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6年8月8日,我党年轻的新闻战士——仓夷同志奉命参加北平军调处执行部“安平事件”的采访调查,在从张家口前往北平途中,被国民党反动派暗害于大同郊外马莲庄附近。这位在华北敌后抗战中以笔做刀枪,对敌人大张挞伐,蜚声晋察冀的名记者,抗战胜利后又在《北平解放报》日夜挥毫,为实现国内和平而奔走呼号。年轻勇敢的新闻战士仓夷,8年抗战中没有死在日本侵略者的炮火下,胜利后却丧生于反动派之毒手。他的牺牲,实在令人痛心不已,  相似文献   

2.
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挑战赛,于1993年10月24日至11月19日在地中海畔的摩纳哥举行。我有幸受解放日报委派,成为中国代表团的6名随团记者之一,在蒙特卡洛进行了  相似文献   

3.
一、赠青年记者采访归来气喘嘘,日夜苦思开篇词。劝君登高向远眺,江河奔流启汝思。二、赠青年编辑一论再论三四论,五评六评七八评。问君哪能思如涌,俯身听潮自有声。附:甘惜分先生2002年12月15日致本刊编辑信××同志:写了几个字,不知能否占用《新闻爱好者》宝贵篇幅制版登出来,一以表示对新闻工作仍有热爱,二以表示此人尚在人间。我的字写得不好,如蒙允准,大谢。祝新年大吉。甘惜分十二月十五日诗二首——赠青年记者、青年编辑@甘惜分  相似文献   

4.
刚刚走上岗位的青年记者如何写出好的新闻报道?笔者通过自己的几篇获得全国与省级新闻奖的稿件,概括一点写作经验。通往成功的道路有千百条,因此,这些经验不是告诉青年记者哪条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而是指  相似文献   

5.
由中宣部等五部门组织的中央17家新闻单位“百名青年编辑记者延安行”活动,在新闻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些年轻编辑记者通过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听革命传统教育课、与当地媒体采编人员座谈交流、走进窑洞炕头和乡亲们朝夕相处,使思想感情得到了净化和升华,从中感受到延安精神不再是一种笼统的概念,“农民”的字眼也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文字符号”。本期“记者亲历”栏目编发的《解放军报》两名年轻编辑的亲历和感悟文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此次活动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翟慎良 《青年记者》2009,(20):55-56
刚刚走上岗位的青年记者如何写出好的新闻报道?笔者通过自己的几篇获得全国与省级新闻奖的稿件,概括一点写作经验。通往成功的道路有千百条,因此,这些经验不是告诉青年记者哪条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而是指出一些“禁行路段”。少走弯路,离成功就近了一步!  相似文献   

7.
喝遍高原青稞酒,不辞长做西藏人。凡从西藏回来的人,不管过去认识不认识,总有一种特殊感情。一见面便格外亲切,话也格外多。西藏高原那纤尘不染的蓝天,那晶萦剔透的冰雪;那广袤无边的草原,那黑压压的牦牛;那金装银裹的寺庙,那五彩缤纷的帐篷;那喷香的酥油茶,那清甜的青稞酒;那缠绵的请酒歌,那欢快的踢踏舞……便历历如在眼前,是那样的令人心醉,令人魂牵梦绕。在世界屋脊度过的那段记者生涯,有欢乐,有酸楚,有成功,有惊险,也一齐涌上心头,又是那样的令人震颤,说起来便没完没了。神秘国土 1978年10月,我奉命调新华社西藏分社工作。对于即将要去的那片国土,我一无所知。只知那里很冷,因为政府特意补助布票棉花票,嘱我制做棉衣裤。  相似文献   

8.
报纸的生命是新闻,没有新闻不成为报纸。这里所说的新闻,应该永远只能是动态新闻。有人问,什么叫动态新闻呀?我说,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像回答什么是人一样困难而容易。因为它只可意会,不需言  相似文献   

9.
1 写好新闻——记者的首要职责,这个命题似乎不应该成为什么问题。但是,当前仍有加以强调的必要。在新闻改革中,我们的报纸有了很大进步,前些年那种“新闻文章化、报纸杂志化”的状况已经根本改观。但是,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比起来,一些报纸新闻少的问题仍然解决得不好。有些冠以“本报讯”的新闻,并没有给人提供什么新的信息,实际上算不得真正的新闻。那种内容相似、主题雷同,只换了个地名的重复报道还不时见诸报端,而事实陈旧、交代不清、提法不准、文字粗糙的新闻,更是屡见不鲜。至于真正写得精彩的“活”而“重”的新闻却不多见。有的报纸一年下  相似文献   

10.
在陈望道的主持下,复旦新闻系办成了一个全国闻名的系科,他不担任新闻系主任以后,仍然一如既往关怀新闻系,替新闻系说话,为新闻系出主意,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护新闻系。  相似文献   

11.
谁知道,眼前这个“四通八达”、“上窜下跳”的吴锦才,这个“风风火火”、名声四扬的吴锦才,其新闻生涯,却有一个窘迫的开端呢!吴锦才16岁参加江苏省语文竞赛,得了个第三名,被南京大学破格录取。1982年分配到新华社工业组当记者时,尚不足20岁。一个瘦弱的孩子,镜片后面一对羞涩的眼睛总是怯生生的,一脸稚气。两年后,吴锦才的组长总结他的进步时,曾这样  相似文献   

