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学少年》2010,(5):54-55
一、命题作文 1.明天我在哪里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蛙声”是“丰年”的音符,是“绿色”的象征,是“梦想”的角声。然而如今,“蛙声”正从人们的生活中渐渐地远去……  相似文献   

2.
《云南教育》2010,(14):46-48
命题作文 1.明天我在哪里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蛀声一片”,“蛙声”是“丰年”的音符,是“绿色”的象征,是“梦想”的角声。然而如今,“蛙声”正从人们的生活中渐渐地远去……  相似文献   

3.
我是被眼角的痒和痛唤醒的。在屋顶的小破吊扇一夜“哗哒哗哒”的转动声里,我和寝室里的其他三个同学度过了“高三党”提前回校的第一个夜晚。每年,“高三党”都会被安排住到临湖的“风荷园”,我们也不例外。住在这里,窗口多了“莲叶何田田”,夜里可“听取蛙声一片”。  相似文献   

4.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青蛙的叫声会让人联想到一派丰收的景象。可是每当到了夏季,我常常发现菜市场有人在卖青蛙,餐馆里的餐桌上摆着青蛙肉,人们喜欢吃“美人腿”,这让好多青蛙死于非命,对此我感到非常痛心。  相似文献   

5.
窗外尽是夜色,依稀也有几点灯光耳畔蛙声阵阵,突地忆起一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感觉像在家一样。那几点睡眼惺忪的微光,那特有的“乡村音乐”,阵清凉的微风飘过,我贪婪地吮吸着——家的味道一种恬静的芬芳,一种安然的温馨。  相似文献   

6.
农民守望麦田,期待收获;我们守望乡村教育,期待孩子“稻花香里.听取蛙声一片”的幸福……  相似文献   

7.
还我蛙声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宋朝著名爱国诗人辛弃疾《西江月》中的名句。在那星光点点的春夜,田野中此起彼伏的蛙声犹如迷人的乐章,那种享受是何等惬意。青蛙仿佛在向人们倾吐心声:“丰收果里,有农  相似文献   

8.
惊贼     
“呱呱”“呱呱”,村边池塘里蛙声一片。头些年,我们就是伴随着这片蛙声入睡的可是,这几年,街上的饭店里吃青蛙的人越来越多了,所以到我们这儿捉青蛙的人一茬又一茬,警察叔叔也曾在这里捉住几个人,可是总不能老守在这儿啊! 这不,这几天夜里总能看到两个人拿着矿灯捉青蛙,那灯晃来晃去,晃得我们眼痛心也痛。我们刚  相似文献   

9.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由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西江月&;#183;夜行黄沙路中》中的一句,笔者不由得回想起15年前,在农家院落生活的夏天夜晚里,和谐大自然里稻田、池塘中的青蛙清脆入耳的叫声,而到现在,我们还能看到池塘中成群的青蛙和听到稻田中成片的蛙声吗?少之又少了。这便触发了在生物学科教学中,笔者对两栖动物生存状况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的高考政治试卷中曾出过这样一道题:作家老舍请国画大师齐白石以古诗“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作画。齐白石思索良久,在纸上画了一条长满青苔和乱石的山涧,山涧里山泉流淌,泉流中几只小蝌蚪摇头摆尾顺流而下。老舍看后,赞叹不已。据此回答:1.齐白石用“蝌蚪”表现蛙声,从思维过程看属于 ( )A.…… B.……  相似文献   

11.
齐白石是我国杰出的国画大师。一次,作家老舍请他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画一幅画。“蛙声”乃是听觉形象,要用视觉艺术的绘画来表现,其难度可想而知;而且规定的背景又是“山泉”,只能借“山泉”来表现“蛙声十里”就更是难上加难了。白石老人没有着意去画那些鼓腮噪鸣的青蛙,而是作一片急流从山涧乱石之中飞泻而出,内中夹着几个活蹦乱跳、极富生命力的蝌蚪;  相似文献   

12.
齐白石是我国现代杰出的国画大师。有一次,作家老舍请他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画一幅画。“蛙声”乃是听觉形象,要用视觉艺术的绘画来表现。其难度可想而知。而且规定的背景又是“山泉”,只能借“山泉”来表现“蛙声十里”,就更难乎其难了。几天以后,老舍收到了一幅诗意盎然的国画。但见白石老人没有着意去画那些鼓腮噪鸣的青蛙,而是作一片急流从山涧乱石之中飞泻而出,水中夹着几只活蹦乱跳、极富生命力的蝌蚪;高处则是一抹远山。这山涧、乱石、急流、蝌蚪、远山浑然一体,使人隐隐如闻十里蛙声。老舍一看之下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13.
踏入教学楼,听到“蛙声一片”,走进教室见到“安静一派”。反思学校、教师、学生,教室、纪律、自律,教师是用“权力”还是“权利”来“控制”学生,什么是教室的真相?  相似文献   

14.
古汉语中的“说”字与现代汉语的“说”的意义不尽相同,阅读古诗文时要特别留意,以免误解,甚至闹出笑话。古汉语中的“说”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1.陈述,解说。如:(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  相似文献   

15.
几年前,我们到康寨采访,正是刺梨花开的时节,山路边、田坎上盛开着一莲蓬淡红色的刺梨花,在阳光下显得那样清新美丽。一阵风吹来,夹带着淡淡的清香。到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时候,刺梨果就会由青变黄,成熟之后,布依同胞就采摘、加工、酿制成甘淳可口的刺梨糯米酒。  相似文献   

16.
徐娜 《科学启蒙》2009,(11):30-31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宁静的乡村稻田里,青蛙们常常是通过叫声来相互交流的。可是,在一些水流湍急、水声巨大的河流峡谷中,青蛙已经不可能靠叫声来相互交流了。那么,它们靠什么方法交流呢?  相似文献   

17.
《同学少年》2010,(6):54-55
一、命题作文 1.明天我在哪里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蛙声"是"丰年"的音符,是"绿色"的象征,是"梦想"的角声。然而如今,"蛙声"正从人们的生活中渐渐地远去……  相似文献   

18.
1952年的一天,老舍来拜访齐白石老人。这年齐白石已年近九十二了,还在天天作画。闲谈间,老舍出了个画题, 要他以“蛙声十里出山泉”作一幅画给他留念。“蛙声十里出山泉”是清代查(zha)初白(慎行)的诗《次实君溪边步月韵》中的一句。“蛙声十里”是听觉形象,要用视觉艺术表现,确是一个颇费心思的难题。在我国美术史  相似文献   

19.
一路蛙声     
李光乾 《山东教育》2006,(11):58-58
在自然界里,最闹热动听的声音除了鸟声外,恐怕就数蛙声了。每当听到那一阵阵如鼓如鼙的蛙声时,儿时听蛙鸣的情景就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20.
例1时值仲夏,常听见“蛙声一片”、“声声蝉呜”,有时觉得悦耳,有时又打扰我们的休息.为了减轻蛙声和蝉呜的影响,我们常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