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的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让许多人意识到,核辐射这种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可怕东西原来真有可能来到我们身边。于是大家大为恐慌,抢购碘盐、酱油、海带、碘片、防辐射服等据说能够防辐射的东西,而商家也乘机推销起了号称能够抗辐射的保健品。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核辐射无处不在。在地面上,在岩石、土壤中存在着各  相似文献   

2.
2005年11月27日晚央视3套的"联合对抗"节目中,当红花旦主持人王良在给挑战者刘文涛读题时,有这样一题:"李白诗句'陈王昔时宴平乐'中的'陈王'指的是谁?"大凡有一些古文学素养的人都知道,"陈王"指的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曹子建,在此毋庸赘言.可"平乐"之"乐"字是否如王良所读之"yuè"音呢?我们不妨推敲一下.  相似文献   

3.
马飞 《科学启蒙》2011,(8):20-21
2011年的春天,日本地震刚过,核泄漏又害得全世界人民惶惶不可终日,就连我国的很多地方都发生了“抢盐”闹剧。核辐射究竞有多可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又面临着哪些辐射呢?  相似文献   

4.
"同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说法.比如我们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常常会发出"我也有同感"的话语.我们读过一段文字后,有时候会拍案叫绝,这也是深有同感的表现.而"通感"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是指的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体验.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看到或者是想到某种事物的形象就会全身不舒服,甚至出现一些过敏的反映,这种现象属于"通感".针对"通感"、"同感"的这些特点,笔者发现,在日常的教学尤其是在地理的课堂和课后的教学中如果可以适当的、适时的应用,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发现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5.
一、娃娃读画 王心蕊:沙尘暴正在向我们袭来,让我们无法找到家,真可怕. 米牧石:这些人是到大沙漠来旅行的. 陈靖:我看这些人是赶集回来,一不小心遇上了沙尘暴. 孙雨涵:太阳要落山了,这些劳动一天的人,正在回家的路上. 孟德霄:这些人好像是刚刚参加晚会回来吧!  相似文献   

6.
<正>"如果我们把各种音乐比成各种文字风格,有些人的音乐像小说,有些人的音乐像杂文,而我们希望是一种香料说明书。——香料乐队陈陈陈""香料"的诞生辨识度高,技术合量也高。乱中有序,始终在变。有智慧又有力量,实现了数学摇滚的一种高度。他们是香料乐队,游走在坚硬和温柔的两极。香料来自中国杭州,最初由陈陈陈为了满足自己怪异的  相似文献   

7.
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字,它承载着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与气质,也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象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可以说,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汉字. 然而,汉字书写在20世纪急速滑向低谷.据调查,85.20%的被调查者认为,全民汉字书写水平在下降.当我们欣然陶醉科学技术之赐时,蓦然回首,才发现我们的书写能力正在退化,我们日常生活中与传统文化联系的纽带正在断裂.三千多年的汉字书写,传承到现在居然也成了"文化乡愁".  相似文献   

8.
噢,突发事件     
课间,我正和同学们一起在教室门口玩。突然,听到教室里一声大叫,我立刻跑过去,探头一看,只见阳阳和晓旭正在教室里厮打!人高马大的阳阳一边大叫着一边抓住晓旭的领口,用力地往自己面前提,  相似文献   

9.
这句谚语出自《史记·陈涉世家》,意思是说庸庸碌碌的人无法理解胸怀大志的人。秦朝阳城有一个叫陈涉的人,年轻时曾经跟别人一起受雇用,给富人家种地。有一天,他对他的同伴们说:"假如将来我们中有谁发迹富贵了,可不能相互忘记啊。"同伴们讥笑他:"受雇给人家种地,怎么能发迹富贵呢?"陈涉长叹了一口气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你们这些庸庸碌碌的人怎么知道我心中的远大志向呢?"  相似文献   

10.
"礼"是民众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尺,具有社会性.言行举止、婚丧嫁娶、家席国宴、祭祀征战,从个人行为至社会规范,再到国家制度,从古至今,礼和人,如影随形.《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人情小说,其中涉及到的封建社会礼仪繁多.我们提倡尊老爱幼、敬上尊下、言行讲究、服饰得体,但对那些繁文缛节和严格苛刻、培养了奴性、束缚了人性的...  相似文献   

