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产业集聚、新产业区与城市经济空间整合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张明之 《中国软科学》2003,18(7):119-124
新经济时代,全球技术进步、分工格局与产业结构调整出现了重大变化,城市产业成长建立在一个全新的、动态的、非连续性变化的经济生态环境之上。在集聚机制作用下,作为城市空间经济变换和整合的重要趋势,城市新产业区的形成与成长将成为推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和增强城市发展的持续动力。政府应为这一转换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成本差异缩小而创新增长差异扩大的谜题,本文基于空间经济增长理论,从"成本—空间"视角对传统创新理论进行时空整合拓展,构建了分析创新成本和空间分割影响创新增长分异的内生创新增长理论.研究发现:(1)随着创新成本的区际趋同,空间分割成了影响创新增长分异的关键因素;(2)降低产品市场分割程度、技术空间分割程...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国283个地级市2011-2016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城市经济增长效率和公平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数字经济对于城市经济增长效率和公平的空间外溢效应,在此基础上分析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效率的传导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效率既有城市内的促进作用又有城市间积极的空间外溢效应,且数字经济通过提升城市的创新水平来提高城市经济增长效率;数字经济拉大了城市内收入差距,但其空间溢出效应有助于缩小城市间收入差距。研究结论对统筹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各地在鼓励创新的同时,也应破除“地方本位”思想,为数字经济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4.
通过社会空间视角的分析方法,本文分析了当代中西方城市发展中的空间剥夺和城市贫困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空间正义"的价值诉求,即确保空间作为资源其分配机制的公正性、确保空间作为城市发展机制主体参与的公正性以及确保弱势群体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空间福利.然后指明了本土城市发展空间正义的三条路径,包括建立城市发展规划决策的公共参与机制、建立健全城市发展规划过程的监督机制以及坚持城市发展规划的福利取向.  相似文献   

5.
王琦  沈滢  赵辉越  董晓刚 《现代情报》2013,33(5):173-177
城市作为世界经济的微观基础,已成为世界经济秩序正常运转的关键。伴随科技园区的兴起,其研究由经验观察向规范化发展,城市经济空间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以及影响机制等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文章基于CNKI数据库中1990-2012年的城市经济空间研究文献,以城市经济空间演化为主线,对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的影响因素、演化特征、演化机制及演化边界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城市经济空间演化研究的可能方向:基于环境约束的可持续城市经济空间演化。  相似文献   

6.
工业在向城市边缘扩散的同时,商务和商业活动向城市中心区聚集,城市空间在聚集与扩散的相互作用中,出现了新的演变趋势。与此同时,在通信和网络的全球化背景下,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创意产业茁壮崛起。如何在保护、利用老工业建筑的前提下,为创意产业提供发展空间成为提高城市新经济发展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考察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与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以及地区间空间关联产生的内在原因与机制。选取2011—2019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面板数据,从创新要素区域间流动的视角构建空间权重矩阵,运用空间杜宾模型、面板门槛模型考察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创新产出的提升,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大小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非线性特征,当数字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才会对创新产出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相较于都市圈城市,非都市圈城市获得更多的数字经济创新溢出红利,数字经济的发展有助于缩小城市间创新差距;此外,数字经济与区域创新产出之间存在基于区域吸收能力的双重门槛效应,合理的区域吸收能力能有效强化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为此,提出加大对数字经济投入及其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差异化的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和制定数字经济反垄断审查标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生物医药、智能制造、互联网应用、数据库建设、创意设计等十个领域的多家众创空间负责人、运营团队、入驻创客、创新团队调研显示,众创空间行业发展呈现"一横一纵一圈"的立体发展趋势,并且成为传统企业探索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众创空间正在成为城市创新创业网络平台,未来或发展成为一种新兴产业类型.然而众创空间行业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对接不足、政策支持不精准;专业化服务水平不高、与国际创新资源衔接不足及集成创新和关键技术创新困难等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建议众创空间行业发展应沿着协同、效率、集聚、对接的生态学路径前进.  相似文献   

9.
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抵御冲击、快速恢复、持续增长的“韧性”非常重要。从熊彼特发展理论与有为政府理论视角出发,基于278个城市16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分位数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等多种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创新创业发展与政府赋能对于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创新创业发展显著增强了城市经济韧性,城市经济韧性具有空间溢出效应。这意味着本地城市创新创业发展除了可以增强本地城市经济韧性以外,通过空间溢出还可以增强周边城市的经济韧性。创新创业发展增强城市经济韧性具有空间联动效应和相同趋势;政府赋能对于创新创业发展增强城市经济韧性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并且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也会增强周边城市的经济韧性。政府赋能的调节效应同样具有空间联动效应和相同趋势;政府赋能存在门槛效应,政府要以创新创业发展为突破口跨越门槛,才能增强城市经济韧性。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江苏省城市网络空间功能提升、区域经济优化和一体化发展,通过构建创新指标评价体系,利用熵权法计算城市综合能力代替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数据,借助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江苏省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创新空间关联实证分析,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中的QAP回归分析法对江苏省城市创新空间关联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整个网络结构中扮演主动者角色的是处于创新网络中心位置的城市,其以自身资源和优势带动其他城市创新发展;(2)创新能力较强的城市可以采取强强联合的方式形成合作圈,充分发挥创新主体间的统筹协调作用,促进技术、知识和信息等创新资源在城市之间流动,积极引导其他城市进行自主创新;(3)位于创新空间结构的非中心位置的城市应加强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不断完善创新环境.并对江苏省创新发展提出对非中心位置城市实行创新帮扶和人才政策上的倾斜、推动创新中心城市与其合作,尽快完善基础设施、加快交通通信等合作,以及加速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This work mainly studies the position and attitude tracking control of a free-floating space robot. With the attitude represented in modified Rodrigues parameters (MRPs), a task-space controller with predefined-time stability is developed considering the external disturbance. The tuning parameters of a predefined-time controller can be formulated as functions of the prescribed upper bound of the stabilization time. Based on the backstepping technique and a novel predefined-time stabilizing function, a predefined-time control scheme is designed for the space robot system. Moreover, to avoid ’explosion of terms’, an auxiliary variable is introduced such that the controller is independent of the derivative of the virtual control law.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presented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基于概念及其客观指向的差别,并借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共产主义理想空间图景,及通过静态、动态地比较中西认识论的发展趋势,提出区别于现实空间的理想空间,以及能动地作用于空间的创新行为,并阐述了理想空间的表述及认识.  相似文献   

19.
陈杰 《科学学研究》2008,26(1):169-177
 通过物理空间、个人空间和社会空间属性的比较,得到了对社会空间问题研究的方法;研究了行为的权度及限度的历史性和存在性问题;得到一种创新行为的动态及静态的权限观。  相似文献   

20.
技术评价的多维空间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伯鲁 《科研管理》1999,20(1):68-72
本文在分析技术评价认识论特征的基础上,把现代技术评价理论的思路和方法概括为技术评价的多维空间模式,给出了运用该模式评价技术的基本程序和原则,并阐述了有关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