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HPS教育是融合科学史(History of science)、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ce)、科学社会学(Sociology of science)三者教育的简称。HPS能够很好地加强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而“科学本质”的教育正是国际教育界关注的如何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内容。HPS强调在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的视域下结合历史与时代背景进行对科学本质的学习,将HPS融入课程的教学,就形成了“HPS教学模式”,通过发现科学现象,再进行科学现象的演化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提升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2.
介绍 T·S·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科学史教授、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研究员库恩所著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1970年第二版),已经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翻译出版。这本书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理论发展的规律,它提出了科学革命的观点。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点:1、一个已经建立起来的科学理论,例如牛顿力学理论,就是一个理论框架,库恩称之为“规范”,任何科学研究都是在一定的规范指导下进行的;2、当科学的观察与实验中发现新现象(即所谓  相似文献   

3.
社会建构主义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80年代后,知识社会学实践了科学的“理性重建”向“社会建构”的转向,使科学研究(Science Studies)从理论转向科学实践,打开了一个至今被忽视了的一系列新问题的大门。这种转向与库恩的历史主义的范式理论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体现在:科学被视为一个“传统权威范式”、一种工匠默会知识和手艺活动、一种范式的政治利益代表,它把科学视为与人类的其它文化活动等价。但由于强纲领知识社会学否定了自然在认识中的基础地位,只强调社会因素的意义,从而导致了对科学与理性的全面解构。  相似文献   

4.
HPS(History,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of Science)教学模式是将科学史、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融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本文介绍了将HPS系统地运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正>HPS(History、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of Science)教育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HPS指在科学教育中加入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知识,后来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与科学之间的联系不断加深,科学社会学(Sociology of Science)的内容纳入科学教育中,自此HPS拥有了完整的含义。HPS教育的实质不是科学内容由科学史或科学哲学代替,而是学生从科学事实中领悟科学的精神实质[1]。  相似文献   

6.
科学哲学中的社会学转向肇始于库恩,表现为从社会学的维度来建立科学划界标准、理论选择标准、真理观和科学发展图景等方面.库恩以此来反对传统科学哲学以逻辑和经验为基础的实证主义,并开启了科学哲学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7.
托马斯·S·库恩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史学家和科学哲学家。他在二战中的干涉主义立场使他不得不做出个人的、情感的、职业的转变,这些对他来说都是“内部的危机”。他在他的著作中,清晰地表达了“危机”是科学变化的基本中心主题的思想。这种信念危机,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库恩的“危机”思想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考察以SSK及其他相关工作为背景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库恩的贡献与局限性。第一,正是库恩为科学知识的社会学分析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库恩本人却未能在这一方向上做出实质性的工作;第二,SSK所倡导的“有限论”可以被看成对库恩关于“范例”对于“范式”特别重要性的具体阐述与进一步发展;第三,尽管库恩关于范式不可通约性的分析为相对主义进入科学敞开了大门,但后继的SSK的发展则已清楚地表明科学的发展有着十分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美国当代科学哲学家库恩的“科学革命论”的核心是“范式”(Paradigm)。但“范式”究竟是什么,连库恩本人都没有直接、明确地给出一个贴切的定义。据有人统计,在其《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关于“范式”的不同提法就有21种之多,从而使人们对它的理解众说纷纭,相见各异。但是,如果从《科学革命的结构》的论述精神上加以理解和把握,关于“范式”的基本涵义还是清楚的,即“范式”就是为“科学共同体”所接受与遵循的理论、方法和标准的总体概念。下面,笔者试从对库恩一些论述的理解出发,探讨“范式”的若干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平 男,四川成都人,英国伦敦经济学院(LSE)社会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读书》杂志主编、英国《不列颠社会学杂志》(BJS)、欧洲《当代社会学》(Current Sociology)、荷兰《比较社会学》(Comparative Sociology)、美国《迹》(TRACES)学术编委。主要著作:《寻求生存:对当代中国农民非农活动的微观社会学研究》1996,《未完成的叙说》1997。  相似文献   

