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业主理念不断提升,人对建筑拳身已从传统物质享受提升到了心理调节,从实质性和实用性升华为虚无的情感变化,心理的环境成为营造观赏氛围的重要因素.建筑对人们心理产生感应的媒体有三大块:光、色、空间.  相似文献   

2.
环境艺术是以人的主观意识为出发点 ,建立在自然环境美之外 ,为人对美的精神需求所引导 ,而进行的艺术环境创造。这种艺术既不同于传统的雕塑 ,也不同于建筑 ,它更多的地强调空间氛围的艺术感受 ,但又不能脱离自然环境本体 ,它必需植根于特定的环境 ,成为融会其中与之有机共生的艺术。空间 ,是各种事物活动的“环境 ,任何视觉形象都有它特定的空间 ,没有空间或空间不足 ,都会使人窒息 ,空间在人们的生活中愈来愈重要 ,所以 ,以人为本的设计概念 ,将贯穿于一切环境设计之中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现代建筑会提出更高更广的要求。建筑与自然、环境和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的要求,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适合未来生活的建筑空间与环境,让人们生活得更舒适、更美好。展望未来,新型建筑及其所用新型建材将会不断涌现。高层密集型住宅小区随着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多,人口密度增大,在城区和周边区域将建造密集型多层或高层住宅小区。用于这些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材料,仍将是钢材、钢筋混凝土、钢骨钢筋混凝土和钢管混凝土。为解决高层建筑的抗震及防火等问题,将开发抗震结构和防火材料,并且要…  相似文献   

4.
王守平 《科技风》2012,(7):178+182
建筑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围绕心理学研究所产生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其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包括心理学、生态学、社会学,尤其是与建筑学、环境学、园艺学等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建筑心理学主要是通过探讨人们对现实环境的反应、选择、改善和创造使其适于生存、生活和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的学科,建筑设计师要通过学习建筑心理学,了解人们对建筑空间、建筑环境的需求,这样才能设计出尺度适宜被人们接受而且对整体环境起到积极作用的建筑,同时,建筑设计师通过不同的建筑设计手段也可以营造出不同的空间体验,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不一样的感受,这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相似文献   

5.
以改善人在地下商业建筑中的购物环境为目的,通过对地下商业立体化设讯空间连续性设计以及交通空间构成要素和自然元素的引入的分析和探讨,提出改善地下商业建筑的设计,建立地下商业建筑的空间方位感和增加空间开敞性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郭占月 《内江科技》2007,28(8):93-94
建筑设计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用建筑的语言表现主题,使参与其中的师生领悟设计理念,共建一种自然、和谐的教学环境和生活环境,是设计师和建设者的追求.本文通过对武汉铁路职院新校区建筑空间的动态、静态的剖析,探讨高校校园建筑在总体布局、空间形态及环境设计等方面的主题表现形式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7.
建筑行业在不断的发展,建筑光环境设计中的心理学因素也被人们逐渐的关注,现在已经有很多的人对建筑光环境设计进行了研究。现在建筑光环境设计的分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环境问题、心理学因素和人体工学。本文是从心理学因素对建筑光环境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从心理学因素入手,对建筑光环境设计详细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事业也在迅速的发展,人们对于住宅空间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作为住宅空间的主体,住宅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本文即分析了住宅空间的人性化塑造的意义,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住宅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营造一个满足使用需要的、完全由人控制的舒适的建筑空间已并非难事.但是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由此产生的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通过将自然环境与城市空间、建筑空间的结合来改善城市环境和建筑环境.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的城市在迅速发展,人们对于高校学生宿舍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人性化,合理化,并有了新的学生宿舍空间设计变化。从最初满足睡觉需求到现在功能设施完备、环境宜人的宿舍空间;从谈不上设计的空间环境,发展到涉及心里、文化等要素,再到将环境科学加入学生宿舍空间设计中。高校学生宿舍空间设计发生了质的变化,合理的建筑空间布局,丰富的空间设计方法,创造了良好的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环境,使人与环境处于良性互动关系之中。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的社会条件下,营造一个满足使用需要的、完全由人控制的舒适的建筑空间已并非难事。但是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由此产生的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通过将自然环境与城市空间、建筑空间的结合来改善城市环境和建筑环境。  相似文献   