11.
天下无敌     
<正>曾看过一部讲述陈真故事的武侠片,片名和剧情都不太记得了,但有一个镜头,至今记忆犹新——有一位弟子很烦恼,问陈真师父:"为什么无论我们怎么努力,还是会被打败?何时才能获得‘天下无敌’的称号啊?"陈真师父思忖了一会儿,然后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错解了‘天下无敌’。"弟子追问:"那究竟怎样才是‘天下无敌’?"陈真师父轻轻笑了笑,说:"也许,天下无敌就是天下所有人  相似文献   

12.
古文今解     
[古文] 张耳、陈馀,皆魏名士.秦灭魏,悬金购两人.两人变姓名俱之①陈,为里监门以自食.吏尝以过笞陈馀.馀怒欲起,张耳蹑②之,使受笞.吏去,耳乃引馀之桑下,数之曰:"始吾与公言何若?今见小辱而欲死一吏乎!③"  相似文献   

13.
《小读者》2009,(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对一个人为国家做出杰出贡献或取得优异成绩的赞誉。可今天,我却要"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了。  相似文献   

14.
英语中有许多与"it"一词构成的丰富多彩的口语表达,其表达形式较为简洁,英美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挂在嘴边.如果我们能掌握和运用这些固定搭配,将非常有助于我们进行英语交流.希望下面的归纳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后现代主义文论及其对中国当代文论直接影响的一种表现.按照马克思主义文论观点看来,日常生活审美化应该是美学和文论的本根,但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分社会层级的,有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精英化、大众化、市井化,因而要区别对待.同时,中国社会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绝不是"中产阶级化",而是"工农大众化",因此,中国当代文论建设在关注日常生活审美化时,应该注意为建设新农村和新城市以及构建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服务,以生态美学和身体美学的文论建设来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关于<诗比兴笺>一书的作者问题,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李瑚先生就曾作过考证和论说,论定此书实系魏源所作,是魏源"以笺古诗三百篇之法,笺汉魏唐之诗"的<诗古微>之继续,只是后来为陈沆之子"遂其孝思",才假托陈沆所作、署名陈沆而刻印成书①.上海古籍出版社在1981年出版<诗比兴笺>时的<出版说明>则说;"<诗比兴笺>四卷,清陈沆撰.一说系邵阳魏源寓居陈沆家中时所作,用沆名义刊行."然而,<诗比兴笺>一书毕竟自咸丰五年初刻本开始,即署"蕲水陈沆撰",且魏源于咸丰四年撰写的序中亦说是"蕲水陈太初修撰",故而对该书作者"实系魏源"一说,终因缺少魏源亲笔确证以及同时代人的旁证而难以确定.随着魏源著作辑佚和整理工作的不断深入,所获信息的不断增加,特别是通过吾友戴维提供的两条信息,可说是找到了证明李瑚先生考证确凿无疑的重要证据,才使我们对<诗比兴笺>一书的作者问题不再犹豫,可以肯定它确系魏源所著.  相似文献   

17.
课内检测一、填空1.《陈涉世家》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体通史,《史记》长于记事写人,开创了我国_________文学的先河。全书共130篇,分成_________、_______、世家、书、表五种体例。鲁迅曾用"史家之绝唱,____________"一  相似文献   

18.
感悟幸福     
什么是幸福?有人说幸福是一种主观的心理体验,《中庸》云"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借这个道理,我们可以说幸福并不远离人的日常生活,否则它就  相似文献   

19.
一、概念界定 简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却非常广泛,意蕴丰富:书法绘画中有"简约艺术",美化居室时谈"简约风格",服装设计追求"简约时尚",甚至还有"简约生活""简约人生",等等.由此我们不难捕捉到"简约"的核心内涵,那就是:"简约"不是简单的压缩和简化.相反,它是一种更深广的丰富,是寓丰富于简单之中."简约"给人的是一种明了、凝练的感觉,在去繁就简中又极其完美地保留了事物本身的经典内核.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万科之母",是我们学好其他学科的一门基础课,同时它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都要用到的,可以说语文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必不可少.中学生们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不仅能够学到基本的语文知识,了解中国的文化,同时还懂得了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这对于培养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目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依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这不仅阻碍了我们语文教育的发展,扭曲了现代语文教学,同时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