首诗,就是写黄鹤楼的千古绝唱。相传李白来到黄鹤楼,感叹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遂无作而去(《唐才子传》)。这故事未必可靠,却反映了古人对此诗的重视,而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也公然将它列在“唐人七言律诗第一…  相似文献   

7.
崔颢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他年轻时喜欢写爱情诗,或许这是年轻人的共同爱好,然而老年人却看不惯。据《新唐书》的记载,当时的文坛老前辈李邕听说崔颢有文才,他邀他到家里来见面,崔颢进门便献上一首诗,打头一句便是“十五嫁王昌”,李邕气坏了,大喝一声:“小子无礼!”随后便掉过头占,连话都懒得再跟他说。  相似文献   

8.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相似文献   

9.
10.
崔颢《黄鹤楼》一诗的首句,或作“昔人已乘黄鹤去”,或作“昔人已乘白云去”。作“黄鹤”者如《唐诗解》、《唐诗别裁集》、《唐诗三百首》等。作“白云”者如《全唐诗》、《唐诗正音》、《又玄集》、《才调集》、《河岳英灵集》《国秀集》等。孰是孰非,意见纷纭,莫衷一是。持“黄鹤”说者,理由有:一、“乘黄鹤”、“乘白云”二者比较,前者说法较为常见。古诗中未见用  相似文献   

11.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崔颢曾以一首《黄鹤楼》诗,使得大诗人李白甘拜下风,以至于发出这样的慨叹。宋人严羽誉其为"唐人七言律诗第一",后人更是推为"七律压卷"之作。全诗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2.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一个地方,如果既有山水之美,又具人文之胜,那就可谓璧合珠联。两全其美。武汉黄鹤楼与巴陵岳阳楼以及南昌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就是因为它们不仅均具地美,而且都有人杰,各有不朽诗文为山川楼阁添色增  相似文献   

13.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汴州人士,盛唐诗人,为人性异狷介。早年诗作浮艳轻薄,后曾漫游出塞,诗风因之而大振,多有风骨凛然之篇。《全唐诗》录存其诗42首。  相似文献   

14.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栽空悠悠。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相似文献   

15.
16.
裴洪印 《语文知识》2002,(12):11-12
崔颢的《黄鹤楼》和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都被《唐诗三百首》等书列入了七言律诗之中。崔颢的《黄鹤楼》还被列为七言律诗之首,南宋诗评家严羽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见《沧浪诗话校释》181页,1962年版)据《该闻录》载:  相似文献   

17.
古迹胜地黄鹤楼,题诗无数,为何独以崔颢的一首冠压群芳呢?即使“心雄万夫,激昂青云”的李白,也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宋人严羽《沧浪诗话》评为“庸人七律诗,当以此为第一。”实为得体褒誉。  相似文献   

18.
古迹胜地黄鹤楼,题诗无数,为何独以崔颢的一首冠压群芳呢?即使"心雄万夫,激昂青云"的李白,也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  相似文献   

19.
单永军 《现代语文》2006,(1):117-118
按照通常的理解,文学文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也就是文学话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和文学意蕴层面。当然这也是对古代文论中“言、象、意”审美层次结构的补充与完善。就诗歌来说,可以具体化为言语层、意象层和意蕴层。同一黄鹤楼,有着不同的风采,究竟是时间变幻,还是人世沧桑?让我们对崔颢的《黄鹤楼》和毛泽东的《菩萨蛮·黄鹤楼》做一文本比较的解读。言语层:自然晓畅与精雕细刻文学话语层面,指文学文本呈现在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话语系统。在诗歌中具体指文学言语的特点。从语言格调上来看,崔诗明白晓畅,自然顺口;而毛词则似乎有雕琢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