12.
人的一生中大约有1/3以上的时间是在居住环境里度过的,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在居住环境的规划设计中,要注重环境整体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全面性——即包括住宅的室内外环境空间的质量,又包括与住宅、道路、绿化配套的建筑小品及其设施。这些建筑小品及其设施,是居住环境的有机构成,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因素,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居住环境的水平。笔者以多年工作经验,介绍一些居住环境小品  相似文献   

13.
住宅建筑是人们为满足家庭生活需要、利用自己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主要是科学规律,同时也在美学法则支配下创造的人为环境。住宅建筑受到自然环境、生活习惯、人体工程学、社会情况、技术条件等的制约,住宅建筑设计既要分析家庭生活的要求,又要探索创造满足各种要求的人为环境的规律。可以说住宅建筑的创作过程它又是主动的,要从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去探索规律,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作,力争有所提高。住宅与人体的关系比较密切,深入研究尺度与空间的规律是住宅设计的重要内容。人类生活涉及的尺度概念可以分为空间尺度与时间尺度两大类。空间尺度以位置的相对关系即距离为度量对象,而时间尺度则是以时间为度量对象。住宅设计目前尚未涉及时间尺度问题,这  相似文献   

14.
李险峰 《中国科技纵横》2009,(10):206-206,205
室内空间设计中的模糊性空间,自古以来就存在于人们的建筑活动中,它是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必然产物。中国传统室内空间特征之一就是模糊性,居住环境中的模糊性空间设计是对人们居家心理的一种回应,是人性化居住环境的必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因果关系,是由古至今中国建筑发展的内在产物。  相似文献   

15.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均收入得到很大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时期人们渐渐重视对生活需求的享受开始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同时也就对居住和工作的建筑提出了更大的需求。我国建筑行业的耗能占据全国耗能的百分之三十,而且建筑工程施工量大,施工环节众多,在施工过程中很可能对环境造成很严重的影响,所以人们对于建筑的生态设计越来越为重视。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要求建筑、人以及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相互协调,建筑对环境不会造成任何不良的影响,同时建筑的使用功能也不会有任何的影响。本文根据当下建筑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阐述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16.
城市设计主要考虑建筑周围或建筑之间的空间,包括相应的要素如风景或地形所形成的三维空间的规划布局和设计,换句话说,城市设计与有限的或被限定的室外空间有关,因而涉及城市规划,建筑土木工程,风景设计和行为科学,城市设计在实践上并不能作为与建筑,风景建筑及城市规划截然分开的一种设计,从成果看,最好将它作为前二者的一部分来实践;从程序看,则可作为后者的一部分,城市设计的主要目标是造成使人类活动更有意义的人为环境和自然环境,以改善人的空间环境质量,从而改变人的生活质量,空间环境质量正是以人的需求为基础的,质量意味着空间环境优越的程度,应用到城市就取决于使人愉悦的自然联系,尺度,趣味的匹配和消除不协调的对比。城市设计用来创造环境效果的原料  相似文献   

17.
刘岩 《中国科技纵横》2011,(14):172-172
环境舞蹈是目前在发达国家越来越被关注的当代艺术形式,舞者通过人的肢体即兴表现对环境、建筑、自然或城市空间的感知,同时用图片和影像及时记录,在记录中进行再创造,深入挖掘人与城市环境、建筑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城市的空间是有限的,而人口的增长是迅速的,传统的建筑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亟需一种新型的建筑来容纳更多的人居住,在此背景下,高层建筑应运而生。高层建筑的诞生解决了人们的住房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不管是思想上的转变,还是居住环境的变化,都让人们感受到了科技的进步。讨论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提出施工中对混凝土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玻璃幕墙在很多的高层建筑中都作为一种装饰工程存在,建筑幕墙能够增强建筑本身的艺术性,而且对于建筑的空间分区也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建筑环境,而且也节约了很多建筑资源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具有很好的安全性,本文主要探讨了建筑装饰工程中玻璃幕墙的施工,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施工人员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深入分析了寒地城市的环境特点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从公共空间,城市环境,群体建筑等方面探讨了改善城市空间环境的对策。并研究怎样针对寒地的特点扬长避短地进行城市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