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传奇<李娃传>中,李娃始而引诱郑生上门,继而设计弃逐郑生,其间纯粹是职业行为,决不存在爱情;郑生濒于绝境,李娃毅然伸出援手,是她在良知复苏、人性觉醒下的道德赎罪行为,而不是"爱情的死灰复燃";李娃救助郑生只希望使郑生重返上流社会,以圆满完成道德赎罪,而不是"勇敢追求幸福爱情和美满婚姻".  相似文献   

2.
《李娃传》为唐代小说名篇,但篇首及篇末记荥阳公子、李娃事的来历是编造的,经不起考征。原来此篇服务于牛李党争,借旧有的《一枝花话》移花接木,引于荥阳郑氏之身,暗指郑亚(李党)娶娼妓为妻,以压其子郑畋之出仕。作者非白行简,当为牛党白敏中。  相似文献   

3.
唐传奇历来被视为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一朵奇葩,在中国历代文学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彩。唐传奇中以爱情为题材的作品也赋予小说长廊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敢于追逐爱情、争取爱情自由的人物形象。而白行简的《李娃传》以其曲折完整的情节结构呈现了李娃善良、忠贞同时却又世故圆滑、巧于心计的多面性形象。其人格深处的自主意识和女权意识的人性风采在唐传奇的人物画廊中涂抹了绚烂的一笔。  相似文献   

4.
唐传奇历来被视为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一朵奇葩,在中国历代文学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彩。唐传奇中以爱情为题材的作品也赋予小说长廊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敢于追逐爱情、争取爱情自由的人物形象。而白行简的《李娃传》以其曲折完整的情节结构呈现了李娃善良、忠贞同时却又世故圆滑、巧于心计的多面性形象。其人格深处的自主意识和女权意识的人性风采在唐传奇的人物画廊中涂抹了绚烂的一笔。  相似文献   

5.
陈建功的短篇小说《飘逝的花头巾》被选编人中师《文选和写作》教材第七册。这篇小说优美、深沉、隽永、耐人寻味。教材“自学提示”中说:“这篇小说写的是一个爱情悲剧,作者对这个悲剧作了不同以往的处理。以往造成爱情悲剧的原因,或是封建观念作祟,或是被权势拆散,或是受政治运动的冲击,或是为金钱所腐蚀。这篇小说却突破了这些模式,开创出一条新路。秦江和沈萍的爱情矛盾冲突,是由于两人的人生道路的选择不同造成的。这种不同的选择,是  相似文献   

6.
也论尤三姐     
尤三姐是一个反封建的叛逆者的典型.她出自小巷寒门,虽寄人篱下,而绝不屈从于纨绔子弟的淫威,并主动出击,以其特殊方式进行反抗.她公然背叛"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礼教,理直气壮地提出自主择夫的主张,明确把爱情置于权势、金钱和门第之上.当她的爱情理想遭到封建势力的扼杀时,她以死进行抗争,表明了她的纯洁高尚,也表达了她对爱情的炽烈和执著.她的死是对封建礼教的控诉.  相似文献   

7.
杜十娘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她最后似乎是为情而跳江自杀。但透过现象看本质,不难发现,真正夺去杜十娘生命的是其生活的社会,是封建的门第观念和等级制度。这一悲剧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新特点,就是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一切都向商品逐渐转化。情与金钱的冲突亦在所难免。另外,本篇的人物及情节均出自文言小说《负情侬传》,但冯氏决非抄袭,他的加工与改造,使这篇作品的社会意义更加鲜明和突出  相似文献   

8.
陈玉明 《现代语文》2008,(9):115-116
《孔雀东南飞》是中学教材中的传统篇目,刘兰芝被遣之“谜”一直是众多阅读者乃至教学者思考的焦点。显然,不同的时代对此有着不同的解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侧重于阶级分析,焦母作为焦刘爱情悲剧的始作俑者,被定性为封建势力、封建家长制的代表人物,受到强烈而无情的抨击。  相似文献   

9.
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萌芽子春秋,成长于战国,确立于秦朝,巩固于西汉。春秋时期,分封制、世卿制等传统的政治体制在列国仍然占统治地位。某些国家的政权,被几家贵族掌握着。有些家族虽然已是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代表,但他们仍然是世卿之  相似文献   

10.
具有近代现实主义特色的《金瓶梅》,是一部内容驳杂,充满矛盾的小说。因之,研究者意见分歧,众说纷纭。就西门庆谋财娶妇这一问题,仍存在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一,认为西门庆是封建势力的代表,其谋财娶妇的行径“暴露了封建阶级的丑恶面貌”。二,认为西门庆是新兴商人的代表,其谋财娶妇的手段体现了晚明时期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过程。前一种意见较为普遍,主要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着眼,显得浮泛,未能中其窃要。既然《金瓶梅》是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小说,自然后一种说法切近作品的主旨。但西门庆发迹的途径为什么要采用谋财娶妇之道呢?这不只是关乎作品主体人物的本质问题,更关系到主体人物所反映的时代意义,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试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明末戏曲家汤显祖改编唐人蒋防的小说<霍小玉传>而为<紫钗记>,艺术上有许多新创之处,卢太尉形象的增入是其中最大的改动.这一形象的增入使作品矛盾冲突的双方由封建士族婚姻制度与其牺牲者转变为封建强权豪势与下层民众,使一个爱情悲剧变成为以爱情为中心的"社会问题剧".卢太尉形象实是汤在目睹明末国家政治生活、官场科场的黑暗腐败,获得了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忧愤深广而不得不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磊的"讥托"之作.  相似文献   

