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高考理综第22题考查了学生实验“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内容如下:(1)利用图中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时,有下面几中说法。  相似文献   

2.
1 问题的提出 2006年高考理综第22题考查了学生实验“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内容为:(1)利用图中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时,有下面几种说法。  相似文献   

3.
1问题的提出2006年高考理综第22题考查了学生实验“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内容为:(1)利用图中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时,有下面几种说法:A.将屏移近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变窄B.将滤光片由蓝色的换成红色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3-4(2010年4月第3版)第十三章第7节《光的颜色色散》中第69页“衍射时的色散”有一幅图,图下注明“白光的单缝衍射条纹”,如图1所示.通过实验观察白光的双缝干涉条纹和单缝衍射条纹,会发现这幅图不是白光的单缝衍射条纹,而是白光的双缝干涉条纹.  相似文献   

5.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是中学物理一个重要的学生实验,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实验之一.高考对该实验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实验器材的用途与安装、形成稳定干涉图样的条件、观察白光及单色光的干涉图样,测量头的读数和单色光波长的测定.笔者将近几年"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高考题归类解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1光的双缝干涉 例1 如图1所示,在双缝干涉实验中,S1和S2为双缝,P是光屏上的一点,已知P点与S1和S2距离之差为2.1×10^-6m,今分别用A、B2种单色光在空气中做双缝干涉实验,问P点是亮纹还是暗纹?  相似文献   

7.
蔡同欢 《物理教师》2005,26(1):36-36
"用双缝干涉实验仪测光的波长"实验中,仪器的调整是困扰广大师生的一个大问题,许多学生一节实验课下来,干涉条纹都没调出来,实验失败.笔者通过对此实验的认真研究分析,总结出一套实验仪器的调整与改进方法,在实验中,学生5分钟内能都调出清晰的干涉条纹.  相似文献   

8.
双缝干涉实验的思想发端于托马斯·杨的一次演讲。在19世纪经典光学关于光的本性的讨论中,双缝干涉实验的结果为光的波动说战胜微粒说提供了有力证据。20世纪诞生的量子力学则为双缝干涉实验赋予了全新的诠释。在前沿研究中,双缝干涉实验常常以新的面目出现,例如,量子擦除、延迟选择等实验,从更深的层次揭示了量子力学的奥秘。历久弥新的双缝干涉实验,贯穿了近代物理中实验与理论的发展历程,见证了思维范式的转变,对科学的变革和文明的飞跃富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研究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光程差的精确计算和近似计算,得到近似计算的条件。探讨实验操作中应增大双缝到屏之间的距离并适度减少两缝之间的距离,利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测定单色光的波长。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杨氏双缝干涉测量光波波长实验是采用钠灯作为光源.光通过单缝衍射后照射到双缝上,并通过测微目镜测量条纹宽度,双缝间距则直接采用读数显微镜进行测量.但这种方法观察干涉现象需在较暗环境中进行,且测量结果和理论值差别较大.因此改用激光光源,直接在光屏上观察读数,并且改进测量双缝宽度的方法,测量误差就会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1.
题目 (2004年天津理综试题):激光散斑测速是一种崭新的测速技术,它应用了光的干涉原理.用二次曝光照相所获得的"散斑对"相对于双缝干涉实验中的双缝.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高考对实验的考查,多以"一大带一小"的形式,其中第1小题为常规实验题,侧重考查基本实验仪器的读数或课本上要求的基本实验的实验原理、步骤的理解和实验数据的处理;第2小题侧重对学生实验迁移能力的考查,常以设计型实验来体现,内容主要为电学实验。特别是对电学实验中电阻(包括电表内阻)测量,并且以电学中滑动变阻  相似文献   

13.
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三点一测丛书《高二物理》(第三次修订版)第278页例题3是一道关于双缝干涉实验的选择题.原题如下: 如图1所示,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单缝S从双缝S1、S2的中央对称轴的位置上稍微向上移动,则: A.不会产生干涉条纹. B.仍产生干涉条纹,且中央亮纹P的位置不变. C.仍产生干涉条纹,中央亮纹P的位置略上移. D.仍然产生干涉条纹,中央亮纹P的位置略下移. 答案是B项正确. 书中的解题说明认为“对P处,其光程差为零,一定出现亮纹,和单缝位置无关”.笔者认为此说不妥,并对此提出如下不同的意…  相似文献   

14.
1激光散斑测速例1激光散斑测速是一种崭新的测速技术,它应用了光的干涉原理.用二次曝光照相所获得的“散斑对”相当于双缝干涉实验中的双缝,待测物体的速度v与二次曝光时间间隔Δt的乘积等于双缝间距.实验中可测得二次曝光时间间隔Δt、双缝到屏之间距离l以及相邻2条亮纹间距Δx.若所用激光波长为λ,则该实验确定物体运动速度的表达式是( ).  相似文献   

15.
做好双缝干涉实验,对于学生理解光的波动性、加深对光的干涉现象的感性认识,当用于涉原理测定光波的波长等都是非常必要的。按照现行高中物理下册的内容,要做好这个实验,必须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即合适的光源狭缝和双缝的简易制作方法;实用光源的选择;光路的调节及双缝间距的测量。下面介绍一种简易有效的实验方法。 (1) 双缝的制作在二块截面5cm×6cm中间留有方孔(1cm×2cm)的木质薄框架上,用图画钉将一段直径为0.2mm左右(36号)的漆包线拉直并固定在框架中间,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6.
在高考考卷中,实验题是高考过程中最容易引起学生心理变化的题型.从2008年江苏物理高考采用新的高考模式以来,江苏省高考实验题一直设置为两道题,第10题(8分)、第11题(10分).笔者通过分析发现,实验题除了分值固定外,还有很多相对固定的特点.现将分析结果与大家一起分享,望能对2012年高考创新实验复习起到一定的作用.一、2008~2011年高考第10题特点分析纵观2008~2011年江苏高考第10题,从该题的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安徽省中考物理实验题注重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查,重点考查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方法,力求把"背实验"和"做实验"的学生区分开来,对今后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其中实验题第18题,看似简单,构思却非常巧妙,它取材于课本中的探究实验,如果学生没有亲自动手完成此实验,单凭"题海战术",很难解答此类问题.一、题目与解析题目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  相似文献   

18.
直接采用光场叠加方法运用数值计算模拟了杨氏双缝实验,研究了光源宽度、双缝缝宽、双缝间距、光源离双缝距离等因素对干涉条纹的影响.模拟的结果表明,光源宽度的增大、光源到双缝的距离的减小均会使得整个视场中干涉条纹的可见度均匀下降;双缝间距的增大会导致条纹可见度的不均匀下降和条纹密集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9.
重视从课本实验中选取命题素材,倾向于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倾向于把一些课本小实验重组成一个微型的研究课题,考查实验中的细节问题,是近年来高考化学实验命题的重要特点.碱金属是高考实验命题的"发源地"之一,与之相关的实验题在高考中经常出现.下面笔者通过对一些具体问题的分析,探视碱金属实验题的命题特点.  相似文献   

20.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近几年的实验考试题有了很大的变化,实验题一般不作为一种独立的题型,常常以"实验与探究题"的形式出现,探究性实验题是近几年考试的方向。探究性实验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