12.
谁知道,眼前这个“四通八达”、“上窜下跳”的吴锦才,这个“风风火火”、名声四扬的吴锦才,其新闻生涯,却有一个窘迫的开端呢! 吴锦才16岁参加江苏省语文竞赛,得了个第三名,被南京大学破格录取。1982年分配到新华社工业组当记者时,尚不足20岁。一个瘦弱的孩子,镜片后面一对羞涩的眼睛总是怯生生的,一脸稚气。两年后,吴锦才的组长总结他的进步时,曾这样回顾他初来时的窘况:“小伙子刚到中央部门采访简直是活受罪,人家瞧不起这个娃娃般的记者。他不知如何采访,机关干部们三言五语就敷衍了他,因此往往冷场,相对无言,他尴尬得如坐针毡,呆不上半小时便败下阵来。回到办公室,老同志问起采访的收获,他说不出来。再出去采访,冷遇、难堪又在等待他。怯于外出采访,羞于回办公室,只好一次次地窝在宿舍里或者躲到别的什么地方熬时光。一些老同志为他担心:这孩子恐怕投错了庙门,在新闻工作上没有什  相似文献   

13.
一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南京。我随部队进入了南京市。由于形势迫切需要,党很快在这座新解放的城市出版了新华日报。我从第三野战军新华社前线总分社调到新华日报工作。那时候,整个报社编辑部里充满了紧张热烈的战斗气氛。采访部的记者们一清早便纷纷骑着自行车出发,到各个部门采访,傍晚回来,立即写稿,夜晚编辑部里经常灯火通明。记者们写的大都是新闻,稿子当晚送  相似文献   

14.
他是一个探险家,跟踪长江漂流,骑摩托车西行5000公里的采访,参加中英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科学考察,进入九万大山寻访“野人”踪迹……4封遗书,曾写下了他的勃勃英气。 他是一个出色的记者,让自己在思考型记者的行列中定位,即使面对恶势力的威胁,他也敢于说出真话。 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无畏把“强荧”这个名字写进了中国“首届百佳新闻工作者”的金榜。 强荧进入”新民晚报》前,曾当过大学教师,虽染得一身斯文,即以男子汉的刚健把记者的活几干得十分精彩。 1993年,中英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科学考察,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正在积极与世界新闻事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举世瞩目的哥伦比亚扫毒运动取得了辉煌成果,贩毒集团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然而,哥伦比亚政府和人民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成千上万的各界人士在扫毒中献出了生命,哥著名记者、《旁观者报》前社长吉列尔莫·卡诺·伊萨萨就是其中的一个。报社门口的枪声1986年12月17日晚7时,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进入了一天中的第二个喧闹高峰,交通不畅,汽车喇叭声震耳欲聋。7时15分,《旁观者报》老社长吉列尔莫·卡诺审完第二天见报的重要稿件,离开报社,驾车回家。报社在波哥大东区,卡诺的住所在波哥大北区。他的红色汽车刚开出报社大门20米远就被红灯阻住了。此时,从后面的汽车长龙中闪出一辆两轮摩托车赶了上来,就在与卡诺的汽车平行的一刹那间,枪声响了,坐在摩托车后座的一名歹徒端着微型冲锋枪朝卡诺猛烈扫射,卡诺的颈、  相似文献   

16.
上海新闻界终于有了自己的首辑自选文丛,《上海青年记者自选文丛》已于本月面世。版社倾注了满腔的热情。这套9本、共约140万字的文丛,出版周期不到半年,出版社正副总编辑吴振标、郭志坤与10多位编辑齐心协力,句一、寿~价仙,l.1川扫r时,体召全寸汁改约新闻界业务风气有所促动  相似文献   

17.
太过突然,著名报人、新闻学家马达于2011年9月6日,离开了人世。马达走了,一个坚持实事求是,一个毕生为党的新闻事业奋斗,成绩卓著的领导人走了。  相似文献   

18.
8月下旬,藏北高原大部分地方牧草枯黄了,百花凋零了,牧民的牛毛帐篷由平地搬迁到了依山傍水背风避寒的地方,牛羊也进入了冬窝子,辽阔的草原一片肃杀景象。可是地处高原南部的当雄草原却是另一番景象。牧草仍然郁郁葱葱,一层又一层,宛如起伏的波涛;小溪流穿过星星点点的牧民村舍,潺潺地流向远方;河边、湖畔、山坡、沟底,滚动着羊群、马群,牧羊女悠扬婉转的民歌小调不时传入耳际,我们不由得大声朗诵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古诗来了。汽车在草坝子上行驶两个小时了,映入眼帘的  相似文献   

19.
自从你做记者以来,大约有两三年的时间了吧。从你发表的一些新闻作品中可以看出,无论你的采访能力还是写作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同时也可以看出,你读了不少的书,知识面大大地扩展了。这是值得鼓励和祝贺的。我今天写信是想提醒你,不要仅仅满足于目前的成就,在你面前还有更高一层台阶,等待着你去攀登,就是要争做学者型记者。学者型记者也可以称做专家式记者。他的特点是集记者和学者于一身。一方面具有社会活动家的素质,头脑灵活,反应机敏,视野广阔。既是时代潮头的瞭望哨,又是历史风云的记录员,拿起笔来写报道,倚马可待;另一方面又具备学术研究的基础,知  相似文献   

20.
这只精致的酥油茶碗,这把锋利的藏刀,是我在西藏日报工作期间,一位藏族朋友特意送给我的牧区人民离不开的生活用具。它伴随着我,在藏北高原度过了六个春秋。1986年我回到河南日报工作以后,仍然一直把它带到身边。每当我看到这些物品。藏族干部和群众对新闻工作者支持,关怀的情景就一幕一幕展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