11.
自从“范式”一词出现以来,对它的研究与探讨便成为诸多学者孜孜以求的一项论题,对其内涵的界定也在诸多学术流派的争论中日渐清晰与深化。“范式”最初由科技哲学家库恩提出,随着人们对各项学科理论本源的深究而不断的发展应用到了多门学科当中。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对理论范式的科学界定日渐实用化,理论范式也逐渐发展成为人们构建学科理论基础的一个参照系。本文从宏观上研究并构建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范式是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发展的趋势与必然,对规范体育人文社会学学科概念、构建体育人文社会学理论体系均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库恩的科学发展观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地剖析了库恩的科学发展现,探讨了库恩提出的两种科学发展类型和科学革命的三个特征,具体分析了库恩关于科学革命的语言根源,指出库恩关于“科学革命”概念的表述也和“范式”的表述一样,存在某些含糊之处,最后,对库恩用以论证其科学理论的某些科学史料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3.
本文系统地剖析了库恩的科学发展观,探讨了库恩提出的两种科学发展类型和科学革命的三个特征,具体分析了库恩关于科学革命的语言根源,指出库恩关于“科学革命”概念的表述也和“范式”的表达一样,存在某些含糊之处,最后,对库恩用以论证其科学理论的某些科学史料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4.
一、传统唯物史观的“危机”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其《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科学发展模式:常规科学——反常与危机——科学革命——新常规科学。库恩称处于正常状态下的科学为“常规科学”,它的主要特征是有一个统一的“范式”(世界观与方法论)支配着科学共同体的科学研究活动。在发展过程中,常规科学会遇到“反常”,即与范  相似文献   

15.
新千年伊始,美国教育社会学权威刊物《教育社会学》(《Sociology of Education》),为总结近几十年来教育社会学学科的发展历程,组织了一次征稿活动,拟在2001年上半年出版一本特刊,从而回眸过去,展示当前,思考未来,拓展该学科的研究之路。  相似文献   

16.
当代西方科学学派的哲学家库恩长期以来一直从事物理学的研究,但由于他对心理学的重视和爱好,特别是对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的钻研,使他得以对认识论上的许多问题有独到的见解。试分述如下:一、库恩关于“范式”的理论库恩的“范式”理论是他整个理论的核心,但是库恩从来没有对“范式”作过明确的、定义性的解释,而往往在不同场合下作不同的阐述。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他对这个概念作了21种不同的解释.尽管这样,“范式”仿基本含义还是明确的.在《必要的张力》再论“范式”这一章中,对“范式”是这样论述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HPS(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视角对人教版新旧教材“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这一章节从HPS数量、呈现位置、涉及的人物、主题4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人教版教材在HPS数量、呈现位置、涉及人物方面都优于旧教材,在HPS的5个主题中,新教材更加重视科学哲学的两个主题:科学知识的本质和科学事业,其次是科学史。新教材在科学社会学的两个主题上也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8.
库恩晚年自称“后达尔文式康德主义”者。库恩早年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虽未涉及康德思想,其康德主义在早期学术思想中有迹可循,以现象界与自在之物的区分来解释其范式转换与世界变化的关系也有其理数。库恩晚年以词汇系统(lexicon)概念与康德的先天知性范畴相类比,论述词汇系统概念及其与语言共同体的关系,以生物学中的生境概念说明世界的复杂意蕴,都表明深刻的康德主义印记。库恩在世界的主-客观性方面观点左右摇摆。库恩认同范畴的先天性而主张范畴可变,是对康德思想的某种发展。库恩的康德主义转向可以被认为是当今科学哲学研究“回到康德去”的先声。  相似文献   

19.
《科学革命的结构》出版后即引起了激烈的论战。由于库恩的不可通约性论点过分强调理论的不可比性,而采取了否认科学进步的极端观点,波普尔、拉卡托斯、夏皮尔等都指责库恩陷入相对主义和非理性主义范式,并且存在范式概念模糊不清的问题。这些人对《科学革命的结构》的解读,特别是对不可通约性概念的理解,均不能令库恩满意。当库恩不再谈论范式时,他希望对不可通约性概念更加精细地说明,能够为自己的立场提供坚实的基础。因此库恩在后期的主要研究旨趣,是要填补《科学革命的结构》遗漏的哲学环节。但在库恩看来,无论是传统的意义理论还是新的指称因果理论,都不能有效地说明科学革命后同一术语的意义变化。为此,库恩希望借助语言分析,对不可通约性提出新的分类学解释,这就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语言转向"。研究通过对库恩在这一问题上的思想变化历程的考察指明这一变化的实际可能性,既是其应对批评的内在需要,也是他为挽救科学哲学而作的一种努力。  相似文献   

20.
库恩的范式理论产生了超出科学哲学界的巨大影响。然而,库恩在“范式”定义上的模糊性也招致了大量批评。库恩在晚年放弃了“范式”一词,但为时已晚,他承认“范式”一词已失控。鉴于“范式”一词已成为人们的日常用语,在各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理性主义立场重新考察该概念及其定义就具有重要意义。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展现出的矛盾的立场,为反驳相对主义的“范式”定义提供了线索。无论是在范式的诞生还是崩溃阶段,技术实践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