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区建设篇     
涪陵师范学院新校区(现名“李渡校区”),位于涪陵近郊的李渡,占地1300余亩。学校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建设、分步实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涪陵第四中学校是位于三峡库区的一所农村初级中学校,学校于2007年开始“协同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实践研究”。经过四年的研究,该课题于2011年6月18日通过涪陵区教育科学规划办专家组的评审,顺利结题。如何让协同教育特色学校建设远离“课题结题就束之高阁”的悖论,除了校长的决心外,还需要寻找一种最佳的方式来实现协同教育的...  相似文献   

3.
《今日教育》2005,(9):F0002-F0002
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校创建于1911年,1980年被确定为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系重庆市重点中学、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管理严格。教育质量一流,誉满巴蜀,名扬重庆,是涪陵区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授重庆市市长王鸿举誉为“栋梁苗圃,人才摇篮”。  相似文献   

4.
《辽宁招生考试》2007,(6):57-57
长江师范学院是一所国家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31年的“涪陵县立乡村师范学校”,几历变迁,1982年成立“涪陵师范专科学校”。2001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与涪陵教育学院合并成立“涪陵师范学院”。2006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长江师范学院”。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渝东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性跨越,在这片积淀深厚的文化礼仪之邦,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作出了极为艰苦的努力。新世纪伊始,我们迎来了涪陵师范学院的胜利诞生。涪陵师范学院作为本科层次的高等院校出现在渝东南大地,是三峡库区腹地这块热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渝东南的高等教育进入历史发展的新时期。这个历史性转折,又让我们深切意识到所肩负的责任的沉重。“创业难,守业更难。”又不仅是守成,更要建设,更要发展,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将涪陵师范学院建设成为合格的本科院校,以适应渝东南乃至重庆市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6.
“涪陵办的职业中学全是假的,没有一所是真的!”这是原四川省委宣传部胡晓风副部长1984年1月视察涪陵后作出的结论。 “涪陵职教在省内外已小有名气了!”这是四川省分管教育的韩邦彦副省长1989年1月在涪陵视察时作出的评价。 两位领导的结论仅仅相隔五年。弹指一挥间,涪  相似文献   

7.
“2010年,中国教育大事、喜事都特别多,注定会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留下浓圣重彩的一笔。”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在2010年12月2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新的一年里,教育工作会紧紧围绕“全面落实”四个字下工夫,全面落实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让教育工作扎扎实实向前推进。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结束之年,“十一...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在2000年11月提出“从2001年起用五至十年左右时间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作为其推进工作之一的以资源库建设为线索的教育城域网、校园网教育教学应用建设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但是冷静地来看,很多商业化的资源库仅仅是大量素材的堆积,远非教育教学所需的富有活力的资源。还有一些单位正以此类“资源库”概念为基础,自建城域网、校园网资源库。前者以“多少多少G”为其商业推广的“有力”口号,后者则以集中开发分散建设为路线。实际上前者常有用户反映不好用,后者则存在分散建设者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读了《今日教育》2013年2期期关于“办好学校.教好学生”的讨论,心中颇多感想。到底什么是好学校?怎样才能培养出好学生,归根结底一句话:能给学生提供优质教育的学校就是好学校.只有提供适合学生需要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好学生!反观自己的办学实践,涪陵实验小学在“合作教育”核心理念的引领下.顺应教育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紧紧抓住“十五”计划最后一年的关键时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创新教育理念,谋划“十五”教育振兴计划,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在狠抓巩固提高的基础上,谋求更大的发展。通过改革创新,实现我市基础教育新的突破,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对于如何做好2005年基础教育工作,张家口市教育局局长姜铭显得踌躇满志。  相似文献   

11.
“石鱼出水兆丰年”虽然是民间传说,但它反映了涪陵人民的精神风貌,创造了涪陵白鹤梁石鱼化,在涪陵特色化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因之使涪陵荣升为中华“物大邦”。  相似文献   

12.
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多学科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我国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围绕“学校--教师--社会”各个层面,对师资建设进行整体性理论研究,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从教育学的角度入手,应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双主体”教育理念;从教育管理学的角度研究,强调“校本管理”,凸现“教师为本”理念从教育政策学的角度分析,提出提升教师地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农村教育》2007,(3):6-7
江苏:“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 从2007年开始到2010年年底,该省将组织实施“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以提升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农村教育水平,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当代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从教35年,其中有23年在一所叫“帕夫雷什中学”的乡村学校担任校长。他十分重视校园环境建设,曾指出“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他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创造性地把其教育理想与具体的环境有机结合,通过教育环境这一载体极好地贯彻了他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以当代生活教育为特色的学校是指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过程中,以素质教育的理论为指导,依据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的原理,挖掘和借鉴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当代素质教育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立足教育是以“生活”为逻辑起点与归宿,学校以“学做真人”,“培养生活力、创造力”作为教育宗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校招生》2007,(1):F0002-F0002
长江师范学院是一所国家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01年(清光绪27年)的“涪陵官立师范中学堂”。在此基础上历经多次变革,先后成立了涪陵县立师范学校、涪陵大学、涪陵地区师范学校高师班。1982年,成立涪陵师范专科学校。2001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与原涪陵教育学院合并成立涪陵师范学院。2006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长江师范学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朱晓刚 《教育史研究》2006,(1):14-16,43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十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这一时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运动和学术自由(1956-1958)阶段;教育大革命(1958-1960)阶段;高等教育事业全面调整(19601965)阶段。在这十年,高等教育主要表现为三对矛盾的交锋:“苏联模式”与“去苏联模式”,“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集权”与“放权”。  相似文献   

18.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位于三峡库区腹地、长江与乌江交汇处的榨菜之乡——涪陵。学院前身是涪陵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学院更名为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秉承“能力为本。就业为先”的理念,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应用型高级技能人才。学院也先后荣获“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由此可见,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大的。教师是学校向前迈进的内驱力,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催化剂”。因此,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势在必行。通过几年的实践,我校总结出一套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柳谋 《农村教育》2006,(9):10-12
近几年来,我省开展的创建教育强县和创建教育强乡镇活动,因其在推动农村教育改革发展和促进教育为“三农”服务方面所发挥出的显著作用,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支持。目前,经省政府命名的教育强县共8个,省级教育强乡镇241个。这个被简称为“创强”的活动,已在全省范围铺开。省政府最近决定,“十一五”期间我省将继续开展这项工作。“创强”已不是单纯的教育活动,而是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互动。当前,全国正在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新型农民,既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新农村的基本保证。如何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加深对“创强”意义的理解,使“创强”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