12.
薛宝钗是封建制度的“补天”,客观上又成为一个“拆天”。薛宝钗的“补天”行动首先表现在以金钱为纽带,“施小惠”而“全大体”;其二是不厌其烦履行“劝人”职责;其三是恪守主仆之分,维护封建统治等级制度。与此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她的封建阶级忠实女儿的行动,在客观上即起到了“拆天”的效果,突出反映在她对自己爱情、婚姻态度上,对贾宝玉心动神摇、不能恪守女德、开始了与封建淑女不相称的疯狂追求。但这绝不是她个人的偶然举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3.
《伤逝》是鲁迅小说中唯一的一篇以男女青年爱情为题材的作品。小说描写了生活在上世纪20年代初期,受到“五四”新思潮影响的一对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为了争取恋爱自由、婚姻自主而勇敢地同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家庭进行的斗争。在经过一段时期的恋爱后二人就同居,可是同居不到一年,他们的感情就破裂了。结果,子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威严和冷眼的家,涓生回到了原先那充满寂寞和空虚的会馆。最后,子君被吃人的旧社会毁灭了,涓生却还是不知道该如何跨出那新生活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4.
巴金的小说《家》,最令人感动的是巴金对于那些旧制度牺牲者们的带着忧伤基调的悲悯情怀。小说中对于婢女呜凤的描写最能够体现这种悲悯情怀。这样的悲悯情怀的形成是与巴金的童年经历、身边的人与事有密切的联系的。而在当时,他也深受“五四”运动中扑面而来的新思想新事物的洗礼,民主、自由的思想更让他对封建势力深恶痛绝、对那些饱受封建势力摧残的弱势群体更加同情与怜悯,那种由于正义感而产生的勇气,促使他为这些饱受摧残的人们控诉封建礼教的罪恶。巴金通过对呜凤这个角色的描写,把自己对她的悲悯情感表现出来,并因此感染读者,使《家》这部小说的创作目的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日记》2013,(12):31-31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成名作,在小说中赵树理给我们塑造了在历史变革中农民的各类群像,小二黑和小芹的爱情命运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深远意义,作者描绘了农村的男女青年为争取个性解放和婚姻自由,和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抗争,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小说《伤逝》写于1925年,柔石的小说《二月》写于1925—1926年间。二作女主人公子君与陶岚所处的社会环境基本相同,都生活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狂飙时代。新文化运动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的思想反映了一代人的要求;争取个性解放、婚姻自主成为当时青年向封建势力斗争的主攻方向。子君、陶岚都是新思想薰陶下成长起来的新女性,为实现她们各自的目标,表现了勇敢无畏的精神。她们的结局都认为是悲剧,她们的悲剧又都被认为是经济地位不独立和社会制度不合理导致的。 子君和陶岚的结局不都是悲剧,我认为,不幸是千差万别的,能对其原因一言以蔽之者,惟有当事人  相似文献   

17.
《李娃传》是唐传奇中的一朵奇葩,白行简在其中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生动感人的典型形象———李娃。作品通过叙述长安名妓李娃与贵公子荥阳生悲欢离合的故事,形象地展现了唐代社会的一个侧面,深刻地揭示了唐代社会的许多问题,为我们认识唐代社会提供了一个窗口。笔者试从李娃与荥阳生是否存在爱情、李娃为什么要骗弃荥阳生和主动离开荥阳生、关于李娃的结局三方面对李娃人物形象进行一个辨析。一李娃和荥阳生之间是存在着爱情的,但这种爱情是逐步发展起来的。首先,是色相的吸引。作品中:荥阳生“自平康东门入,将访友于西南。至鸣珂曲,见一宅,门庭不甚广,而室宇严邃。阖一扉。有娃方凭一双鬟青衣立,妖姿要妙,绝代未有”。“妖姿”加“要妙”,况且是“绝代未有”,自然将正处“弱冠”期的荥阳生迷得神魂颠倒,于是乎“不觉停骖久之,徘徊不能去”,为了能多看李娃几眼,“乃诈坠鞭于地,侍其从者,敕取之,累眄于娃”,这当中浓笔点出了李娃美貌色相对荥阳生的吸引力。由于荥阳生对李娃的特别注视乃至采取“坠鞭于地”以利“累眄”,自然引起李娃“回眸凝睇”。或许因为荥阳生的“隽朗”,或许是回报被人爱慕,或许是对荥阳生“坠鞭于地”、“累眄”等夸张动作的回应或共鸣,使李娃对荥阳生...  相似文献   

18.
劳伦斯笔下的爱情诞生于现实人性的大地上,成长或毁灭于“意志”的土壤中。对人性的冷静观察和描绘是劳伦斯小说故事展开的重要基础,而人物的意志则是情节的第一推动力,人物之间的冲突实质是意志的冲突,爱情成为人物激情的演练,是生命意志的自由抒写。  相似文献   

19.
<正>对于《孔雀东南飞》的爱情悲剧,学界有四种看法:一是无子,二是越礼和对家长制的反叛,三是爱情,四是门第观念。根据"七去"中的"无子去"这一点指出了"无子"就可以被驱遣。但是我认为这并不是真正的原因,大家都知道在封建社会是可以三妻四妾的,既然刘兰芝无子,那么完全可以再给焦仲卿娶个,也不需要驱遣刘兰芝,况且她聪明美丽,知书达理,就连比焦家好多少倍的县令太守家都来求这个被驱遣之妇,就可以看出刘兰芝的完美之处。  相似文献   

20.
阅读下文,按要求逐一答题。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困乏,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